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全力筑牢救治“防线” 用心守护患者生命
“有的护士家里两个小孩都发烧了,作为妈妈不能守护孩子,却在保护我们,感谢白衣天使……”这是前些日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治疗的刘老先生临出院时写下的一段话。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医疗机构也迎来了更加艰巨的挑战。当前,江都人民医院开足马力,筑牢救治“防线”,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就医,全力守护患者生命。
信任
到了急诊抢救室,“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发热门诊就像一个独立运行的“小医院”,内设诊室、隔离病房以及药房、检验、收费、CT检查等区域,每天承担了近300名患者的诊疗和救治工作,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近10倍。虽处寒冬,但穿着白色防护服、佩戴N95口罩、手套和面屏的医护人员却是汗流浃背。
前些日,一位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高烧至发热门诊就诊。接诊医师发现患者口唇颜色紫绀,血氧饱和度仅30%(正常值95%-100%),立即开通救治绿色通道,顺利将患者送至心内科进一步治疗。
这段时间,医护人员能切身感受到:从120救护车抵达急诊中心那一刻起,就要立刻进入“一级备战”状态,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患者家属由衷地说:“到了江都人民医院急诊室,我悬着的心就跟着放下了一半。”
连日来,急诊抢救室日抢救患者最高达70人次,平均每个小时约3名患者在同时进行抢救。急诊抢救室护士长李赛兰介绍,“目前的状况肯定是人手不够,但每一个人都在咬牙坚持着。”
这当中,急诊吧台护士吴霞已经沙哑地说不出话;马丽民、王小萍、殷飞飞、万利、王雪等护士忍着高烧为患者奔走;医师刘玉彬、秦清松做完手术没多久,伤口尚未完全愈合,经常忙碌到下午2点才吃上午饭。
坚守
“减员”严重,医护日工作时长超12小时
重症医学科是保障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一支守护生命防线的“最硬核”团队。科主任陈齐红、护士长殷传慧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战斗。自12月20日至今,ICU收治重症患者约60人,超负荷加床运转。
由于重症科室医患接触密切,不少人出现新冠感染症状。护士长殷传慧不得不每天晚上梳理出第二天可以上班的医护名单。不少医护稍有好转,立即返岗,从早上七点半进病房,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呈直线式上升。来就诊的多是慢阻肺、重症肺炎,其中还有不少面临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科主任吴鹏在高强度的工作后发烧,仍坚持与主任医师杜开颐带领医生团队查房,为管床医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
74岁的刘老因咳嗽气喘、发热被家人送来时,嘴唇青紫、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在治疗中为其加油打气。几天治疗后,刘老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
为加大力量集中救治危重患者,院部派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袁俊、骨干医师顾雪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支援,确保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副主任医师范云峰、景志琴支援扬州三院、方舱医院回来后,立刻返岗看诊和开展病房工作。
使命
情暖人心,坚守与坚持让人感动
疫情防控政策变化之后,儿科首先迎来了第一波高峰。“很多都是高热惊厥的患儿,全部经绿色通道得到有效救治。”科室主任殷建翔说,儿科率先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在这特殊的时期,党员全部冲在了一线。
妇产科主任范兰玲在科室微信群鼓舞大家:“我们是一个团队,共同渡过至暗时刻,相信很快就会突出重围。”在这个特殊时期,产房迎接了不少新生宝宝。“其中也有不少新冠阳性的准妈妈,大家迎难而上,为广大孕产妇营造了温馨、安全的生产环境。”产房护士长杨晨说。
在心血管内科23病区,主任蔡定华一早带领医生团队逐一查房,他说:“目前病区已经快60名患者,处于满负荷状态,其中有近1/3的患者是危重患者,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精力。” 在神经内科、老年科,医生王强顶着39度高烧一夜收治8个患者,整宿没合眼。内分泌科年轻医师刘敬敬在通宵值班后身体不适,心率130次/分钟,大家赶紧摘下她的N95口罩,为其吸氧。此外,普外科13病区副主任仇必军、陈宏刚、蒋国雄医师顶着高热和浑身酸疼,坚持为14岁的阑尾穿孔、87岁肠坏死腹膜炎和83岁急诊胆囊伴有大白肺等患者连续进行了手术。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院长陆德川表示,在疫情大考面前,全院干部职工的果敢与勇毅,奉献与无畏,坚守与坚持让人感动。大家咬牙坚持,秉持患者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全力保障急诊急救通道的畅通无阻,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救治,全力保障群众看病需求和就医安全,医患携手共度艰难时刻。(江小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