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出席黨的二十大的江蘇代表:共展十年畫卷 共話盛會期待

2022年10月16日08:09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展十年畫卷 共話盛會期待

趙亞夫

張勇

鄭翔

王穎

周維忠

袁彩鳳

李敏

鄧紅

楊東升

周偉

徐川

鄧建軍

  金秋時節迎盛會,信心滿懷向未來。10月14日,肩負著全省540多萬名黨員的重托,承載著8500萬江蘇人民的期望,出席黨的二十大的江蘇代表抵達北京,向大會報到。

  他們肩負庄嚴使命和神聖職責,帶著“強富美高”新江蘇壯美畫卷,滿懷喜悅共赴盛會。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本報記者採訪部分出席黨的二十大的江蘇代表,聽他們細品豐碩收獲、共話美好期待。

  句容市天王鎮戴庄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趙亞夫代表:

  讓廣袤鄉村更美麗農民生活更幸福

  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年年豐收,農民獲得感與日俱增……我在田間地頭見証新時代十年的殷實成就,神州大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好光景。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新時代十年歷史性成就,令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期待黨的二十大能為農業農村帶來新的飛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挑戰,在人多地少、小農經濟為主的基本國情農情下,我們如何走好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十分關心,也想提出一些建議。我希望通過推廣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新體系,轉變我國農業發展模式,從根本上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我也將在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研究農業生物多樣性培育與利用,為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生活更幸福繼續努力。

  南京市建鄴市政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養護科副科長張勇代表:

  用責任和擔當守護城市安瀾

  城市環境越來越優美,生活配套越來越完善,服務體系越來越健全……十年來,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見証者、參與者,都有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以一名基層代表的身份參加黨的二十大,我感到無上光榮和自豪。我將認真履行代表職責,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肩負起庄嚴使命,充分發揮好代表作用。

  當選黨代表不僅是巨大的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將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扎根一線、腳踏實地工作,堅持守水有責、守水盡責,用責任與擔當守護好城市安瀾。

  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

  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鄭翔代表:

  唯一不變的是堅守初心服務群眾

  連續三屆當選黨代表,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十年彈指一揮間,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我見証了一項項民生新政惠澤群眾,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民生改善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耀眼的亮點。這些年,我所在的社區發生很大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堅守初心,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改善民生沒有休止符,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期待、也相信黨的二十大會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民生紅利,繪就更美好的民生圖景,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我也將繼續堅守為民服務的信念,時時把群眾需求揣在心裡,把惠民政策落實到位,用實際行動來履行“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諾。

  常州市信訪局副局長王穎代表:

  帶著真情做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赴京參加大會,親身感受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的磅礡力量,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榮譽,我心中十分激動,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為一名從事信訪工作的基層公務員,我整天和百姓面對面打交道。群眾通過信訪渠道把信息資源送上門、工作任務送上門、工作對象送上門,帶著如何把這項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做好的思考,我會特別關注“人民”這個詞,認真學習領會報告中關於群眾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從中尋找答案。

  婦女兒童事業是社會進步的標尺,作為一名女性黨代表,我們來自家庭,家庭是人們心靈的歸宿,是重要的社會細胞,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權益保障,關系家庭成員的幸福指數,關系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我非常期待報告中有關婦女兒童的內容。

  國網儀征市供電公司濱江供電所運維採集班副班長周維忠代表:

  讓更多好政策在鄉村落地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碧水藍天、粉牆黛瓦、稻花飄香……5年來,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處處是鄉親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今年3月,我被選派擔任駐揚州市李典鎮沿江村第一書記,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對農業農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有了更深了解。

  沿江村200畝精品水稻種植基地即將迎來“金香玉1號”的收割期。這是由村黨支部與國網揚州供電公司營銷黨支部、江蘇裡下河農科所水稻經作室黨支部、國網儀征市供電公司黨委共同培育的有機水稻最新品種,預計收獲稻谷14萬斤以上,折合大米約9.8萬斤,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超10萬元。

  作為一名扎根農村服務農民35年的黨代表,我帶著鄉親們的喜悅奔赴盛會,期待更多惠農好政策在鄉村落地生根。

  電裝天電子(無錫)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袁彩鳳代表:

  激勵一線產業工人轉型升級

  十年來,江蘇持續實施大規模企業技術改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近年來,數字化技術推動“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轉變。我在生產一線堅守18年,從一名打螺絲釘的普通操作員起步,不斷精益求精實現突破。今天,我嘗試通過代碼調試智能流水線,提高生產效率,參與並見証著數字化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進程。

