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等地不斷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 為基層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28日 第10版版面截圖
原題:各地不斷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
培養更多人才 提供優質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③)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定向培養服務廣大農村群眾的醫學生、聚焦糖尿病等慢病打造社區專業醫師隊伍、組建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各地不斷提升農村與城鎮的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為基層群眾提供更方便可及、質優價廉的公共醫療服務。
農村——
定向培養村醫
提高診療水平
“教學查房,除了門診醫生,其他人9點集合。”一大早,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則黑鄉衛生院醫務科科長雷玉沖在微信工作群裡發出消息。
每個月開展一次教學查房是則黑鄉衛生院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這是我在三甲醫院參加培訓時學到的經驗,每個月圍繞1個重點科目,由1名業務素質過硬的醫生作為帶教老師,帶領其他醫護人員開展臨床教學活動,對提高醫生的業務能力很有幫助。”30歲的雷玉沖2017年畢業於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作為財政出資定向培養的農村醫學生,雷玉沖大學期間的學費全免,畢業后分配到祿勸縣則黑鄉衛生院工作,后進入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3年培訓。
據了解,近年來祿勸縣共培養免費醫學定向生48名,目前已有42人畢業並安置到鄉鎮衛生院服務廣大農村群眾,6名正在醫學院校學習中。免費醫學定向生極大提高了農村地區醫療人才的素質水平,也充實了農村醫療隊伍。
9點,教學查房開始。來到病房,雷玉沖先給病人測量血壓。“袖帶不能綁得過緊或者過鬆,否則測量值不夠准確,以能插入兩橫指為宜。”雷玉沖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要點,來鄉衛生院跟班學習的包谷山村鄉村醫生李玉香認真地在學習手冊上記錄。
為了提高鄉村醫生的專業能力,祿勸縣衛健局要求鄉村醫生輪流到縣級醫院或中心衛生院參加脫產進修,每3年不少於1個月。按照縣裡的要求,今年5月,則黑鄉衛生院對全鄉13個村委會的28名鄉村醫生建立跟班學習制度,每個月選派兩名鄉村醫生來鄉衛生院輪崗見習,並對學習結果進行考核。
除了加強在崗培訓,祿勸縣還鼓勵在崗鄉村醫生積極參加學歷提升,推動鄉村醫生向執業(助理)醫師轉變。祿勸縣衛健局副局長張發坤介紹,對按規定參加學歷教育取得相應學歷並注冊為全科執業(助理)醫師的,由縣財政給予一次性學費補助2000元。去年年底,祿勸縣印發《2021年—2026年中長期鄉村醫生培養工程實施方案》,按照“縣聘、鄉管、村用”的原則,將所有取得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衛生院臨聘人員管理,簽訂勞動合同,為其購買相應的社會保險,強化保障,為鄉村醫生解決后顧之憂。
“培養‘小村醫’,守護‘大健康’,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提高鄉村醫生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基層群眾提供便捷可及、安全有效、優質價廉的公共醫療服務。”張發坤說。
社區——
打造特色專科
優化慢病管理
一大早,居民萬迪陽來到江蘇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糖尿病運動干預治療。運動前,醫護人員會為他測量心率、血壓、血糖等健康指標﹔運動中,體育運動治療師會根據實時脈搏情況調整訓練項目,保障患者在安全的狀態進行康復治療。“這裡的醫生非常專業,在這運動我很安心。”萬迪陽說。
今年6月,萬迪陽突發疾病,身體狀況十分危急。“聽說這裡是糖尿病專科醫院,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確診為糖尿病之后,專科主任丁愛梅建議萬迪陽先住院治療,待病情穩定之后再轉為日常治療,隨即針對病情拿出了1份詳細的診療方案。出院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持續對患者健康情況進行隨訪監測,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加強運動以及配合相關的心理疏導,萬迪陽病情日益好轉。
邁皋橋街道轄區內有兩家三級甲等醫院、4家二級甲等醫院,醫療資源較為豐富,讓周圍的老百姓選擇到衛生服務中心看病靠的是什麼?據丁愛梅回憶,2015年社區衛生中心初立,每天來就診的患者僅有十幾人。相較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家更願意去周邊的三甲醫院就診。7年之后,邁皋橋社區服務中心年接診量已經達到21萬人次,不少患者更是從周邊城區慕名而來。
這樣的轉變緣何而來?全方位提升醫護人員技術水平是關鍵。由於三甲醫院日常接診量龐大,通常隻能進行短時間問診,無法與患者建立長期的隨訪治療聯系。鑒於此,衛生服務中心聚焦糖尿病專科治療護理,培養一支專業醫療隊伍,打造特色專科,力圖做到對糖尿病病人長期隨訪治療。邁皋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魏麗君介紹,“我們根據糖尿病診療特點,給予醫護人員差異化培訓,促進人才隊伍分類化建設。”以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為例,團隊內兼具慢病醫師、營養師、護理師、心理咨詢師、運動康復師等多種醫護職位,滿足對慢性病的全天候治療。
中醫——
醫師入駐社區
開展衛生服務
每天一大早,就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到太原市尖草坪區匯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兒科就診。候診大廳的投影幕布播放著小朋友喜愛的動畫片,正在一旁看動畫片的小朋友嘟嘟興奮地拍著小手。
“以前,醫院兒科給我的印象一直是人滿為患,整個過道都是人。”嘟嘟的爸爸表示,“現在,社區把疾病診療區和兒童保健區合理分區。社區的中醫兒科也很有特色,孩子有個消化不好或是發燒感冒的,做做推拿、喝點小方小藥就能解決問題,不打針、不輸液,孩子也願意。”
中醫藥在治療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方面歷來都有很好的療效,其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的優勢備受患兒家長推崇。但是優質中醫兒科診療資源的稀缺,使這項特色工作長期以來在基層社區難以開展。
“社區對中醫人才的吸引力低,怎麼辦?我們選擇先將人才引進來。”匯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海峰介紹,2013年1月,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匯豐社區指導基地挂牌成立﹔2015年,太原市中醫醫院醫療聯合體成立。醫聯體專科醫師入駐社區,每周定期出診,中心醫療服務水平快速提升。除此以外,社區通過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升社區中醫藥資源影響力。社區把9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結果解讀環節交由中醫師,這樣既提高了體檢報告解讀的質量,又可以使治病、防病及保健有效結合在一起。
隨著居民、患者與醫師一對一的接觸機會增多,信任度不斷提升,專科診療數量與診療質量不斷提高。“如今,不少專科醫師在社區已經出診近10年了,社區中醫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引進醫聯體專家30多人,社區自身的醫療人員也達59人,比成立時擴大了10倍。”劉海峰介紹。
“我們還積極組織基層醫療工作者參加各類培訓班,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素質。今年,太原市辦了一個‘優才班’,以后我們也要參加。”劉海峰所說的“優才班”,是太原市全市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項目,聘請全國和省、市名老中醫專家擔任指導老師,計劃到2025年至少培養300名優秀中青年骨干人才。
今年6月,太原市印發《建設中醫藥強市實施方案》,提出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學術傳承創新等10項中醫藥振興發展專項行動,推動中醫醫聯體、醫共體規范化建設,實現人才、信息、資源共享,帶動全市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根據《方案》,到2030年,太原市全面建成中醫藥強市。屆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95%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佔總診療量的30%以上。”太原市衛健委副主任趙宏英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