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民生

江苏儿童精神科医师异常紧缺 且分布不均

2021年11月15日07:36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关爱心理健康, 让孩子的世界更敞亮

近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专职儿童精神科医师存在较大缺口,医疗资源分布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问题凸显。

门诊挂号紧张,诊疗难度较大

“孩子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想上学,已经离家出走3次。我们想带他看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但从年初到现在都没挂上号……”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令王女士很是头疼,在朋友建议下,她决定带儿子看看心理门诊,但预约挂号时总看到显示“无号”。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黄懿钖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只有2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每天门诊量达到60人次。该院多年前就已开设儿童心理行为门诊,由儿童神经内科或进修过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师兼任医生,一周只有两三天出诊,直到2014年和2017年,两名儿童精神科专职医师吴丹丹和黄懿钖分别到来。“现在我们每周有6天时间在儿童心理行为门诊和学习困难门诊坐诊,工作量趋于饱和。”黄懿钖说。

而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有着相对悠久一些的历史。1984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1994年该中心并入南京脑科医院。“因为形成良好口碑,中心每天门诊量近200多人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陈一心介绍。

与成人相比,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难度更大。黄懿钖说:“可供儿童青少年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我们更多是以心理干预的方式去治疗,有时也会借助玩具、游戏等方式来检查。”

“很多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和家庭有很大关系,因此医生要看的不仅是孩子本身,更多的是要关注这个家庭。”陈一心告诉记者,“我们既要善于和家长沟通,也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况、与孩子交流。因为有时家长可能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他们对症状的描述可能有误,而孩子有时也会故意‘演戏’,让医生难以分辨,一些复杂病例甚至需要多次鉴别才可以确诊。”

资源分布不均,缺少专门病房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是指发病年龄小于18岁孩子存在的精神障碍,一些可起病于人生任何阶段的疾病在儿童青少年阶段也可发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此外还包括一些特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精神障碍,比如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障碍时,可能很多家长会有‘病耻感’,觉得孩子是不是有了精神病,甚至不愿意来医院检查。其实心理障碍不等于精神病!”陈一心强调,由专业医生针对儿童精神障碍进行矫正训练和疏导,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减少复发和成年后发病率。60%-70%的多动症儿童经过干预在青春期后可以康复,孤独症孩子经过早期干预也可正常进入幼儿园、小学,逐渐融入正常生活。

数据显示,我国有较大数量儿童青少年因患精神障碍需要专业治疗,而儿童精神科医生不足500人。大约每10万名患儿才配备有一名专业医生,且这些医生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全国的精神科医生少、儿科医生少,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少了。”陈一心无奈地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南京有14名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集中在南京脑科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省内其他城市及周边省份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南京就诊。

宿迁市泗洪县二年级学生豆豆的爸爸秦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会经常毫无理由发脾气,谁也动不得他的东西,上课时他埋头干自己的事情,或者无缘无故就走出教室,“老师怀疑他患有多动症,我们也不能确认,就想带孩子找医生看看。”

黄懿钖告诉记者,豆豆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这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亚型,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但有突出的人际交往困难、语言交流困难、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运动笨拙等症状。目前南京有医疗机构对此实行一对一的家庭养育指导和社交训练,“但对这些外地患儿来说,一周来一次南京显然不现实,我们有时也很无奈。”

专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少,专门的精神科儿童病房更加缺乏。陈一心告诉记者,以前,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只有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有儿童精神科住院病房,近年来,苏州、无锡等市也已开设专门病房,全国各地更多的病房陆续开设。“但总体上病房的数量还是不够,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40张儿童病床已满,现在又增开了一个病区。”

后备人才不足,培养体系亟待完善

随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有所提高,儿童精神科医生稀缺的问题更加凸显。“目前,我国招收儿童精神病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不足20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可想而知。”陈一心透露。

黄懿钖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就读临床医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母亲陈一心的影响。“我小的时候,妈妈上夜班总会带着我,我那时就感受到妈妈对这份工作的热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更好地呵护这些孩子成长。”

陈一心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就受卫生部委托开设儿童精神科医生进修班,一开始前来培训的基本是成人精神科医生,随着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三甲医院纷纷开设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门诊,更多的儿科医生、儿保医生前来接受儿童精神科专业培训,继而开设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心理卫生门诊等。“我们现在一年开设两期进修班,至今已开设43期儿童精神科进修班,每一期有10名以上医生前来进修。”

面对社会需求,儿童心理行为门诊也正发生着变化。今年年初,南京市儿童医院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南京脑科医院经常举办有关儿童精神问题的讲座、义诊,帮助家长提高对儿童精神疾病的认识,疏导青少年情绪问题。

在南京市各中小学,“陶老师工作站”已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心灵安抚室。11月底,南京卫迦儿童发展中心即将开业,开展儿童心理评估、分析、培训指导与家长培训等。“希望有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社会机构、社会人士共同守护儿童成长,做好儿童精神障碍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陈一心说。

□ 本报记者 王甜 叶真

(责编:萧潇、唐璐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