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南京祿口由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背后

“風暴眼”裡,14萬人打響“三大攻堅戰”

2021年08月16日15:33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封控25天后,南京祿口地區疫情風險等級8月15日由高風險調整為中風險。“祿口勝則江寧勝、南京勝”。25天裡,南京江寧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在祿口封控區打響疫情防控、核酸檢測、物資保障“三大攻堅戰”,為調整疫情風險等級奠定扎實基礎。

疫情防控全面落實

設置61個卡口,加強社會面管控

祿口國際機場發生疫情后,165平方公裡、擁有14萬人口的祿口小城,瞬間按下暫停鍵。

祿口街道是祿口機場所在地,處在此次疫情暴發的中心區域,病例數量佔到全市八成以上。在國家工作組和省市統一部署下,江寧區迅速成立以江寧開發區為班底的祿口地區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組織隊伍、調集資源,全面開展流調溯源、人員管控、核酸篩查、集中隔離、環境消毒、群眾服務等各項工作,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

強化人員管控是第一場攻堅戰。根據祿口地區實際,共設置了61個卡口,以迅速嚴厲的舉措加強人員管控。在機場高速出口、白雲路、茅亭路等祿口主次干道,卡口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嚴格查驗車輛行人和開展測溫登記。

廣大黨員干部深入踐行“兩在兩同”,沖鋒在前,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去。江寧先后從全區各部門組織12批干部、2000多名志願者進駐祿口地區,與4000名祿口本地志願者一起,日夜奮戰在防控第一線。30個村(社區)工作人員身穿紅馬甲,走村串巷進小區開展不間斷巡查,引導14萬居民嚴格落實居家隔離、足不出戶要求。

祿口楊樹灣村共有330多戶、700多位居民,其中包括機場從業人員及家屬105人。7月21號下午起,楊樹灣村主動實行封閉管理,志願者24小時把住村口,逢車必檢、逢人必問,嚴格落實管控措施。為了保障村民日常生活,黨員、村干部、志願者組成16人的隊伍,建立起“服務直通車”,提供包括物資代購、燃氣更換、維修上門、急需藥品、重症急診5類服務,有力引導居民安心居家。在強力管控下,楊樹灣村至今保持疫情零感染,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楊堅強”。

對高風險區域來說,重點人群轉運是最大難點。收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指令后,江寧公交集團第一時間抽調700余輛公交車,採取統一調度、分批集結、陸續進駐的方式,迅速前往指定地點開展轉運工作。轉運過程中,江寧公交集團扛起硬核擔當,197名管理人員、705名公交駕駛員主動請戰,組成10支黨員突擊隊,有力克服人員分散集中難、集結車輛停放難、轉運線路復雜、后勤物資保障難、保運區域風險高等諸多困難。

啃下“硬骨頭”,黨員勇帶頭。東山公交營運部部長、黨員王益慶,連續工作50多個小時。喉嚨沙啞到說不出話﹔黨員羅林11個小時全程穿戴防護裝備不間斷持續接運,滴水未進,隻為確保轉運任務圓滿完成……

核酸檢測跑出加速度

14萬人平均每兩天檢測一次核酸

在疫情高風險地區,通過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出重點人群,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中之重。祿口封控區大約有14萬人,平均每兩天採集一次核酸如何實現?1100多名醫護人員支援祿口,這麼多人又如何高效組織?

為保障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有序進行,祿口地區疫情防控前線指揮部成立了核酸檢測專項小組,承擔醫護人員協調對接、物資增補、標本轉運、后勤保障等,協助醫護人員跑出核酸檢測“加速度”。

在專項小組的科學、高效組織協調下,醫護人員精准分配到社區點位,社區提前對接醫護人員,提前安排好志願者、引導員。醫護人員到達社區后領取檢測用品,迅速上門採樣﹔採樣樣品的轉運上,30輛轉運車進駐祿口地區,專職負責每輪標本轉運,打通了標本轉運“最后一公裡”。

為達到所屬網格內不遺漏一人的目標,專項小組在祿口封控區採取全員普採、重點復採等方式多次篩查,同時壓實各級責任,要求各社區做到層層發動,發揮網格員、物業人員的作用,在用好大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鐵腳板”作用,確保底數清、名冊清,做好數據記錄,層層簽字確認,做到有據可查。

各項配套服務到位,包括來自鹽城、連雲港和南京市區各醫院抽調來的1100多名醫護人員不懼風險、無畏高溫,以平均每兩天為14萬人檢測一輪核酸的速度,開展了一輪輪大范圍核酸篩查。

7月22日凌晨1點,接到江蘇省衛健委支援南京的通知后,鹽城醫護人員連夜踴躍報名,不到3小時,200人的核酸採集隊伍便集結完成。7月24日,連雲港集結245名醫護人員,前往江寧祿口支援核酸檢測。7月25日,鹽城又增派100多名核酸採集人員,前往疫情風口——江寧祿口。

白衣執甲,不畏高溫,無懼風險。來自市第一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院等8家市級醫療機構的370多名核酸採集醫療人員陸續進入祿口開展工作。醫護人員每天從早上7點出發,持續工作到晚上9點。

