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在江苏被赋予了新内涵

2020年04月28日11:14  来源:交汇点新闻
 
原标题:“比学赶超”在江苏被赋予了新内涵

4月27日下午,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在省委党校礼堂举行。

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双答卷”,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会上号召,各地各部门都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昂扬江苏干部不服输、不言败的斗志,弘扬勇攀登、争一流的精神,保持奋力拼、迎难上的劲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来一场比学赶超,不断开辟江苏发展的新境界。

笔者注意到,“比学赶超”这个词在江苏并不陌生。实际上,在过去的发展中,各地各部门也都是在相互比学赶超中你追我赶奋勇前进。但这一次,这四个字被赋予了新内涵。

1

先来说说“比”。

“比”,通常意义上都是人与人比,物与物比。

但娄勤俭提出的“比”却完全不同。

“比学赶超,比什么?就是要在困难考验面前比信心定力、比创新锐气、比斗争精神。信心、定力、斗志至关重要,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斗志。”他提出了三个“比一比”:

——大家要比一比“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办好自己事”的信心和定力,不为指标下滑而慌乱,不为形势复杂所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所畏惧,始终坚定变中求稳“进”的信心,保持结构调整“稳”的定力,以确定的努力对冲不确定的外部环境。

——要比一比“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创新锐气,做到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时因势调整应对策略、工作重点,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要比一比“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严峻形势和困难挑战摆在面前,谁的斗争精神强,谁就能战胜困难。

娄勤俭还特意列举了疫情发生以来抓发展确实“难上加难”的例子作了补充说明。

他说,比如,早些时候,我们既要严格控制人流、物流,最大限度地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又要千方百计畅通经济微循环、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我们没有被这样的“两难”困住,两个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面;比如,我们面临着产品和人员出不去、进不来的严峻形势,产业链、供应链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我们主动摸排、组织对接,总体上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比如,作为开放大省,外贸外资更是首当其冲地难,但我们用心用情、润物无声地做好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不仅在苏外企加大投资,而且引进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项目。

“大家要保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解决发展难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利益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战胜困难、赢得主动。”娄勤俭语重心长地说。

2

再来说说“学”。

“学”,通常是指掌握新知识、新本领,这个“字”贯穿很多人的一生。

但娄勤俭提出的“学”,内涵却是丰富得多。

“比学赶超,学什么?就是要学复杂多变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和方法。最根本的是要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念。这是永恒的必修课,也是我们赢得胜利的强大武器。”他提出了两个“学”: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经常学反复学,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在深入理解中自觉执行,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学系统学,把学的成效充分体现到“转”的思路上,体现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率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成效上。

“这次应对疫情中,各地都有很多创新性做法,充分展现了江苏干部的执行力、创造力,是我们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持续不断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的成果体现。”娄勤俭特别强调,要学习统筹推进、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

他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严防控、促发展哪一头都不能放松。一方面,要善于统筹兼顾,在做好顶层设计、守好底线红线、坚持问题导向、讲求综合平衡中推动“双线作战”;另一方面,要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

每一次危机都是为下一次发展积蓄力量的时机,要在危机中增强敏锐性,洞察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空间、人才流动、物流体系建设等机遇,发现“危”中之需,找准发展之“机”,推动“危机”向“生机”转化。要学习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克服困难的办法。

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采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疫办法,才在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中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涵养更深的民生情怀,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维护群众利益勇于担当、敢于碰硬,解决发展难题更多地到群众中去问计问需,善于汇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

说到这儿,娄勤俭提到他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的“江苏好做法”,那就是“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他说,这是“江苏的一大创造”,“要总结推广运用到服务企业、安全生产、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等多个方面,作为我们落实新思想新理念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3

接着来说“赶”。

“赶”,通常是指加快速度按时完成想走的路、想干的事,而娄勤俭用这个字更多是激发各地各部门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

“比学赶超,怎么赶?就是要对标先进、精准发力、赶快行动。我们的发展,从来不是同一起跑线上的齐步走,必然有先有后,关键是要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我们实施的高质量综合考核,既是对既往的总结评价,也是引导大家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娄勤俭提到三个“赶”:

