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经济

江苏:各类农机装备成为今年春耕生产“主角”

2022年04月11日07:36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机器种田,技术立身方能深耕精耕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放眼江苏广袤田野,农业机械来回穿梭,绘就一幅颇具“科技范”的春耕图。而在市场的另一端,广大农机装备企业也迎来全年最忙季,工人们加紧组装、调试、运输农机具,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农机装备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着关键性支撑作用。“农机热”的背后,是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连日来,记者采访普通农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制造企业,倾听隆隆农机声中的喜与盼。

不见农人忙,只闻“机”声隆

4月8日,东海县黄川镇,一架大疆T30在绿色麦浪上来回盘旋喷洒农药,仅用1个多小时就将江苏润沃农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300亩小麦田“飞了一遍”。

近年来,我省农业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加快推进,去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疫情之下,农业用工短缺情况更加凸显,植保无人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农机装备“大显身手”,成为今年春耕生产的“主角”。

“一架无人机1小时可以喷200多亩,相当于10多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进度快不说,光人工费就可以省下2000多元。”润沃公司负责人孙海告诉记者,2018年公司成立以来,人工成本已增长50%左右,也是在这4年间,公司陆陆续续投入上百万元购置农机装备,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基本上能用机械的,都用机械取代了。”说起自家的农机,孙海如数家珍:大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1台、插秧机2台、无人机3台、收割机1台,此外还有一些小型附属机械,其中最贵的大拖拉机高达17万余元。这样的投入,在孙海看来还是划算的。他算了一笔账:一台大型拖拉机一天可旋耕平整150多亩土地,而最早的手扶拖拉机每天仅能作业二三十亩左右,“质量效率跟现在都没法比”。

春耕备耕时节,也是各大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最繁忙的时候。这几日,射阳县全友农机合作社的6台激光平地机正在4万亩农田里来回穿梭。“我这6台平地机都是国产东方红牌,性能可靠,舒适性好,等4万亩农田平完了,周围农户还在急等着用!”合作社理事长陈凌志说。

2009年,陈凌志牵头成立全友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大中型农机、农具152台,资产达到900多万元。合作社主要为射阳县农民提供耕、播、收等农机服务,还有两成订单来自大丰、盐都、建湖等周边地区。受疫情影响,今年3月以来,陈凌志的“大家伙们”只能在射阳县内活动,但与往年相比订单量并未下降。

眼下,最令陈凌志发愁的是农机手的短缺。他告诉记者,盐城地区农场和农机合作社的农机驾驶员大多来自东北,每年5月底,这些东北师傅会在当地农忙结束后来到盐城。但是今年受疫情管控影响,这些师傅很可能会过不来,为了应对可能的人手短缺,他不得不“赶鸭子上架”,紧急培训了一批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

告别“野蛮生长”,选择稳扎稳打

连日来,在泰州樱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大宽幅水田平地打浆机、三段折叠式水田打浆机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三段折叠式水田打浆机应用了液压技术,同时提升了齿轮的配合强度,将耕幅宽度从传统的3米左右,扩宽至4至4.8米,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公司董事长周金俊告诉记者,该产品是樱田农机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最新成果。“我们进行市场调研发现,为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水田农业机械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也相应调整研发方向,避免‘大而不精’。”

在周金俊看来,研究田间地头的新变化、新趋势,把国家需求作为研发课题,是农机装备企业短期内得以“强筋健骨”的关键。扎根水田机械数十年,樱田农机专注研发“埋茬打浆机”,不断推出该机具的系列产品,并且专门研究东北、华东等地区的水田特点,研发出适应当地特色的好用的水田农业机具。不久前,针对国内小麦播种机存在的播种粒数不好控制、机具强度低等问题,樱田农机与高校合作立项“侧深施肥小麦播种机”项目,目前已进入机具验收阶段。

同样选择深耕细分领域的,还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迈安德集团。在“窄而小”的产业空间里耕耘18年,迈安德建立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研发油料轧胚机、E型浸出器、出仓机、调质塔、进境大豆灭活熟化装备等新产品,打破以往国内大型油脂加工设备及工艺被欧美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迈安德的油脂工程做到了亚洲第一、全球第二。”迈安德集团副董事长汪沐说。

