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期盼为念,是200万人民警察的不懈追求。为人民利益而战,是200万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从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到抗击冰冻雨雪、特大地震、大连输油管线爆炸起火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从大走访、开门评警和三访三评等爱民实践活动,到"清网"、"亮剑"、打四黑除四害、打黑除恶、打拐等一系列全国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公安英雄和爱民模范。为大力宣传江苏公安机关先进典型,人民网江苏视窗联合公安厅从现在开始至今年5月,面向全社会开展"我心中的公安英雄"和"我身边的爱民模范"推选活动,欢迎各界群众通过登陆人民网江苏视窗专栏上传江苏好民警事迹、图片、视频材料等方式,积极推荐评选自己心中的公安英雄和身边的爱民模范。由社会和群众推荐产生的优秀民警,将纳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统一表彰。请广大网友推选英雄和爱民模范式的江苏人民警察,敬请您的参与。

首页| 社会推荐| 活动动态| 媒体报道| 评选推介会| 网络访谈
张双印:一月破获5起公安部积案的80后刑警

张双印 一月破获5起公安部积案的80后刑警

  形形色色的指纹,满是奥秘和玄机。在浩瀚的指纹库中比对现场指纹,就像是大海捞针。然而,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指纹室技术员张双印,一位从警才7年的青年民警,却靠着坚韧与细致,从一枚枚残缺的指纹中找出真凶,演绎出一个个传奇故事。
   凭借一枚模糊的血指纹,他破获了一起10年前的命案;曾经一个月内,连破3起命案积案、2起抢劫案;从警6年,直接破案800余起,带破案件1000余起;数十万次重复着指纹的扫描、编号、入库、找特征点、比对及核查工作,总结出10种“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并被全省推广……
  
   最有耐心的80后
   指纹认定看似神秘,实则枯燥乏味。一枚小小的指纹,只有1厘米大小,即使在电脑上放大,也不过巴掌大。可就是这么大点地方,缠绕的却是密密麻麻几十圈的纹路,在这些密密排列在一起的纹路中找出与众不同的分叉点、断点。一枚指纹认定,往往需要经历与几百枚甚至上千枚指纹种种特征点逐一对比。这样枯燥单调的工作,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
   “特别有耐心、特别沉得住气。”同在技术中队共事多年的—--这样评价张双印。说起“80后”,很多人会想到娇生惯养、特立独行、责任心不强等字眼。可出生于1983年,原本喜欢看电影、听音乐的张双印却不一样。
   2004年8月,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的张双印,分配到了东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工作,主要负责现场勘查、指纹管理及内勤工作。一人身兼三职,每天既要到案发现场勘查,回来后还要制作勘查笔录、对现场物证进行查清比对、物证建档,然后再重复着指纹的扫描、编号、入库、找特征点、比对及核查工作。这样的工作量、这样细致活,不是谁都可以做得下来的。张双印却一头扎进了枯燥的数据中,每天吃完晚饭,他就会再次回到办公室,直到深夜才回去休息。虽然是痕检专业出生,但在应运中开始还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他相信,但凡人的活动都会留下痕迹,武侠小说里的“踏雪无痕”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不论现场有多危险,或者多血腥,别人20分钟半小时就做完的事,他非要花上更长的时间,不愿错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别人比对指纹,对比了30份就可以了,但张双印却总是心存忐忑,“万一在40份、50份里发现真相呢?”于是他就会看上50份,甚至100份的材料,直到自己完全放心为止。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张双印就参与勘查检验现场500余个,提取物证检材质量都很高,协助破获案件300余起,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尖子。
   除了出现场,一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对张双印而言,早已是雷打不动的习惯了。结婚前如此,结婚后依然如此,如今孩子都一岁多了,他依然没有改变。爱人常开玩笑说,在张双印心里,单位比家亲,指纹比她和孩子亲。其实在银行营业部工作的张海芹平时也很忙,每天早走晚回,家里的一切都交由张双印的父母了。对于自己有耐心坐得住,张双印却说因为爱人很支持,父母承揽了带孩子和所有家务,他才能心无旁鹜地做好工作。忙碌,让张双印忘记了自己的爱好,他就象一个登山者,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向高峰攀登,忘却了流意身边的风景。开始还有同学朋友会想到约他出来玩玩,可因为张双印一再地“失约”就很少“打扰”他了。
   正是靠着这份耐力和认真,年轻的张双印很快成了指纹认定的行家里手,老刑警们提到这个小伙子,都用“后生可畏”四个字来形容,在侦破“2005年系列白日闯案”、“2006. 6.30”特大盗窃案、“2006.12.7”杀人抢劫案、 “2007. 6.1”系列盗窃案、“2008.5.29”系列抢劫案、“连云港8.5杀人案”、“2009.4.22”系列强奸、抢劫案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案件中屡建奇功。
   2009年7月底,因为在指纹认定上的突出表现,张双印被抽调到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工作。闲不住的张双印利用晚上时间,打开了积案指纹库,一枚枚进行研究、比对。8月12日晚,一枚模糊的血指纹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时1999年9月7日, 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办事处史某某被人杀死在家中,案发后,现场提取到嫌疑人的一枚血指纹。然而,由于指纹比较模糊,10年来,该指纹经过2003年全国指纹破案会战及此后全国刑事技术人员几千次的检索比对均无结果,案件也因此搁浅多年。
   连续3个晚上,张双印沉浸在对这枚指纹的编辑比对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三天的晚上11点多钟,张双印锁定了嫌疑人。随后,警方远赴贵州将犯罪嫌疑人—某抓获归案,死者家人获悉后专门做了一面锦旗来感谢。
  
