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上海南通两地就全面战略合作展开交流研讨

2021年12月28日15:39 | 来源:南通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深度融合,打造沪通产业创新示范区

上海与南通一江之隔,近年来两地区位联接更加紧密、交流交往日趋常态,自2018年《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沪通协同创新不断走向深入。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沪通创新合作也将更加紧密。24日召开的2021沪通科技创新合作委市联席会议上提出,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沪通产业创新示范区”。示范区怎么建?两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院所专家就此展开研讨。

沪通协同创新迈向纵深

2018年4月“沪通科技合作推进大会”举办以来,沪通两地围绕“一核四网”总体布局,不断深化在创新资源整合联动、创新载体共建共享、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融合等方面的合作。

随着科技人才加深互动,对接活动更加精准,协同创新成效也不断显现。近两年沪通合作项目数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项目数超600项,占全市项目总数的两成、经费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沪通两地政策协同不断强化,创新体系持续完善。今年我市出台的“创新30条”和“人才新政3.0”中,新增对上海地区为南通企业服务的研发人员提供同城待遇和津补贴的优惠措施。上海方面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领域项目中对南通予以倾斜,南通参与的5个项目共获得390万元资助,占立项支持数的近五分之一。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要求南通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奋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让“上海北”成为令人向往的“北上海”。作为深度对接上海、全面融入上海的重要举措,两地将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沪通产业创新示范区”作为第二轮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的主要任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示范区建设方案。

推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共建沪通产业创新示范区,“创新+产业”是题中之义。作为一家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长期跟踪和研究沪通科技创新合作。在所长石谦看来,沪通两地在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电子信息等方面均有较强基础,两地共建产业园区成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基地,较好诠释了“研发在上海,转化在南通”。基于此,他认为两地科创、产业协同互补前景广阔。

创新+产业,如何实现“1+1>2”的效果?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王震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建设产业先进技术研发攻关平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服务网络保障平台等协同创新平台。围绕高端产业培育加快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基地建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引领沪通产业创新发展大平台建设。

“两地应共同支持沪通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充分释放两地技术要素市场活力。”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建议,以“一核四网”布局为基础,强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南通分中心等载体支撑作用,推动构建企业需求导向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协同机制;支持南通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区域,加速两地创新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共用。

深化沿江科创带创新合作

今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策应国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创新发展带”战略布局,规划建设南通沿江科创带。经过一年的努力,沿江科创带已全面起势。

“沿江科创带是沪通科技合作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发展路径、高端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均获益于上海。”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沿江科创带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羌强说,南通是上海“1+8”大都市圈核心成员,随着沪通科技合作的全面深化,沿江科创带可以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北上”的桥头堡,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深化沿江科创带创新合作?市科技局局长赵玉峰表示,将重点推动上海科学院与南通创新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市北等高新区和产业园区联合上海创投机构设立科创基金,促进园区创新环境优化,聚力将沿江科创带各园区打造成为沪通产业创新的示范样板。

本报记者 沈雪梅 王玮丽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