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徐州与淮北携手对接长三角 打造城市合作典范

2021年10月24日16:23 | 来源:徐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共融长三角 携手新征程

10月20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41座城市共聚徐州、共商大事。

这次会上,多个长三角城市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及事项,涉及城区合作、产业创新、智能制造、跨境电商、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文化艺术、高校教育等。

一项项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长三角兄弟城市间的“合作之手”握得越来越紧密。作为好伙伴、好邻居,徐州与淮北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携手再受关注。

携手对接长三角

打造城市合作典范

伴随着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步伐加快、合作深入,徐州与淮北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

徐州与淮北毗邻接壤,同属淮海经济区,同在长三角北翼,都是资源型城市,“十四五”时期,都面临着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任务。

徐州“十四五”规划“推动徐州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相关举措中,明确提出“加快徐州至淮北等快速放射通道建设”“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等,为两地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在两市党代会报告中均对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此次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上,“徐州市与淮北市战略合作”被纳入了长三角经济协调会2021年度重点工作事项。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新签订的协议,双方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建立协调机制,深化对接合作,各扬所长、相互赋能,携手并力同行、跨越发展。

依托徐州作为长三角北翼区域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淮北丰富的资源禀赋、广阔的市场潜力、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围绕发展共谋、蓝图共绘、交通共联、园区共建、环境共保、民生共享、交流共推、项目共商,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经验,打造长三角城市合作典范。

全方位融合联动

优势互补彰显特色谋共赢

从此次签约的合作框架协议中,不难看出,徐州与淮北的合作更加具体化,合作领域越来越广。

根据双方协议,未来,两地将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建立规划会商机制,共同谋划两市协同发展思路举措,加强横向对接和动态联系,携手向上争取一批跨省际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高质量抓好杜集—铜山、杜集—泉山、段园—汉王等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编制。

在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方面,徐州与淮北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加快建设徐淮快速通道,推进淮北至徐州观音机场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推动徐州轻轨S4与淮北连通,全面梳理城市间“断头路”和等级标准不一致的道路,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一致、无缝对接。此外,两市还将建立跨省公交联运机制,谋划开通徐州—淮北城际公交,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快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重点行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网的城市大脑,实现5G网络建设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因此产业联动发展,是徐州与淮北合作的重点。

两市将围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钢铁冶金、建筑材料、绿色化工、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优势产业链条,联合组建特色产业联盟,提升整体竞争实力。此外,在充分挖掘两市科教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开展招商引资合作等方面都有具体举措。

在园区合作共建方面,两市将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上,继续探索以园中园、共管园、托管园等多种合作方式,创新共建省际合作园区,谋划推动段园镇建设成为苏皖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和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此外,协议还就加强生态环境联治,提出了进一步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强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控,携手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共保区域环境安全。

在加快社会事业融合方面,两市将推进跨区域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实现跨省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跨省统一医保经办服务、“互联网+”医院医保结算互通,打造标志统一、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品牌,携手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加强区域警务协作、平安边界创建。协议还提出,两市各选择一条街道,相互以对方城市名称命名,共同打造友好城市示范街。

◎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见习记者 韩玮 通讯员 袁辉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