——赶要有目标。要对照考核指标,看前后、观左右,认清自己在全省处于什么位次、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由此定出追赶的总体目标和个性目标,走在前列的要保持领先,探索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暂时落后的要加快追赶、不断进位。

——赶要有方向。看清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弄明白从何处发力,一方面要强优势,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另一方面要补短板,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整体水平。

——赶要有行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定下时间表、路线图,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在追赶中实现争先进位。

“江苏各地的发展有很大的阶段性差异,发展的阶段不可逾越,但追赶的步伐完全可以加快。这次应对疫情中,大家一个强烈的共识,就是要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提到“赶”和“抢”,娄勤俭的话语中充满着急切。他说: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把过去发展中因为基础条件不具备、因为理念认识有偏差、因为时代有局限而耽搁的时间,也都要抢回来,服从规律、顺应时代,定下来的事、认准的目标,就要开足马力地去抓去赶。

省级机关各部门也要把“赶时间”作为头脑里始终绷紧的一根弦,无论是审批、监管还是服务,都要能快则快,赶时间、抢效率,共同推动江苏发展不断加速。

我们要无愧于新的时代,让后来人回顾这一时期的发展时,感叹这一茬人不仅没有耽搁,而且把握了发展的主动。

4

最后来说“超”。

“超”,通常是指在竞争中获胜,或者超出预期目标,而娄勤俭用“超”字更多要调动大家敢上擂台、敢争一流,敢于突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步入发展的新境界。

“比学赶超,超什么?就是要把各地各部门的努力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全省整体发展的水平跃升、境界提升。我们在‘比’中增动力、‘学’中强本领、‘赶’中争一流,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超’。”娄勤俭提到了三个“超越”:

——要实现思想认识水平的超越,使新思想真正铸入灵魂、融于血液,新理念切实深入骨髓、化为行动,贯穿到我们发展和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前一段时期,在安全督导全面推进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娄勤俭认为,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一些同志身上还有思想认识的盲区、误区,“九个有没有”“六个为什么”这些问题还没有真正想明白。

——要实现发展质量效益的超越,努力做到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国际竞争力更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得到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享受到高品质生活。

——要实现发展路径模式的超越,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对传统发展路径的超越,今年受疫情影响,各方面工作确实面临很大压力,但我们绝不能走老路、走回头路。

守住“保”的底线,一定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保;夯实“稳”的基础,一定要以“进”的信心,在变中求稳;拓展“进”的态势,一定要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

娄勤俭再一次“特别强调”:苏北不是传统老路上的追随者,而是发展新路上的探路者,完全可以抓住“四化”同步发展的机遇,在城乡关系重构中实现后来居上、凤凰涅槃。他说起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

改善的不仅是居住形态,更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方式、乡村文明,只要抓好抓到位,就完全有条件把苏北农村变成有别于苏南,山水、田园、产业深度融合,陆海相济、水韵旖旎、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现代乡村,把整个苏北建成“一带一路”上连接东西、和合南北的重要枢纽,建成全国举足轻重的产业高地、休闲胜地、天下粮仓,建成兼具运河风光和滨海自然之美的现代城市群。

苏北各地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认识、系统谋划,作为发展转型超越的重要抓手。娄勤俭深情提醒:

要实现干事创业能力的超越,善于以更高标准、创新思路、超常规的办法来推动工作落实、项目落地、问题解决,以系统谋划、自主规划、统筹推进、创造性落实“四种能力”的增强,带动整体工作水平提升,进而推动全省发展水平跃升。

5

“比学赶超”,新内涵也意味着新的要求,新的责任,新的努力。

走出会场,即便是代表各地各部门拿到“优等生”奖牌的领导干部,都感到肩头责任沉甸甸。

有人感言,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大战大考还远没有结束,完成好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真的需要像娄勤俭书记讲话中要求的“非常之时要下非常之功”。不少人说,诚如娄勤俭书记讲话所言,考核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这两年通过综合考核发现了不少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比学赶超”中去重点研究解决。

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相信秉持一贯的“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作风,再加之以“比学赶超”的新风尚、新动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林久)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