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追夢火焰藍】時刻保持“本領恐慌” 江蘇各地消防如何比學趕超?

楊維瓊
2022年09月21日11:10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十年來,應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與2012年相比分別下降56.8%和45.9%,事故總量連續十年實現持續下降。十年間,重特大事故下降幅度達到71%﹔全國消防救援站從5256個增加到7969個,消防特有工種技能人員達到140萬人。”中宣部日前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介紹了十年來我國應急管理領域改革發展的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各地消防救援隊伍的實踐與探索。在江蘇鹽城,為了應對“全災種、大應急”帶來的職能拓展,他們時刻保持“本領恐慌”不斷學習,積極鑽研新業態、新領域火災扑救的戰術戰法和現場指揮﹔在江蘇淮安,他們不僅通過數字手段進行檢測,將消防理念融入轄區居民,還創建了“點所合一”基層消防監管新模式,探索健全文物古建筑火災防控長效工作機制。

消防救援隊伍在救援現場。鹽城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時刻保持“本領恐慌”

生命探測儀精准定位、快速制定救援方案、支撐保護不穩定的建筑部位后,用手刨、用鐵鍬鏟、用人力搬,15分鐘安全救出埋壓位置相對較淺的小女孩﹔對於埋壓位置較深的媽媽,則通過音視頻生命探測儀查看情況,一邊實施精准破拆頂撐作業,一邊安撫她的情緒,一邊開展應急救護,不到1個小時將她成功救出。

這是轄區內一棟民房因液化氣爆燃導致整體坍塌后,江蘇省鹽城市消防救援支隊西環路特勤站現場救援的全過程。建隊以來,這樣大大小小的應急救援任務,西環路特勤站參與處置了4萬余起,搶救疏散被困人員8000余人,先后被表彰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集體”。

“特勤站是消防救援隊伍裡面的特種兵,相較於普通消防站,特勤站無論是編制還是裝備都是頂配。”鹽城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兼滅火救援指揮部部長尹同慶告訴人民網,除了承擔本轄區的滅火救援任務外,特勤站還承擔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重大滅火救援行動的增援任務。

在響水“3·21”爆炸事故現場,有著20年黨齡的一級消防長柳林生穿上隔熱服扛上泡沫炮沖向了防護堤﹔在增援河南鄭州洪澇時,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毛宏杰第一時間請戰﹔在“6·23”阜寧龍卷風冰雹自然災害現場,時任團支部書記李光磊率領攻堅組身著密不透風的隔熱服,在高溫炙烤下四人一組輪流承擔三甲基鋁引流控燒作業,耗時四個小時成功拆除了這顆“重磅炸彈”……在不少重大事故中,都有西環路特勤站隊伍的身影。

“應急救援中,現場決策可能是最難的點。有別普通決策的過程,我們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考慮到事故類型、環境天氣、風險隱患等因素,綜合分析做出最優的決策。”提起工作,西環路特勤站站長蔣永偉洞中肯綮,“現場決策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救援的成敗,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參與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

蔣永偉說,報警人提供信息不准確、現場群眾的情緒和一些慘烈現場的心理沖擊等因素,都會影響指揮決策,也需要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的改變和救援的進程進行快速調整。“這對我們指揮員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隊伍改革轉制后面對的災情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更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本領恐慌’,不斷學習。”

西環路特勤站政治指導員趙毅介紹,作為一名基層指揮員,為了應對“全災種、大應急”帶來的職能拓展,他一直積極學習消防業務理論知識,積極鑽研新業態、新領域火災扑救的戰術戰法和現場指揮,比如參加化工火災事故處置、地震救援等專業培訓,創新編排首車單個班組樓層火災滅火救人操、井下救援安全管控技術操等。

訓練場裡,訓練塔窗台上的齒痕、高空設施上的腳印、磨損報廢的水帶,都是消防隊員苦練技能的見証。據悉,目前西環路特勤站90%消防員實現一專多能,32人次取得地震救援、繩索應用、無人機飛手、消防舟艇駕駛等專業証書。

“隊伍給我們創造了成才的平台,部局、總隊、支隊各級組織的繩索救援、地震救援、車輛事故救援等培訓班,我都積極報名參訓。”崔慕是西環路特勤站“崔慕攻堅班”班長,隊裡2600多件套器材的參數性能、操作使用、維護保養,他都如數家珍。

