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揚州重點小區、農貿市場、學校等場所已全面消殺

2021年09月03日07:13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揚州“淨”候“疫”散雲開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揚州主城區的小區、農貿市場、大型超市、醫院等正在逐步開放,學校和企業也開始了重啟的准備,重點區域的環境消殺成為城市解封前的重要安全准備。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各地根據疫情形勢,從嚴從緊落實消毒工作。

清晨6點,揚州康樂社區楊庄街坊小區,物業公司員工王忠軍和3名同事又開始了一天的消殺工作。關小風門、旋起油箱開關、再拉動啟動閥,在消殺噴霧機“轟、轟、轟……”響起的同時,王忠軍已經拉著消毒水管爬到了101棟1單元的頂樓。1分鐘后,隨著管子裡的消毒液涌上來,王忠軍開始消殺作業,居民的房門、台階、牆角、樓道窗口、步梯扶手……每個角落都不放過,從高往低依次消殺,直至1樓,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揚州連續好幾天沒發現陽性病例了,我們要更加把勁,做好消殺工作,確保小區能夠安全解封。”康樂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皓介紹,除了完成整個小區的消殺工作外,消殺隊每天還會為10戶小區居民提供入戶消殺服務。

1991年出生的護士夏永龍經過培訓考核后,成為揚州蘇北人民醫院消殺班的一員。這兩天,醫院開始恢復門診,人流量也越來越大。“彎腰、擦拭、起身,更換消毒用具,再彎腰、擦拭……”1個班次6個小時,夏永龍重復這樣的動作幾千次。“消殺班的人員得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進行一樓到四樓往返的消殺清理工作,有時汗水甚至會將防護服浸濕。但做好病房的消殺工作,不僅是為病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更是對所有人的保護。”夏永龍說。

前不久,來自揚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60名隊員承擔了一項艱巨的工作:進入高風險區域,包括一些確診患者的家中,完成消殺。利用集污泵、集污桶,消殺隊員首先對確診患者家中被污染的物品統一收集存放,並會同衛生防疫部門集中處置。隨后,利用背壺、電動噴霧器等設備,對確診患者家中以及密接場所的重危區和中危區採取二次洗消,對輕危區和安全區採取定點洗消,最終做到全方位消殺。支隊作戰訓練科副科長王克巍介紹,衛生防疫質檢員會對消殺的情況進行收集,返回實驗室以后,再對消殺的濃度包括相應的效果進行相關檢測,看是否達到消殺的標准。

消防隊員同樣是揚州市區農貿市場和校園消殺的主力。8月23日,揚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配合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廣陵區大舞台農貿市場、渡江橋全達農貿市場、華寧農貿市場、教場農貿市場等32家農貿市場進行消殺工作,消殺面積達到160500平方米。與此同時,還對江蘇旅游職業學院、花園小學等諸多學校進行了環境消殺。

特殊點位深度消殺,常規環境也在認真“護理”。全域零感染的揚州生態科技新城,這兩天也在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措施,對重點部位、重點企業進行終末消殺。新城組織環衛志願者對轄區兩個鄉鎮32個居民小區、23座公共廁所、兩個垃圾中轉站、4個卡口、5家隔離點賓館外圍、公園廣場等公共區域進行每日兩次常規預防性環境消殺,對交通卡口進出車輛落實規范消殺,防范環境傳播風險。專班對接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公司對重點部位、重點企業進行終末消殺,共計消殺面積15000平方米。賓館隔離點的化糞池廢水,經專業部門檢測達到排放條件后,全部轉運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網,截至目前共轉運廢水近40車次100噸。

不少揚州市民近日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家門口消殺的利器:一輛輛防疫消殺車開過小區、菜場、公交站台,對道路路面和空氣環境進行噴霧、噴射消殺。不同於用於主干道消殺的中大型霧炮車,這些體積較小、行動靈活的“消殺神器”可以穿梭在居民小區、背街小巷、狹小街道,它們來自於揚州本土企業海沃機械。

“這種高溫消毒清洗防疫車,是我們專門為疫情防控開發的。它們的身影也曾出現在武漢街頭。”海沃機械揚州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防疫車專門配備了高功率加熱器,可瞬時將水溫加熱至70攝氏度,高溫配合消毒液會大幅度提升消殺效果。

“除了開放前的專業消殺,我們菜場建立了常態化的消殺制度。8月31日對居民開放后,消殺員將每天全場消殺3次,對於公廁、垃圾桶等重點部位每兩個小時消殺一次,讓疫情防范成為日常工作中的‘肌肉記憶’。”揚州雙橋農貿市場負責人丁志盛告訴記者。

□ 本報記者 李源 李鑫津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