   独创“张双印指纹工作法”
   让张双印真正感受到利用指纹破案神奇以及带给他振奋的是在他工作8个月后。那是在2005年4月12日上午,东海县牛山镇一居民刘老太家被盗一些金手饰。刘老太太流着泪对勘查现场的张双印说,“我那些金手饰都是祖传下来,准备给小儿子娶媳妇用的,你可一定查仔细了,帮我追回来啊。”那一刻,张双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幸勤劳作、省吃俭用,攒钱供他和弟弟上学。现在他工作了,他们又整天盘算着何时攒够一套房钱以及将来他结婚时的开销。
   勘查完现场后,张双印一头扎进指纹库,对现场提取的一枚残缺的指纹反复进行比对,4个小时后,午饭都忘记吃的他终于锁定了有盗窃前科的肖某,办案民警当天就将肖某抓获,不仅将其还未转移的刘老太的金手饰追回,还带破盗窃案件10余起。那天,张双印特别的开心、特别有满足感。也是从那天开始,如何从一枚枚残缺的指纹中找出真凶这个沉甸甸的问题充满心间。现有的途径以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解答不了这个疑问。“要真正成为指纹破案的行家里手,就一定要有一套过硬的本领。”此后,张双印一有时间就琢磨,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宽思路。2006年5月,东海县公安局新上了一套新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为了摸清这个新“同事”的“脾性”,张双印不分白天黑夜,全身心投入到新技术钻研上,认真揣摩,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出“分区比对法”、“串案手工比对法”、“划区域比对法”等方法,截至目前,已成功总结出10种独特的系统有效的指纹工作法。利用这些方法,迅速提高指纹比对的效率。
   2008年8月5日,新浦区康泰南路发生一起杀人案件,暂住此处的黑龙江人滕某某(女,20岁)被人杀死在房内。案发后,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到嫌疑指纹数枚,并于8月12日发布全省指纹协查通报。8月13日,张双印运用自己总结出的工作法,仅用半小时就通过检索比对发现现场指纹与本市刑满释放人员王某的指纹认定同一。当日下午,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一举攻克这起命案。
   “腼腆、不爱说话”这是同事对张双印的一致评价。但就是这个不爱说话的年轻人,破起案件来,却让人咋舌连连。每年,因为他提供的线索直接破案及带破案件就有300余起。而对于能取得这样成绩的原因,张双印显示出与年龄很不符的成熟:“每每看到受害人或其家人失望、伤心的模样,我心里就非常急,想帮他们,尽快把犯罪分子抓获归案。”带着感情去工作是张双印执着于指纹破案的一个动力。
  