“在特勤站其他班級人員固定的情況下,隻有我們班人員是流動的。”崔慕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說,隻有通過各項評比活動遴選出來的人員,才能選配到該班。“通過良性競爭機制,激勵隊員爭做典型、爭當標兵,在隊伍內部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以點帶面推動隊伍健康有序發展。”

專職消防隊員聯合消防所工作人員指導店鋪人員學習滅火器使用方法。淮曉攝

專職消防隊員聯合消防所工作人員指導店鋪人員學習滅火器使用方法。淮曉攝

護航千年古鎮

“劉大爺,上回檢查的問題基本都解決了,但電動車在家停放充電的問題還沒有整改,現在我們幫你把車推出去了啊!”8月11日,在居民劉大爺家中,淮安市淮安區河下街道消防所工作人員王凱正在使用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服務平台,排查古鎮居民家庭消防安全。

據王凱介紹,通過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服務平台,可以為每戶單獨設立一個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知道每家每戶的檢查記錄及存在的火災隱患,這樣就可以針對性地指導隱患整改和開展消防宣傳教育。

人民網了解到,河下古鎮歷史悠久,其磚木建筑多,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一點點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古鎮增設了“火知眼”安全隱患防控雲平台系統,並通過感煙和圖像識別,實現火災自動預警。“有了這個系統,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對古鎮進行有效監控,極大地減少了火災發現以及報警時間。”古鎮消防執勤點負責人朱豪說。

“我們在淮安市首創了‘點所合一’基層消防監管新模式,組織河下消防執勤點專職隊員、大隊駐點消防文員以及街道消防所工作人員共同在執勤點合署辦公,開展隱患排查、巡防演練和消防宣傳,實現了防、滅、宣工作的深度融合。”淮安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龔茂輝表示。

位於古鎮花巷的鐵爐咖啡,人員較為密集,一直是古鎮重點防火單位。店員王先榮對消防監管的變化深有體會,“以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各方都在問、都在管,往往今天這波監督檢查人員來,明天又換了一批。檢查出的火災隱患,往往側重點又不一樣,我們不勝其擾。現在多部門一起來,一次性指導我們整改店鋪火災隱患。這不,店鋪更安全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他指著門口的消防角說,“現在,我們店還是古鎮消防微型示范宣傳點,顧客可以邊品咖啡,邊學習消防知識,一舉兩得。”

據文獻記載,明清時期,河下是淮安的重要商埠,設有水龍局不下於10處。為了保障古鎮消防安全,2016年,淮安區委、區政府建立了古鎮微型消防站,該消防站曾獲第三屆全國119消防獎先進集體。

“隨著古鎮的迅速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不斷顯現,原先的微型消防站在人員配備、車輛器材裝備、訓練場地等方面,已經不能有效滿足古鎮發展需要,提檔升級迫在眉睫。”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李榮說。

今年4月,微型消防站的提檔升級工程被納入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隊和淮安區委、區政府的議事日程,並一致決定將“河下微型消防站”升級為“河下消防執勤點”,執勤點設置在一棟三層建筑內,建有古鎮沙盤模型,標明消防道路水源,12名人員入駐辦公執勤,並配備全地形摩托車2輛、消防器材裝備1400余件套。

“不能擅自改動、改裝燃氣管線、灶具等設施,更換氣瓶的話要與管線連接牢靠,並檢查是否漏氣。”8月2日,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淮安區翔宇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陳新寬帶領河下街道消防所工作人員深入古鎮開展消防宣傳,引導群眾了解掌握正確的自防自救知識。

“為做好古鎮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我們專門制定開放計劃,細化參觀流程,購置了VR模擬裝置,讓群眾在寓教於樂中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意識。”龔茂輝表示。

現在每到周六,就有古鎮居民自發到執勤點,聽隊員講解火災案例,體驗VR模擬裝置。“大娘,火災發生的時候,不能貪戀財物,要及時逃生。”每當有群眾在VR模擬逃生場景操作失敗后,朱豪都會耐心地講解相關消防知識。

“今年初,大隊依托古鎮講解員組建了消防志願服務隊,在古鎮醒目位置懸挂消防宣傳公示牌和消防安全提示,並利用戶外大屏、電子顯示屏、廣播等載體廣泛普及消防安全知識,群眾在古鎮游玩時,還可以學到更多消防知識。”淮安區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萬開鬆說。

“下一步,我們將以河下古鎮為試點,總結提煉經驗做法,健全文物古建筑火災防控長效工作機制,全面推廣鋪開,不斷提升全市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李榮說。

(責編:周夢嬌、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