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频道>>生态

生活污水直排 淮安“水”问题为何反复出现

马晓波
2022年04月28日07:21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4月26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中央环保督察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江苏淮安在列。通报显示,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当月督察江苏省发现,淮安市部分区县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溢流现象多发,水环境问题突出。

“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普遍”

水对淮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以淮河得名,运河穿城而过,坐拥洪泽湖,古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然而,据生态环境部通报,淮安市内多处排污口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数倍,当地部分水体黑臭问题突出。

在淮安市盐河城区段,督察组抽查发现,约3公里河道内竟有5个雨水排口在晴天排污。排污口处恶臭扑鼻,乳白色的污水向外扩散,在水面形成明显污染带。据测算,仅这5个排污口,每天入河污水量就超过2000吨。

在淮阴区盐河小区东侧水沟采样,监测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达183毫克每升、40.4毫克每升,分别是地表水Ⅲ类标准的9.15倍和40.4倍。在清江浦区清安河、洪福河,采样监测同样显示为黑臭。

调查还发现,部分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后期运维监管同样存在“漏洞”。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曾举报淮安区林集镇污水处理厂空转。此次督察发现,当地虽对损坏污水管网进行维修更新,但后续管理不到位,又有多处出现破损,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依然偏低。调阅在线监测数据发现,部分时段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不到20毫克/升,清水进、清水出。就全市而言,淮安市建成区生活污水日产生量约51万吨,但2021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44%,“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普遍”。

赵公河连续被“点名”

中央环保督察组还发现了淮安一些重要河流汛期水质明显下滑的问题。其中提及,2021年7月,淮安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仅为27.3%,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赵公河等4条河流水质甚至降至劣Ⅴ类。

人民网梳理发现,去年12月,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曾集中通报的第三批次典型案例,赵公河问题亦位列其中。

洪泽湖作为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调蓄湖泊和苏北地区重要水源,生态功能十分重要。按照江苏省2021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要求,淮安市赵公河入湖节制闸等7个主要环湖入湖河流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但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12月份,赵公河考核断面累计均值水质为Ⅳ类,未达Ⅲ类考核目标。

彼时,江苏省环保督察组披露了造成赵公河水质问题的原因。通报称,淮安市政府印发挂牌督办通知后,淮阴区统筹推进不力,整治方案流于形式。2021年7月编制完成《赵公河入湖节制闸断面水质达标整治方案》,制定的5项重点整治工程普遍缺乏针对性,且均未明确完成时限,其中洪泽湖古堤(二河西堤)生态修复、张福河河道修复等内容与赵公河水环境整治基本无相关性;列入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头堡中心沟、合兴中沟、下官沟,实际已于2020年完成。核查发现,赵公河干支流整治不到位,其中大寨河(吴城镇区段)水体明显黑臭,水质呈劣Ⅴ类,大寨中沟河道淤塞严重。

紧邻赵公河的马头镇吴城、高家堰镇韩桥污水处理厂虽已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但镇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长期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或间接排入赵公河。马头镇吴城清水湾小区污水管网破损,污水长期直排外环境。经调查,赵公河汇水区域内约有200余家畜禽养殖场(户),基本沿河而建,部分未规范建设粪污收集贮存设施,违规使用未经防雨防渗处理的土塘贮存养殖废水,渗塘污染问题较为普遍。

省市两级加紧部署整改

淮安相关问题被通报后,省市高度重视,整改工作迅速启动。

在生态环境部通报发出的当天上午,淮安市委常委会即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真正把责任落下去、压力传到位,将工作抓起来、问题解决好。要求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统筹协调、业务指导、组织推进,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的问题,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对策。各职能部门要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

26日下午,淮安市长史志军率队到淮阴区、清江浦区现场督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问题整改工作。史志军要求,属地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配合,细致摸清环境实情,进一步排查水质问题成因。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防止老问题反复、新问题萌发,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

27日上午,江苏省副省长储永宏赴淮安现场督办并召开整改专题会。储永宏表示,要坚持以案为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对督察交办问题,事不过夜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坚持以督促改,举一反三,加快推进拦蓄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城镇污水治理问题;要坚持以改促治,以督察整改为契机,下定决心、标本兼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责编:唐璐璐、吴纪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