  轉型升級,對產業工人提出新的要求。對青年產業工人,特別是95后、00后,迫切需要激發出他們對一線工作的勞動熱情,激勵他們主動向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轉型升級。期待出台更多政策鼓勵產業工人成長,助力企業打造賦能人才培養主課堂,鼓勵職業院校積極探索以專業鏈緊密對接產業鏈,校企聯合培養更多適應未來發展的“大國工匠”。

  我將把大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工作實踐中,培養年輕人,做好傳幫帶,帶出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一線產業工人隊伍,助力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敏代表:

  扎根花鄉帶動更多農民富起來

  十年來,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圓了我的創業夢﹔現在,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鄉村美起來,帶領更多人富起來。

  從2012年回鄉創業至今,我見証鄉村與互聯網相遇催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村共有936戶人家,以前隻有100多戶做電商。去年底,村裡創辦新村干公益直播基地,通過現場教學和電商驛站對村民們進行培訓,全村電商已增加到400多戶。作為一名黨員,我要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作為村干部,我將立足本職工作,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后,我更加關注電商產業的發展,走訪了解村民們關心關注的問題,為參好會、履好職作准備。我最關心電商未來的發展,期待出台更多相關政策。

  淮安市洪澤區“水上百合”志願者協會黨支部書記鄧紅代表:

  讓更多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

  過去十年,我參與並見証社會公益事業快速發展。2013年,在洪澤區委區政府及各級黨組織支持下,我和幾名志願者成立洪澤區“水上百合”志願者協會。我們圍繞“一老一小一鄰一特”開展志願服務,做孤寡空巢老人的好兒女、留守困境兒童的好父母、鄰裡街坊的好幫手、特困群體的好親友。如今,協會由隻有12名志願者的“小百合”,發展成580余名會員、2100余名志願者的“群芳苑”,累計提供志願服務5萬多小時,受益群眾逾萬人。

  未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社會公益事業將進一步融入社會治理,一定會發展得更快、更好。我將把“為民服務”深深刻在心底、擔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團結帶領志願者繼續秉持黨建引領筑夢公益的理念,讓“百合之花”永遠綻放,讓更多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

  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代表:

  期待為實體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能夠和其他黨代表一起參加這次盛會,我內心十分激動。這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倍加珍惜珍視榮譽,履行好黨代表的職責使命。

  過去十年,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徐工也成功躋身全球工程機械第一陣營。徐工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怎樣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多作貢獻,將在大會上校准新方向、獲得新動力。我熱切期待這次盛會為中國實體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昆山市委書記周偉代表:

  奮力走好新時代“昆山之路”

  擊鼓催征,踔厲奮發。黨的二十大將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重點部署未來5年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這將對我們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縣域示范、奮力走好新時代“昆山之路”,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率先探索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路徑、率先展現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模樣,是中央和省委對昆山的一貫要求和最大信任。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昆山“勾畫現代化目標”的殷殷囑托,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敢闖敢試、唯實唯干、奮斗奮進、創新創優”的新時代“昆山之路”精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氣魄,舍我其誰、志在必得的決心,隻爭朝夕、風雨兼程的干勁,在“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中爭當排頭兵,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再攀新高、再立新功,努力創造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徐川代表:

  做更多青年學子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在從南京開往北京的列車上,望著兩旁疾馳而過的風景,我心中思緒萬千。作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團隊的牽頭人,5年來,我們堅持立德樹人、守正創新,努力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做更多青年學子的陪伴者和引路人,用實際行動寫下我的回答。

  黨的二十大代表履職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思政教育工作者、青年學生工作者,這三重身份也讓我有了三份期待,我十分關注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如何擘畫未來發展的藍圖,也希望看到更多關於黨建、青年和思政工作的論述和部署。上會前,我系統性梳理思政教育工作十年發展變遷,希望帶著下一步工作應該怎麼做的思考,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校准方向、堅定信心、獲取力量。

  江蘇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代表:

  行囊裡裝滿產業工人的心聲

  這是我第四次當選全國黨代會代表,再度參加舉國關注的盛會,心情還是格外激動。這一次,我准備得更加充分,在我的行囊裡,最特別的是幾份反復打磨的發言稿。向大會報到前,我專門請來企業員工和相關單位召開座談會,聽取他們對大會的建議和期待,滿滿當當記錄十多頁后,又逐字逐條整理成文,帶到了北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作為一名技術工人代表,我准備了很多心裡話,希望能在會上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拓寬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能要素參與分配制度等方面話題進行討論。

  我期待,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能看到更多關於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方面的部署,希望能進一步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深化重點實驗室與創新聯合體建設,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培育與激勵,讓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更有信心、有底氣。

  本報記者 黃偉 陳月飛 王拓 楊頻萍 顧敏 吳瓊 林元沁 陳明慧 白雪 本報記者 吳勝 攝 本版統籌 孫巡

(責編:黃竹岩、張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