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靖江:创排红色锡剧 赓续红岩精神
图为大型红色锡剧《江姐》演出现场。朱其摄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江姐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一曲《红梅赞》更是耳熟能详。7月11日晚,由江苏省靖江市委宣传部、靖江市委组织部、靖江市文体旅游局、靖江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靖江市锡剧团创排的大型红色锡剧《江姐》首演,在新时代唱响英雄赞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追寻红色记忆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信仰力量。
锡剧《江姐》取材于革命英雄江竹筠的事迹,采用锡剧的艺术形式进行了重新改编,并在戏剧结构、人物关系、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创新尝试。全剧分为送别、朝天门、江姐上山、劫军火、彭松涛就义、江姐被捕、审讯、绣红旗等八折,生动再现了江姐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该剧是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创排《江姐》也是靖江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图为大型红色锡剧《江姐》精彩片段。朱其摄
红梅花下,江姐与彭松涛依依惜别;朝天门码头,江姐机智地摆脱特务搜查,突破重重封锁;华蓥山上,江姐带领游击队智劫敌人军火;城楼下,江姐大义阻止战友的盲目营救,亲眼目睹彭松涛慷慨赴死;渣滓洞内,江姐痛斥甫志高的叛徒行径……一幕幕、一声声,将革命志士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敢于善于斗争的使命担当、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在观众心中激荡起爱党爱国的深情。
年轻观众陆添说:“《江姐》既展现了江姐作为一名女性的柔情苦楚,也体现了革命志士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有血有肉,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在靖江市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的钱钰前不久刚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他看来,锡剧《江姐》既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激励着年轻一代传承红色精神,勇担起强国复兴有我的时代使命。高一新生盛显贻是《红岩》的书迷,得知锡剧《江姐》首演的消息,她和妈妈一起来到现场观看。“江姐不畏牺牲,甘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会努力学习,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盛显贻说。
《江姐》的精彩呈现也离不开台前幕后演职人员的辛劳付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靖江市锡剧团是泰州地区唯一的锡剧专业剧团,被专家们赞誉为“锡剧一枝梅,梨园金凤凰”。靖江市锡剧团团长房美华介绍,江姐的故事被众多院团以不同剧种形式搬上过舞台,为让锡剧版《江姐》出彩出新,主创人员反复研读《红岩》原著,并前往重庆渣滓洞感受英烈光辉,寻找创作灵感。在这个过程中,全团演职人员都备受英烈精神鼓舞,拿出了十二分的热忱与干劲参与创作、排练,力求最佳舞台呈现。演出中,作为江姐故事最具象征意义的“红梅”在舞台上多次出现,一级舞美设计师姚骏介绍,“红梅”是江姐与彭松涛爱情的信物,也是共产党人高洁品格的象征,整场演出由红梅启幕,红梅亦陪伴着江姐走向刑场,首尾呼应,贯穿始终,增强了戏剧的完整性和意向性。
靖江市委书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表示,靖江是一座红色底蕴浓厚、文艺气息浓郁的滨江城市,这里是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这里“水含吴越风韵,土连江淮根系”,作为吴越文化传承载体的锡剧深深扎根,深受靖江人民的喜爱。相信红色锡剧《江姐》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精彩美好的视听享受,更是红岩精神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鼓舞。靖江广大党员干部也将从锡剧《江姐》中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理想和铁骨铮铮的民族精神,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进动力,高扬新时代“东线第一帆”,争当“干将”、勇当“先锋”,为靖江“跻身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新征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靖江市将结合专家意见和观众反馈,对《江姐》进行进一步打磨提升,力求打造一部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具,既有传统戏曲根基,又有现代筋骨的艺术精品。该剧还将走进更高规格剧院展开巡演,让时代歌声常在,红岩精神永存。(刘敏 朱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