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志願服務 連雲港連雲區探索解決學生暑期托管難題

孩子的暑假怎麼過?這無疑是家長當下最關注的話題。7月初,教育部印發《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工作。這一政策的出台,是為了解決廣大雙職工家庭的現實難題,但也有一些人提出擔心:暑期托管服務是否會成為變相補課?是否會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安全又將如何保障?在連雲港市連雲區,通過“政府支持+志願服務”模式,進行了暑期托管服務的實踐探索。
海州灣中心幼兒園學生在制作手工花。陳勝洋攝
“官方帶娃” 解決后顧之憂
“今年幼兒園開了托管,送到那邊我就不用擔心他在這裡到處跑,省心又放心。”在連雲區院前農貿市場做生意的張大姐高興地和前來買菜的居民聊著自家孩子的暑期安排。
今年,連雲區在全區6所公辦幼兒園先期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實踐探索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積極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切實滿足轄區廣大家長需求,解決幼兒暑期“看護難”問題。
7月14日上午,海州灣中心幼兒園,歌聲、歡笑聲此起彼伏。“走走走,轉轉轉,衛星繞著地球轉……”在其中的一間教室內,台上十余名學生跟著老師的口號,正在玩“地球圍繞太陽轉”智力游戲,台下的同學們看得笑成了一片。
“高質量的暑期托管服務不是簡單地‘看娃’,更體現其趣味性,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為孩子們打開探索世界的另一扇窗口。”海州灣中心幼兒園副園長程肖瀟介紹,暑假期間,教室、圖書室、運動場所等資源設施全面開放,通過組織開展集體游戲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等服務,讓學生們在生動有趣的實踐中快樂成長。
“暑期托管班堅持家長學生自願報名、教師志願參與原則,依據上級相關文件規定確定收費標准,公示並接受社會監督。”連雲區教育局幼教中心負責人陳勝洋表示,“希望能通過‘官方帶娃’這一手段,有效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保障青少年兒童假期的安全與健康。”
暑托班老師在睦鄰活動中心開展葫蘆絲教學。韋昕汝攝
公益托管 拓展服務內容
下午三點,墟溝街道西園社區睦鄰活動中心,推開一間教室的門,班裡20多個孩子正安安靜靜地在練字本上練著書法,負責書法課的老師在一旁挨個對孩子們進行指導。
“我們這個社區很大且靠近市場,這裡的住戶以在這做生意和上班的職工為主。”西園社區黨委書記潘冬梅說,由於一年四季都在忙,每到假期孩子的看管問題就讓不少社區內的家長犯了難。今年,他們嘗試依托轄區黨建陣地打造公益暑托班,幫家長托管孩子。
潘冬梅介紹,自托管班開設以來,共有30個孩子報名,有6位志願者老師在這兒輪流進行無償的公益托管,在這6位老師中,有3位都是暑期放假回家的大學生。“像這種公益活動,其實主力軍還是大學生。”潘冬梅說,“我們招募大學生志願者,也要經過‘面試+課程試講+專業培訓’,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崗。”
除了開設書法、閱讀、兒童畫這樣的基礎課程,社區還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創造性地開展紅色故事分享、安全知識普及、益智手工實操、弘揚非遺傳統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文藝興趣培養等特色活動,通過每日打卡、收集積分兌換禮品、定期評優等形式調動青少年兒童積極性,切實將暑托班辦成廣大青少年兒童的暑期“第二課堂”。
西園社區邀請社區警官開展未成年人暑期安全知識講座。韋昕汝攝
整合資源 構建立體模式
暑期托管,不是把孩子們繼續“圈”在教室圍牆之內,而是讓孩子們在有人監護的前提下盡情享受假期,快樂成長。因此,連雲區積極整合轄區內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村史館、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多功能活動室等陣地資源,組建成功能齊全的“公益暑托”陣地,構建起了家庭監護、學校教育、社會幫扶的三位一體立體化托管模式。
連雲區還動員婦聯、團委、工會等組織的志願者共同參與,甚至吸納了核電、海關等共建單位加入暑期托管服務的大軍。中國航海日當天,連雲港海事局組織了50多名小朋友,登上江蘇沿海最大海巡船“海巡0611”艇,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水上巡航,新奇有趣的體驗讓小朋友們直呼“下次還想來!”。
“我們希望借助展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會教育資源,讓學生們接觸更多科技知識和社會教育。”連雲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胡可東表示。
“托管服務期間,學生、老師的安全風險如何管控,經費使用是否規范、如何監管等,也是我們探索實施托管服務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胡可東說,目前,連雲區已建立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參與托管服務人員安全責任,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加強安全衛生教育,切實消除托管場地安全隱患,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從“有人管”到“管得好”,連雲區積極探索開設的各類暑期托管服務,正在不斷為孩子們拓展安全、快樂又有益的假期新生活。(黃楚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