   一月破获5起公安部下发积案
   “我的生活中早已没有了业余爱好。”张双印说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在电脑上辨认指纹。“指纹认定看起来单调,实际上太神奇了,我们对指纹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张双印说,指纹检验学问很多,斗、箕、点、眼、沟、弓形线、环形线……不足方寸之地,却扑朔迷离,变化万千。在张双印的眼中,每一个现场提取的指纹都是一座隐藏无数秘密的迷宫,而在迷宫的末端就是一个个犯罪分子。而他要做的就是走进迷宫,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找到犯罪分子。“把工作当成乐趣,越干就越有意思。” 他在指纹的迷宫里揭密真相乐此不疲。
   2009年,公安部下发了5000枚全国历年来久侦未破的积案、难案的重点指纹,要求各地开展比对。勇于挑战自我的张双印立即投入到了其中。在辨别“2004.3.8徐州沛县沛城镇明珠园小区杀人抢劫案”中第2枚现场指纹时,张双印发现,按照系统内标记的12个特征点原样发送查询比对,在指纹库中怎么也找不到符合的指纹。难道这个“迷宫”没有出口?不可能!张双印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这枚指纹,结果发现,原来标记的指纹特征点较分散,而且对区域内稳定可靠的细节特征存在漏标现象。经过对该现场指纹重新干预特征,张双印重新标记了16个相对集中、可靠的细节特征,重新发送比对,结果与候选结果排名第一的犯罪嫌疑人高某左手拇指指纹认定同一。这起公安部积案就此告破。
   随后,张双印乘胜追击,他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善啃硬骨头的精神,每天晚上呆在电脑前到深夜,短短一月中,又一举比中其中的“2004.10.6徐州市入室抢劫案”、“1988.3.29 常州市故意杀人案”、“1993.1.28”南通市杀人案、“1999.1.13”南通市东拦路抢劫案等5起案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比中公安部重点案件的技术人员。
   张双印用其总结的工作法屡破大案,也引起了省公安厅的重视。2011年3月17日,省公安厅刑侦局在连云港市召开全省“指纹技战法”应用现场会,来自全省公安机关的近百名指纹技术民警聚集在港城,向张双印的工作法取经。这一天,“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也是这一天,省公安厅部署了全省重大案件“指纹会战”。会战开始不到一周,张双印查破一起2001年江阴市命案,打响了全省“指纹会战”第一枪。江阴警方根据张双印提供的证据,于3月28日将犯罪嫌疑人石某抓获,石某对2001年7月24日22时50分左右,在江阴市周庄镇以租车为名,诱骗司机何某驾驶一辆五菱银灰色微型面包车至江阴市周庄镇周山路倪家巷村段,持菜刀将何某杀死,劫走诺基亚3310手机后逃离现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7年的耕耘,让张双印几乎与指纹系统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同事总开玩笑说,张双印是专门为指纹认定而生的。因工作成绩突出,工作7年多,张双印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执法示范岗位”、“全省公安机关侦查标兵”荣誉称号,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十大优秀青年卫士”、“新长征突出手”、“科技应用能手”、“科技强警创新创优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公安机关首届“十大标兵” 等荣誉称号,是全省最年轻的刑侦专家,他刻苦钻研、总结出的10种“张双印指纹工作法”被全省推广,2011年7月,张双印指纹工作法还在省厅科技强警奖评比中获得科技应用类三等奖……
   然而,这一切成就并没有使年轻的张双印满足,他仍然执着地在痕迹检验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着持久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