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社会

南通援宁医疗队380名队员23天完成113万份采样

2021年08月16日07:34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带着一腔热情来,载着满满感动回

“真的,大南京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感动。”8月13日,先后驰援南京秦淮区、江北新区、浦口区、江宁区等地23天、共完成113万份核酸采样任务的380名南通医疗队员开始陆续踏上返程。队员们聊起天来,话里还是关于他们刚刚离开的这座城市。

一个军礼开始,

一句“谢谢”收尾

7月22日,南通卫健系统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120名医疗队员的集结,3个小时后启程驰援南京。

“挺巧的,我们到南京后的第一个班我在,离开前的最后一个班,我也在。我支援南京的工作是从一个军礼开始,以一句‘谢谢’结束。”曹玉洁是南通市第二医院的呼吸科护士,22日凌晨零点30分开始值大夜班,不久医院吹起驰援南京的“冲锋号”,曹玉洁立刻报名。清晨5点下班后,她从医院出发赶到南通市卫健委集合。坐大巴中午抵达南京,下午两点钟曹玉洁就和急诊科护士长吴霞、骨科护士陆春燕、ICU护士陈玉霞等3名同事一起开始了采样工作。一直忙到夜里10点多才收工,这一昼夜,她几乎都在忙碌中度过。

“有个大叔过来问我们检测结果报告到哪里取,我跟他说我们是南通来支援南京的,不太清楚。”大叔听完立马立正站好,向她们几个人敬了个军礼,那姿势可标准了,腰杆笔直,“看起来就像是退伍老兵。”他转身就要去隔壁超市给她们买饮料,说天气太热了,大家一定很难受,一定要感谢这些来帮助南京的人。“我们以工作的时候不能吃东西为由拒绝了,但心里的感动是实实在在的!”曹玉洁说道。

8月12日,在回南通的前一天,队员们刚刚完成江宁区横溪街道的第七轮全员核酸检测,坚守最后一班岗的曹玉洁也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回到住地。“又被暖到了!”心思细腻的曹玉洁和同事说。原来,下午一个老爷爷骑着三轮车载着老伴过来做核酸采样,因为采样点的台阶很高,老人的车子根本上不来,当时还在下着大雨,老人急得团团转,眼尖的曹玉洁看到了,大喊着:“您别上来,我下去!”急忙拿起采样用具起身。走下台阶走到三轮车旁,曹玉洁才发现,逼仄的车厢里坐着的是一个偏瘫的老奶奶,半边脸没有知觉,还在流着口水。“跟我学,张开嘴,啊——对,好啦,真棒!”曹玉洁立在雨里,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老奶奶张嘴,采样一气呵成。而老奶奶也定定地看着曹玉洁,又努力地张开嘴来,努力说出一声:“谢谢!”

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

一个口口相传的“秘密”

刚到南京的时候,正巧台风“烟花”过境,7月26日,队员陈琳琳和赵雪梅根据安排,前往1865产业园区核酸采集点支援。一路狂风暴雨,两人抵达目的地时浑身都已经湿透。

此时,正排队准备接受采样的一名园区商铺老板站出来说:“我那里有旅游摄影穿的汉服,如果不介意可以给你们换一下。”“不用不用。穿防护服很快就会一身汗,会把你们衣服弄脏的。”“衣服脏了可以洗,你们却不能感冒啊!”年轻的商铺老板不由分说,立刻回去取了合适的汉服过来。换上美丽轻柔的汉服,“刚刚从里到外被淋成‘落汤鸡’的我们心情也美丽了起来。”陈琳琳又立刻补充道,“其实,我们每天心情都很美丽,因为我们时刻都被感动着,因为南京是一座懂得感恩的城市。”

在南京的23天,队员们辗转于中华门、夫子庙、1865产业园区、红花社区、双桥新村、西街小学等大大小小十几个采样点,全程参与秦淮区五轮全员核酸检测、江宁区麒麟街道的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和横溪街道的第七轮全员核酸检测。

每次工作的时候,姑娘们辛苦和疲累,也收获着温暖和感动。知道是外地来驰援南京的采样队,南京市民们总是要以各种方法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激。中华门采样点上,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的陪同下给南通二院急诊科护士王建霞等人送来了他亲手做的手工;夫子庙采样时,因为答应等一位老伯回去接他的妻子来采样,深夜10点的街头,老伯夫妻给护理部的徐爽她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有一对可爱的小姐妹在采样结束后给ICU护士王小丹送上她们心爱的棒棒糖……

还有许许多多的市民要送冷饮送水,每每被姑娘们以穿着防护服不能吃东西为由拒绝。后来有人想到队员们中午要吃饭的,就把冷饮放到了队员们休息室的门口,慢慢的其他人也知道了这个“秘密”,每一天,都有市民自发地送来冷饮、矿泉水、柠檬汁、西瓜、加冰奶茶等。“感受到了盛情,只能更加用心地去工作,用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操作去完成我们的工作。”队员徐蓓蕾这样说道。

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天使,

一个个普通的妻子母亲

南京市民们看不到防护面罩下每一张清晰的脸,可却看得到“大白”们在高温酷暑下忙碌的身影。

采样最忙的时候,队员们要连续工作10个小时以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闷热难忍,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橡胶手套浸透了汗水变得湿滑不堪,护目镜也常常因为热气而模糊视线。每次工作完脱下防护服,队员们的双手都已经被汗水泡得发白,身上更是全部湿透,都能不断地滴下水来。即使这样,大家没有怨言。

“没有一个喊苦喊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就是本职工作,没啥好说的。”徐蓓蕾表示。事实上,“没啥好说的”背后,是一位位母亲、女儿、妻子的挺身而出。徐蓓蕾的父亲刚刚做完肺癌手术,吴霞的女儿即将上高三,王小丹此前因为参加护士答辩离家多天、出征前连家也没回,而准新娘陈玉霞正在筹备一个月后的婚礼,曹玉洁则因为同院的丈夫陈昊垠在忙医院老住院楼改造,出发前只能把20个月的孩子送回乡下……

□ 本报记者 仲崇山 通讯员 冯健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