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动物进城 如何实现“美美与共”
清晨,窗外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夜晚,不远处有窸窸窣窣的虫鸣;长江里,江豚浮游潜底、肆意跃出水面……自然界的暗语无处不在。生机勃勃的长三角区域,都市与野性并存。当我们与生活在周边的野生动物邻居们不期而遇时,可能遇见惊喜,也有可能面临惊吓。
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第53个“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让我们共同探讨,生活在城市周边的野生动物将如何“敲”开城市的大门?
野生动物进城 有喜也有忧
说起野生动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狮子、老虎、长颈鹿、大熊猫等明星动物。但如果将视野拉回到我们身边,你可能会发现,河边的草地与花丛间,白鹇正“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虎凤蝶“翅轻於粉薄於缯,长被花牵不自胜”。公园的灌木丛里,黄鼠狼一闪而过,貉可能正悄悄地筑巢搬家。不远处的山林里,狗獾可能正玩着一只人类的鞋子,獐子悠闲地吃着“零食”。社交媒体上,野猪与“大师兄”猴子一旦在城市里出现,总能登上“热搜”……
相比鸟类、昆虫和鱼类,本土的中小型哺乳类野生动物的城市活动,更加引人关注。似乎,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变多了。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放近年来正在进行对城市范围内野生动物的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数据,我们第一次看到城市范围内竟然有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它们和人类的关系是那么近。”他告诉《科技周刊》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努力进行生态恢复,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给野生动物们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而野生动物的出现,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有着优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因此,这里成为了很多物种的栖息地。“如果时光倒流至千万年前,你会发现,长三角区域是一片巨大的湿地,很多野生动物是这片区域的原住民。它们的存在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持的良性见证,也是生物的生态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博士看来,在进城的这些野生动物之中,有的是第一次进城的新来者,有的是在城市开发前就在这里栖息的回迁原住民。
野猪、狗獾等稍大一些的哺乳类动物可能偶尔会穿越城市,从一片栖息地到另一片栖息地,而刺猬、貉、黄鼬(黄鼠狼)等一些小型哺乳类动物正在努力适应着城市环境,在这里筑巢生子、“养家糊口”。“城市生活,并不容易。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动物们的适应性。”王放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发现,尽管野生动物面对城市化进程曾退缩过,但它们十分灵活。如今在城市生活的本土野生动物往往是一些杂食性动物。它们有着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找到食物、水源以及合适隐蔽自己的地方,并学会调整作息,甚至逐渐学会与人类相处。“比如,在人少的时候,这些小动物们白天也敢大胆地出来晒晒太阳,人多的时候,它们会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出现。与此同时,它们逐渐减少攻击性,不再对人做出咄咄逼人的形态,甚至努力地与城市里的流浪猫和少数的流浪犬共存。”
城市努力更新 如何给它们更多空间
溪水潺潺,水草丰美,甚至还有过去的乡村民居。数十种本土鱼类、东方蝾螈、水獭、狗獾、野猪、貉、黑眉锦蛇、豹猫、獐子、扬子鳄等本土动物在这里生活……这里是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本土物种保育区。在本土动物育种区的指示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如何与其他的生命共同生活在这同一个环境之中,是我们很少思考但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看来,通过打造本土物种保育区,沉浸式展现模拟野生动物宜居的原生态野外栖息地环境,让它们展现自然习性,旨在传递这样一种理念——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从我们身边做起。
在动物园外,城市正在更新。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时候,是否可以给野生动物留下或创造出一些更加宜居的原生态野外栖息地环境呢?
李彬彬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长江大保护”等更多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野生动物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得以促进种群恢复。“对于生活在城市和近郊的野生动物而言,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显得更为重要。”李彬彬说,在细节方面,也期待运用更科学的方式方法。比如,一些城市在修整河堤、湖边湿地的时候,可能会考虑直接使用水泥浇筑,这样看上去既美观又整洁。但河堤、湖边湿地拥有着水陆水体交换功能,一旦使用水泥浇筑后, 这片区域不仅丧失了自然调节的功能,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打造动物友好型城市。”沈志军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打造动物友好型城市,首先要做到植物友好。“我们在进行连片的绿色空间种植和改造的时候,可以优先引进一些本土植物,形成草地、灌木丛、乔木兼有的多层复合植物带,这样相当于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如此一来,昆虫、鸟类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土壤会逐渐改良,一些小型哺乳类野生动物们也会拥有一个小小的家园。在建设快速公路和绿化带的时候,我们不妨给野生动物留下生态廊道,方便它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通过。只有野生动物不同的种群得以交流,这一物种才得以长久地生存。”
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者,王放更关心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与安全。“把握城市中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物种很重要。”王放指出,“我们不希望城市中有过多的野生动物,也不希望它们完全消失。有的时候为什么这一区域内某一物种增多,其实是这一物种缺少天敌。因此,当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时,这些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不期而遇时 “有间”比“无隙”更好
不仅仅在长三角地区,事实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城市。野生动物“敲”开城市大门,我们应该如何与之和谐相处呢?
“敬畏自然,‘有间’比‘无隙’更好。”沈志军表示,其实,大多数野生动物都是怕人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主动去招惹它,它也会离你远远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因为觉得野生动物可爱或者可怜而投喂它们,甚至想着把这些动物带回家当成宠物。在野外郊游时看见一窝小动物也别急着联系救助。默默地在远处观察野生动物,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关注野生动物“城市化”进程的并不仅仅只有生物学领域科学家,还有城市的管理者。“对于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来说,确实这个问题会复杂得多。”王放认为,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首先要考虑到的是人类使用的空间。所以,当野生动物遇到威胁需要保护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城市里有更多的绿地、更多自由的生态空间、更多连通在一起的河道和湖泊;而当城市野生动物的数量过多、给人类生活带来干扰的时候,那么也需要局部的管理和控制。
“不仅如此,很多市民对于野生动物的态度相对复杂,甚至有着切实的担忧,他们会担心这些野生动物带有传染病。”王放表示,“对市民来说,如果可以有一个较好的野生动物监测网络,了解野生动物的数量以及知道它们是否需要进行管理、控制,这是最好不过的。如果知道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对人类没有过多的影响,相信很多人是可以接受它们在城市中与我们共存的。未来,希望更多的本土野生动物可以出现在孩子们的书本中,学校和家长可以加强对孩子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同时,邀请更多的自然爱好者参与城市野生动物的调查和管理,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城市容纳野生动物,是生态文明发展的直接体现。而城市野生动物管理,是一个在不断探索和修正的政策体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合则共生,美美与共。
□ 本报记者 叶 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