8月13日,在南京連續奮戰22天后,鹽城醫護人員圓滿完成任務撤離祿口。援寧期間,鹽城援寧隊員們創造了太多個“最”:

工作時間最長的一次是7月30日在陸綱社區,連續工作12個小時﹔

最辛苦的是7月30日,頂著36℃的高溫在博恩花園開展採集工作,多名隊員中暑暈倒﹔

效率最高的是7月25日,4個小時完成樣本採集63654 份﹔

最暖心的時刻是8月6日,收到孩子們特別准備的禮物……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祿口核酸檢測跑出加速度背后,首功當屬逆行出征的醫務人員。”祿口前方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高溫、爬樓等巨大挑戰,不少醫護人員出現中暑症狀,但沒有一人退縮,來自不同地區、單位的防疫工作者與祿口人民一起並肩作戰,遏制疫情蔓延趨勢,斬斷疫情傳播途徑,以生命護佑生命、以生命踐行使命,展現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責任和擔當。

物資保供逐步到位

肉菜水果品種多了,居民需求逐項解決

在5.5萬份聖女果陸續發放完畢基礎上,來自陝西的蘋果也已在8月14日抵達祿口。備受南京人喜愛的鹽水鴨也列入安排計劃,祿口封控區內居民的各項訴求,正在祿口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的全力協調下逐項滿足。

祿口全域封控,居民的居家生活如何保障,事關14萬居民能否安心居家,更事關疫情阻擊戰的群眾基礎是否牢固。為了有效解決物資保障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祿口前方指揮部從7月28日21時起專門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及設立服務微信鏈接,10部電話對應30個社區居民的求助。

針對居民訴求,江寧區迅速發揮南京農副物流中心的菜籃子保供功能,持續調配物資供應祿口,保障了居民在蔬菜、豬肉、基本日用品方面的基本需求。

為了改進物資保障結構,祿口前方指揮部緊急調運5.5萬份聖女果,在2天內陸續發放到位。截至目前,祿口街道共組織向本地居民保供發放大米110萬斤、食用油27.5萬升、鮮肉82.5萬斤、雞蛋330萬枚、各類蔬菜412.5萬斤,以及牛奶5.6萬箱。8月13日起,從陝西調運的5.7萬盒蘋果、5.6萬隻桂花鴨陸續抵達祿口,同時祿口前方指揮部也在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其它肉類供應。目前,物資保障組已預訂帶魚等,貨源到位后也將第一時間發放給居民。

目前,祿口前方指揮部在祿口集鎮、銅山集鎮設立了5個物資保供點,依托供銷渠道、叮咚買菜兩個渠道,增加封控區居民的採購渠道。供銷社渠道備貨167種日用品、食品、調味品,市民通過社區、小區微信群訂購后,社區志願者再精准配送上門。

祿口發生疫情后,江寧合作共建、對口支援的西藏拉薩經開區、新疆特克斯縣、陝西省洛南縣積極協調,送來了口罩、防護服、測溫儀、純淨水、土豆、西瓜、黑麥、牛肉干、核桃餅、挂面等物資,支援江寧抗擊疫情。

為了及時快速配送物資,前方指揮部在市防指物資保障組的支持下,新購買了600輛物資運輸電動三輪車,公安部門第一時間上牌,統一標識,穿梭在祿口大街小巷、鄉間小道,成為祿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隨著物資保障逐步規范、有序,市民的訴求量穩中有降。截至目前,熱線組共收到群眾各類訴求8500余條,群眾滿意率達99%。前方指揮部根據居民訴求迅速調整工作重點,著力攻堅市民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物資保障正在逐步邁向更豐富、更及時、更到位。

除了物資保障外,尋醫問藥、企業貨物轉運等焦點問題也在全力解決。疫情發生以來,空港開發區嚴格按照省市區疫情防控要求,有序開展貨物轉運工作,已批准轉運或有限開工的企業27家,累計發送企業急需零部件43萬件。針對患者看病問題,祿口配置了近百輛T3轉運車滿足居民醫療救治和其他急事,建立孕產婦婦幼保健服務熱線,祿口地區孕產婦可到江寧醫院進行產檢和生產。祿口社區醫院與鼓樓醫院合作開展專家遠程會診,配置了移動CT車和核酸快速檢測中心,引進了數十名上級醫院專家,為祿口地區市民提供快速、科學、高水平的診療服務。

疫情發生以來,14萬祿口人民顧全大局、守望相助,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努力克服各種困難,自覺服從足不出戶的管控要求,展示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江寧力量。

8月11日,祿口前方指揮部在《致市民的一封信》中寫到,我們始終相信,同心協力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連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有您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有一線服務人員的努力付出,我們一定會早日見到勝利曙光,合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祿口保衛戰!

同時,信中也提醒市民,“目前抗疫還處於最關鍵的時候。我們惟有咬牙堅持,嚴防死守,才能杜絕疫情反彈,才能早日降為低風險地區,盡快回歸正常生活狀態。為此,我們懇請您繼續居家堅守、足不出戶,直到祿口地區降為低風險,這是對我們戰勝疫情的最大幫助。”(周愛明 董家訓)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