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加油 南通崇川圍繞六方面提優營商環境
優質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去年,南通市崇川區聚焦12項重點任務、66項改革舉措,實現涉企服務環節、時間、費用“三個更精簡”,專業化水平、法治服務保障水平“兩個再提升”。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全市第一。
七虎競南通,開局就要加速跑。記者從4日崇川區召開的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新一年,該區發動全區首席服務員開展集中走訪,傾聽企業心聲,同時充分吸收借鑒上海、蘇南等地區先進經驗,圍繞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6個方面,馳而不息地為企業送暖、為創新加油、為公平護航,創造最好的發展氛圍、最好的創業生態。
圍繞這6個方面的優化升級“首席服務員”制度、創新實施工業用地“帶條件”供應等重點工作,區相關部門分別作了詳細解讀。
優化升級“首席服務員”制度
拼經濟,服務不能“掉鏈子”。
2020年,該區創新制定“首席服務員”制度,為服務企業發展、營造新型政商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去年,全區首席服務員實地走訪企業900余家次,解決問題522個,牽線產學研項目185個,書記、區長與企業家之間搭建起“高位互動、在線呼應”的溝通橋梁。“首席服務員”制度成功入選全市2022“營商環境提升年”十佳案例。
“努力營造‘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發展氛圍。”區發改委主任黃劍波透露,今年,結合崇川實際,將對“首席服務員”制度從服務名單、服務體系、服務事項三方面進行進一步優化、升級。
如:服務對象由原來的504家重點工業、服務業和建筑業企業,擴容至更多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的優質中小型企業,共計1000家左右。服務體系由原來的432名區四套班子領導和區級機關副科及以上干部,擴容至園區、街道副科及以上干部,共計700人左右。服務事項將堅持聚焦“送政策、促創新、解難題”三項,並以“促創新”為重點,針對大企業,詳細了解企業技術難題和需求,推動產學研合作,幫助引才育才,針對小型初創企業,鼓勵企業積極申報高企、建設工程中心,堅定走科技引領增長的發展之路,培育更多的雛鷹、瞪羚、獨角獸、專精特新企業。
實施工業用地“帶條件”供應
優招快建產業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支撐。
去年,崇川區於全市先行先試,創新實施工業用地“帶方案”挂牌,並於8月成功推出了全市首宗“帶方案”挂牌的出讓地塊。由於將設計方案納入了土地出讓公告,企業競得土地后即可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大大提升了項目推進效率。
為進一步促進優先發展產業和重大項目盡快開工建設,今年,該區將進一步推廣這個模式,同時創新推出工業用地“帶條件”供應,讓更多的拿地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何為“帶條件”供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崇川分局局長張浩泉透露,具體來說,就是將國家政策允許且不影響公平、公正競爭的產業類型、生產技術、產業標准、產品品質等要求作為工業用地供應條件,同時納入供地公告和監管協議。舉個例子,比如對於集成電路封裝產業,可以在挂牌中要求,參與競拍的企業必須具備全球領先的先進封裝技術,能完成CPU、GPU等高端處理器的封裝、完成主流的7-28納米全制程封裝技術,以及具有關鍵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等條件。通過“帶條件”供應的挂牌方式,有利於將地塊“定制”給優質企業,促進企業發展。
推廣“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市場有活力,經濟發展才能“滿堂紅”。
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孫亞棟表示,今年,該局將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積極推廣“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記改革,通過降門檻、減環節的方式,進一步放寬企業住所登記限制,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去年,我們在走訪調研中關注到,不少新興業態創業者及小微企業在開辦之初,常常因為租不起房而打了‘退堂鼓’。”孫亞棟透露,“一址多照”改革,將釋放地址資源、破解經營場所難題。園區與登記機關簽訂集群登記服務協議,為集群企業提供經營場所,創業者隻需一張桌子、一個工位就可以開辦企業。
“一址多照”改革以降門檻的方式,著眼於降低小微企業創業的經濟成本﹔“一照多址”則是通過減環節的舉措,節省創業者的時間成本。據介紹,崇川區的企業需要在本行政區劃范圍內設立分支機構的,可以直接在營業執照上備案多個經營場所,免於辦理分支機構登記,並且在后續的經營過程中,企業也無需再為多個分支機構辦理銀行開戶、稅務申報等手續,讓企業省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從事經營活動。
“自2016年落戶崇川以來,我們感受到營商環境的不斷提升,今天的通氣會,釋放了‘更優’的信號,尤其是首席服務員‘促創新’服務,讓我對企業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科技創新企業——南通至晟微電子的副總裁張強如是說。(陳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