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教育

江苏省盐南高新区:做好“加减”法 答好“双减”卷

2021年09月28日12:35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今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江苏省盐南高新区居民赵丽佳把孩子苗苗送到教室后,和其他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一样,在教室外面隔着玻璃观望了许久,但很快她就又放下心来。教室整整齐齐摆放着35套课桌椅,即使是第一天见面,老师也可以清晰地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想到自己上学时拥挤的教室和坐在角落与笤帚簸箕为伴的经历,赵丽佳顿感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会“重蹈覆辙”了。 

今年9月,盐南高新区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共同感受到了一股改革之风。该区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仓定志介绍,去年秋学期,全区共618张课桌被搬离原教室,最后103个56人以上“大班额”的消失成为区内涵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落笔。据了解,学生课桌的增减只是表面现象,“双减”背景下,江苏省盐南高新区着力做好品质教育基础题,补齐素质教育“加分项”。

希文小学航模队员指导低年级同学在电脑上体验模拟飞行。江苏省盐南高新区供图

软硬件升级 做好品质教育基础题

“课桌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学位数量的减少。”从教室搬离的桌椅,一部分因为老旧流向了回收站,另一部分则装备到了另一个新的教室。2021年,盐南高新区计划投资10.5亿元,新增学位近万个。为策应盐南“品质生活家园”定位,河东科创片区、活力建成片区、南海珠溪融合片区12所幼儿园、2所小学、3所初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十四五”的教育蓝图里呼之欲出。

“我的桌椅是全新的!”到校第一天,希文小学六年级学生王立阳惊喜地发现,绿色的桌椅高度适宜,还自带护眼功能,配备多功能储物格间。舒适美观的护眼灯、崭新的饮水设备、整洁的洗手间也成为校园的标配。“让学生们在最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生活,让他们享受高品质的教育,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盐南高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恒亮说。

设备打底,真正让教育教学品质跃升的是“人才入校”。今年秋学期,3名省特级教师和14名“名校优生”加盟盐南教育。“现如今,一本书,一支粉笔已经无法完成一堂课了。”有着31年教龄的日月路小学教师闻秀梅说,高学历年轻教师的加入,意味着理念更新和课改推进将不断加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她还说,班级课桌数量减少的同时,教师的办公桌却在不断增加。近年来,该区柔性引进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6个,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380人。全区骨干教师270人,超过30%。

有了优质的师资,如何最大化发挥他们的集聚效应?合作办学、名校结对、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盐南高新区打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组合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升级”。“我们不仅是顶着华师大的名校光环,更是秉承着华师大的育人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敢为人先,努力打造华东地区优质学校。”新落成的华师大盐城实验学校于今年秋完成第一届招生,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王万青校长介绍说,今年暑假,学校选聘特级教师2名、优秀教师19名,优质师资力量与先进办校理念的融合,让华东师范学校拥有成长为一所名校的潜质。与此同时,“华师大基础教育特色小镇”建设全面推进,华师大优质资源像一枚关键“棋子”,正激活该区品质教育的棋盘。

华师大盐城实验中学地理教室。江苏省盐南高新区供图

减轻课业压力 补齐素质教育“加分项”

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双减”叠加,又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今年8月份,盐南高新区成立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专班,形成部门联动和监管长效机制,对辖区范围内785个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对其中93个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管理。铁拳之下,内涵支撑。该区深谙要想“双减”政策落地有声,学校就要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减少学生课桌上的课业压力,也要增加素质教育课程。

一张内容不多的练习纸,加上少量背诵积累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日月路小学东校区四年级学生季语萌的全部作业。“我50分钟就可以做完,不会的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 季语萌说,他还报名了学校的书法课,做完作业后,可以再练一个小时的书法。“双减”落地后的第一周,日月路小学东校区46个班级1956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课后服务。

在探索实施“5+2+1”课后服务模式的过程中,该区中小学显得游刃有余。新河实验小学以“阳光足球 快乐童年”为理念,开办足球特色课程;希文小学依昔日范公堤而建,挖掘范仲淹历史文化创立“希文讲坛”;敬贤路实验小学以智慧教育为抓手,大力开展创客社团活动……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多样化”,该区持续推进“一校一品一特”,以品牌标准塑创的办学特色成为“双减”的停机坪和润滑剂。在“5+2+1”课后服务模式里,校园的特色课程也“顺势而上”,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

“双减”不减学生培养力度,从中找到均衡发展的“点”,让学生借此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初衷。用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取缔高消耗、高消费、高压力的传统教育,盐南高新区打出了一张特色教育的“王牌”。 

立足教育初心 学习课堂“不设限”

“‘双减’与教育不是割裂的,关键在融合。”在解读“双减”政策时,盐南高新区华师大盐城实验学校校长王万青给出了独特见解。而这一点在该区早有端倪。

在新河街道新怡社区,“莎姐课堂”正在开展葫芦丝课。教学过程中,老师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与两名学生进行交流。据课程负责人、新河实小教师孙爱萍介绍,这是两名听力残障儿童,听取了他们想要学习葫芦丝的心愿后,社区义务为他们请来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如今已经能演奏出不少作品了。“在这里,无论是谁都可以加入到我们有趣的课堂中。”孙爱萍说,“莎姐课堂”的名字起源于前任热心社区书记吴莎,它的前身是“五点半”课堂,是为辖区的青少年儿童提供思想道德教育、才艺拓展练习、关爱帮扶的活动场所。创办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和社会志愿者积极加入“莎姐课堂”,仅今年就有650余名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

不止是不为青少年的课桌设限,江苏省盐南高新区还致力于向社会教育拓展。今年6月,该区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馆正式开馆,为盐南红色热土再添党史学习教育阵地,赢得一片叫好,该区教育系统9名书记参加全区“百名书记读党史·云接力”活动,教育局领导班子到基层学校讲授专题课全覆盖,组织开展全区教育系统红色教育和师德师风专家宣讲。此外,伍佑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教育培训工作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人人参学、老少皆学,浓浓的学思之风在盐南腾地而起。

教学资源走进来,教育资源溢出去,在校园之外不为课桌设限,社区、家庭、企业,无处不学习的生活方式融印在了盐南人的血液里,让整个社会成为学习的课堂,无处不学习的浓厚氛围成为“双减”真正本土化扎根生长的肥沃土壤。(韩依纯)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