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2022年02月26日07:33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南京2月26日电 (马晓波)明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首提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2月25日,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亮点和不同?当天下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文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明确全年粮食总产量740亿斤以上

“2021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8141.3万亩,较上年增32.8万亩;粮食总产749.22亿斤,较上年增3.41亿斤,实现连续五年增产,连续8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发布会上,江苏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2021年,江苏全省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16: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着眼于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江苏要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实施意见》明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明确全省油料种植面积恢复到450万亩以上,大豆播种面积309.2万亩,明确要求落实省级储备粮增储10亿斤任务。

杨时云介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更加注重符合江苏实际、体现江苏特色。他举例说,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从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针对年度重点任务,《实施意见》更加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年度任务,明确具体指标55项,提出开展各类试点示范建设35项、实施各类行动计划19项,确保各项工作可执行、可考核、能达效。

《实施意见》同时聚焦乡村建设,提出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真正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件还特别注重乡镇对乡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对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美丽宜居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杨时云表示,今年继续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要素集聚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力争实施1000个以上项目、投资额1000亿元以上。

增加全省粮食储备让群众吃粮无忧

当下,老百姓对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关心关注。会上,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介绍了江苏粮食收储和应急保供方面的情况。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2021年度夏秋粮收购集中期,江苏全省国有企业累计收购稻麦382.5亿斤,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小麦123.5亿斤、稻谷72.6亿斤。近年来,江苏全省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今年全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将达到93.8亿斤。

当前,江苏粮食库存充裕、储备充足,能满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全省共落实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472家、应急加工企业399家,应急配送企业83家,应急储运企业148家,应急保障中心29家。确保关键时刻粮油产品能够快捷顺畅送达社区、居民点甚至到住户家中,让群众吃粮无忧。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耕地是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基石。人民网注意到,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那么,江苏将从哪些方面具体推进和落实?

“江苏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把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会上,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如海表示,具体说来就是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划定三条控制线。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支持地方合理拓展补充耕地来源,耕地优先用于生产粮食和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针对如何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李如海在会上做出具体介绍。人民网了解到,按照国家明确江苏省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江苏省、市、县级逐级签订新一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以此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切实推进地方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首提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这是江苏省委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布会上,江苏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郁冰滢介绍,江苏省商务厅作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将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重点建设改造“三个一批”:一批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一批乡镇商贸中心、一批新型乡村便利店。

郁冰滢表示,“十四五”期间江苏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具体的目标有:全省建设和改造升级乡镇商贸中心200个以上、村级便民店2000个以上;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寄递公共配送中心)50个以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00个以上;培育40个左右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等。

江苏还将促进农村电商和物流融合发展,推动电商产业集聚区、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推进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培育壮大新型市场主体,引导大型贸流通企业渠道下沉,主要是企业供应链的下沉、物流配送的下沉、商品和服务下沉。丰富农村消费市场供给,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农村促消费活动。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加强农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

江苏商务部门将围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各地统筹规划和用好相关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将全面消除旱厕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事情。人民网注意到,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明确,全省“十四五”期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提到,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

江苏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刘文俊表示,“十四五”江苏将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乡土特色、农民主体、协同发力等基本原则,借鉴三年行动中的经验做法,到2025年,推动指导20个县(市、区)、200个乡镇(街道)、2000个行政村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苏南及有条件的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的镇、村覆盖率达30%以上,苏中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的镇、村覆盖率达20%以上,苏北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的镇、村覆盖率达10%以上。

此外,江苏将对农村厕所革命巩固提升,新建户厕要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到2025年,除无人户等特殊情况外,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每年厕所粪污接管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新建农村县乡级生态河道1500条。到2025年新增绿美村庄1600个,有效保护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充分彰显乡村人文美韵。

(责编:张妍、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