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9年,看江苏镇江的“低碳”答卷!
绿色能源岛镇江扬中市乡村滨江渔光互补电站。宋伟摄
不久前,多地能耗双控形势骤紧,江苏城市镇江则已在低碳之路上悄悄走过了9年。行胜于言。数据显示,列入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9年来,镇江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6.3%,PM2.5浓度下降50.3%,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9.8个百分点。镇江的低碳试题是如何作答的呢?
转型抉择
曾经,镇江产业结构偏重,重工业产值比重一度达到80%,第二产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例73.4%。
转型势在必行。2012年12月,镇江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低碳试点城市。自此,低碳概念逐渐出现在镇江人的工作和生活里。镇江市开始按照相关试点要求出台了一揽子行动计划,涉及城建、能源、交通等方方面面。
2013年,镇江编制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全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合理配置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明确了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将保持在70%左右。这意味着该市在未来只有30%的面积是可以开发的,如此魄力的背后有着镇江的重大战略抉择。
试点就意味着需要率先破局,化工行业是重要突破口。人民网从镇江市工信局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镇江大力开展化工整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关停并转超过500家化工企业。如今,企业数量已锐减80%以上的镇江化工产业,在倒逼之下逐渐迈向绿色高端,形成一条极具支撑带动性的高性能材料产业链。时下,镇江电镀行业的整治也在分类施策,有序推进。
“现在看来,我市当初抓住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全面实施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既体现了一种战略定力和魄力,也是源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镇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石砀山抽水蓄能电站效果图。句容市宝华镇供图
低碳实践
思路清则方向明,镇江围绕低碳发展开始了大胆尝试和实践。
2014年,丹徒区热电联产等3个项目在正式落地之前进行了碳评估,这是镇江在全国率先试水碳评估。从此,项目能不能落户镇江,碳因素会被重点考量。
按照碳评估实施办法,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达到1万吨的项目都将进行碳排放影响评估,并根据碳排放水平决定是红灯否决、黄灯补偿还是绿灯放行。这就从源头上控制住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项目,确保镇江的增量项目绿色低碳。今年8月,镇江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的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从能源供给结构入手,镇江也在努力改变昔日“火电大市”的形象。5月24日,镇江句容市和江苏省国信集团举行石砀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利用宝华镇废弃露天采石宕口扩建为上水库,利用石砀山铜矿地下开采矿坑建设下水库,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发电约10亿千瓦时。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该项目既是“矿地融合”的模式创新,也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创新。
作为镇江低碳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句容市利用丘陵地带的山水资源优势发展水电已非个案。在此之前,位于句容边城镇的抽水蓄能电站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总投资96亿元,首台机组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每年可节约燃煤消耗量约13.4万吨,减排烟尘约0.18万吨、二氧化硫约500吨、氮氧化物约0.5万吨、二氧化碳约33.3万吨。
此外,镇江全市8个板块都在积极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工作,镇江有望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域建设地区。
国内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电站。黄楠摄
创新引领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更要靠科技。”镇江市长徐曙海说。除制度探索外,镇江近年来还不遗余力地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成立了镇江市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有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的改进。
据了解,镇江市首创建立的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在2017年国家启动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时进行了推广,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试点城市必须提出碳峰值的目标,建立碳排放的监测与核算体系。
作为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制造领域的引领企业,丹佛斯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2017年落户镇江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研发基地和制造基地。
“我们镇江基地实现产值增加80%的同时,绝对能耗保持不变,诀窍就在于充分利用绿色节能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比如基地在测试测量过程中能源回收率达到90%。”丹佛斯集团中国区总裁徐阳介绍,推动绿色发展,技术运用是关键,“丹佛斯的低碳绿色方案聚焦节能优先、能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化交通运输和工程设备,我们的解决方案很好地契合了‘开源节流’这一中国传统智慧”。
“十三五”期间,镇江低碳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4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9项;建成索普化工、华电句容电厂等碳捕集封存利用项目,其中华电句容电厂投运烟气碳捕集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能力1万吨,同时对烟气污染物也能够在碳捕集预处理过程中实现减排。
“镇江既有金山、银山两座名山,还有“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的优越生态,我们有责任、有条件、有信心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马明龙表示,镇江将坚决扛起“双碳”战略使命,持续探索“双碳”落地路径,广泛凝聚“双碳”行动共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