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地窝棚”

徐州市是江苏省唯一的煤炭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家在徐州市布点建设了近千家重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在老城区建成了一大批职工宿舍、简易楼和搭建平房。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逐渐形成了100多处棚户区,总占地面积达426.1公顷。

徐州市欧庄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徐州湖北路以北,二环西路以东,苏堤路以西,建国路以南。

项目改造前,棚户区房屋主要以平房和两层自建房为主,居住人员复杂。

区内房屋破旧、简陋,道路狭窄、车辆行人通行困难,下水道堵塞严重、污水横流,居民对此反响强烈。

整治后的生活区

2009年4月,欧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始动迁。新建的嘉和雅苑小区于2010年3月动工,共建设5栋安置房,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主要用于欧庄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安置。

所谓定销商品房,就是为妥善安置被拆迁人,由政府主导、市场化建设,以确定的销售价格、套型面积向被拆迁人定向销售的商品住宅。简单的说,就是以商品房的标准,盖安置房小区,再以安置房的价格卖给棚户区拆迁户

徐州市还设立了一块“棚房拆迁救助基金”,为特困拆迁户提供购房资助。具体做法是:迁居户与市慈善总会共有产权,房产使用权归迁居户所有,按期缴纳市慈善总会产权部分的低廉租金,5至10年内可以申请购买剩余产权。转让时,若该地区房价上涨,仍维持最初的价格,若市价低于原价,则以市场转让,最大程度保护受助对象的利益。

 
 

  在2013年之时,江苏也实行了“江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所谓“九整治”就是改善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今年江苏“931行动”计划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列入改造改善计划的有棚户区242个、城中村524个、老旧小区488个。
  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出了“脏乱差”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亮底征收、就近安置、优化配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江苏的这项民生工程正越来越变得“顺民意、得民心、谋民生”。

众说棚改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张平珍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居民
周末拆迁工作小组组织了大巴车,专程带我们去将来可能安置的小区现场参观,整洁的环境、林立的高楼,一下子就激起了我对新家的憧憬,要赶紧‘出棚进楼’!
沈伟 南京市建邺区河北村居民
棚户区改造本就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要广泛调动棚户区群众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曹云华 江苏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周末拆迁工作小组组织了大巴车,专程带我们去将来可能安置的小区现场参观,整洁的环境、林立的高楼,一下子就激起了我对新家的憧憬,要赶紧‘出棚进楼’!
 
棚户区改造本就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要广泛调动棚户区群众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策划: 徐冬儿 马丽娅
主编: 陈永忠
记者: 王继亮 朱殿平 闫峰 王新年
编辑: 张鑫
设计支持: 杨溪 李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