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宿遷宿豫:創新+走心 做深做實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07月06日18:52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宿北大戰紅色教育中心一角。 沈晶晶攝

人民網宿遷7月6日電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江蘇宿遷市宿豫區在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創新學習形式,通過現場教學、豐富載體、文明實踐等方式,多措並舉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是當年宿北大戰戰場中心,2191名優秀戰士長眠於此……”7月1日,宿豫區宿北大戰紅色教育中心開園。據了解,該項目佔地120畝,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以戰斗復原場景為主線建設“輝煌戰績、心隨黨走、信仰沉澱、戰地風情、老街生活”五大組團,打造宿北大戰精神館、黨史主題教育館等綜合性教育展館,配套教室、大禮堂、解放軍食堂等基礎設施。通過綜合採用文字、圖片等豐富史料和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讓參觀者通過現場教學體驗,深刻感悟紅色精神,汲取奮斗力量。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后輩人要學習並繼承革命先烈不怕犧牲、勇於奉獻的精神。”在參觀了宿北大戰紅色教育中心后,黨員劉明動情地說。

連日來,宿豫區充分挖掘、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圍繞中國共產黨在宿豫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留下的紅色印記,創新推出情景式、體驗性、沉浸式紅色地標,全力打造“一百四線”等高標准、高質量紅色基地。即打造超一百個黨史學習教育陣地,創新推出宿豫“紅色一號線”“我心向黨 紅動宿豫”“幸福長征路”鄉村振興一號線和二號線等四條紅色游學線路。通過紅旅融合,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在寓教於樂中學黨史、看村史、憶家史。

關廟鎮暑期夜學課堂現場。 袁振寶攝

“1921年7月的一個夜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二層居民小樓中秘密開幕,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完全新式的無產階級政黨誕生了……”近日,在關廟鎮小鎮客廳,一場“百年風華正青春 黨群同心慶‘七一’”暑期夜學課堂正在火熱開展。活動中,文藝演出、經典誦讀、對黨告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同時進行,吸引了不少社區群眾踴躍參與,現場氛圍熱烈。

深入群眾、載體豐富、內容鮮活,是宿豫區黨史學習教育的特色之一。全區各地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關廟鎮卓水河村組織黨員集中觀看紅色電影《1921》,重溫建黨光輝歷史﹔大興鎮先鋒社區旱船表演隊表演的《老漢學黨史》,用通俗的語言、問答的方式將黨史小知識融入節目,深受群眾喜愛﹔新庄鎮的老黨員、先進典型、基層干部共開“納涼小會”,大家坐在一起議變化、議發展、議初心……當前,宿豫區各地正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干群學黨史悟思想強黨性,讓紅色歷史深植於干群心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宿豫區人社局“背包客”志願服務隊走進小區。 王彪攝

6月30日上午,區人社局志願服務隊來到珠江花園小區開展“人社政策進萬家·不忘初心惠民生”活動。在活動現場,志願者們向小區群眾散發人社政策傳單、講解人社業務,不少居民到現場咨詢。居民劉暢來到攤位旁詢問工作調崗問題。經過與志願隊員的一番交談,劉暢得到了滿意的答復,她對這次進小區的志願上門服務連連稱贊。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宿豫區堅持推進黨史+文明實踐,結合“我為黨徽添光彩”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干部組建特色志願服務隊,一支支志願者隊伍組成了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力軍”。目前,宿豫區已擁有在冊志願者9萬余人,每月開展志願服務150余場。志願服務活動以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著力點,推動資源下放、功能下移、服務下沉,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傳導到基層“神經末梢”,使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真正惠及基層群眾。(程鵬 孫琳琳 黃啟源)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