记者采访发现,告别早期的跟风扎堆、“野蛮生长”,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机装备企业选择“稳扎稳打”,走自主创新之路。一组数据,展现出我省农机行业稳步发展的喜人态势:去年全省农机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5%左右;出口交货值71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农机龙头企业不断涌现,50家企业营业收入进入“亿元俱乐部”,其中13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0亿元。

加大创新投入,是我省农机行业逆势上扬的“法宝”。去年,全省农机行业用于科技创新的综合投入近10亿元。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坚持把年度营收的5%用于研发,仅去年研发投入就达1.6亿元。真金白银地在技术和产品研发上下功夫,换来丰厚的收益——去年,该公司饲料加工成套装备远销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1.2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19%,位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丰尚农牧公司副总李向东透露,当前,企业已在美国等地建立研究院,汇集了国内外顶级行业技术人才,发力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

江苏农机行业优势固然显著,但仍有一系列短板问题不容忽视。省农机协会秘书长廖汉平表示,受国外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出口受到冲击,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加之劳动力短缺,影响了企业利润的提高;此外,一些高端产品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短板仍比较突出,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拖拉机作为农机具产品的龙头,近年来得到了更多资本的青睐,拖拉机制造企业数量连创新高。”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作华坦言,近年来行业虽看起来一片繁荣,但其中也不乏有投机性、赚快钱的企业,通过低质、低价的竞争方式杀入农机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状况显现,不利于农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近两年,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精细化调整,加上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行业已进入剧烈的“洗牌期”。

“补短板”,精准赋能农业现代化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到“十四五”末,全省将建设50个以上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70%以上。

在农村劳动力减量化的趋势下,“机器换人”能解决“谁来种田”的难题,但农机装备本身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机农艺融合和产品质量性能,产品实用性不强、性能不稳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作业效率和质量,也难讨用户欢心。”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罗建强说,目前智能农机受作业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影响较大,农田中存在的各种障碍物都会影响农机的正常作业,需要聚焦问题突出环节,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精细化程度。“假如收获机在作业过程中丢损率降低0.1%,每年可减少的小麦丢损就是2.634亿斤。”

提升农机质量为什么难?罗建强认为,这主要与一些农机核心技术“卡脖子”和市场动力不足有关。当下,涉及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等部件的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需要逐一去攻克,“此外,还有新技术的瓶颈,比如要推广‘无人农场’,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实现农业数字化场景和智能农机的耦合。”目前我国中小型农机厂商居多,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偏低,如果停留在低水平重复,将影响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国家不断完善农机相关补贴政策的大好环境下,农机装备业应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拓展产品复合功能,满足全程全面机械化需求。”

围绕“全程全面机械化”的农机产品在我省大幅增加、多点开花。去年全省新增各类农业机械4万多台套,其中新增大中拖、水稻插秧机分别为7000多台,各类耕整地机械6300多台套。但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收获装备研究院执行院长徐立章发现,农业机械化在区域、品种、环节上的发展还不平衡,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比如,目前大田主要粮油作物从耕整、播种插秧到收获干燥等生产环节已实现机械化,但智能化、绿色化、一机多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机器作业性能稳定性、适应性和可靠性与进口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区域看,目前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于50%。“在南京和镇江两地都有丘陵地区,不仅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也种植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在丘陵地区,下田难、作业难、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徐立章告诉记者,开发低损高效、经济适用的收获机械难度不小,比如茶叶采摘的机械,不仅要能精准智能识别“嫩叶”,采摘中还不能对叶子有任何损伤,“产业化还要考虑到机器成本的问题,因此,尽管大量科研人员投入研究,目前大多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

此外,还要加强农机农艺深度协同。徐立章说,目前国家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传统收获机已经不再适用新的作业环境,需要针对性重新研发,“目前在陈学庚院士牵头下,江苏大学正在联合江苏沃得农机等龙头企业研发适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收获机械,助力粮油稳产增收。”

立足当下,不少专家提出,上一轮的国产农机装备竞争,比拼的是机会和利用补贴政策的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但是,随着政策的优化、机会的减少和成本空间压缩,农机行业必将迎来技术洗牌和技术立身时代。作为传统农机品类,拖拉机可能会首当其冲。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曹光乔建议,农机装备要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聚焦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这“一大一小”发力,做好技术储备,朝着高质量、绿色、更加协调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 本报记者 张宣 王梦然 杨频萍 顾敏

(责编:萧潇、张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