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通探路“雙減”:社會教育焦慮明顯緩解

2021年09月14日07:48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雙減”起步,南通這樣探路

國家“雙減”政策發布后,南通與北京、上海等城市一起,成為全國首批9個試點城市,也是江蘇省內唯一試點城市。8月27日,南通正式發布“雙減”實施意見。

全面實行“雙減”的南通,為全國、全省探路。“雙減”給南通的教育,帶來怎樣的變化?南通版的“雙減”,有哪些具體舉措?南通又如何在“雙減”同時,消除家長的教育焦慮?

“雙減”顯效:

學生甩掉沉甸甸的書包

8日早上7點半,南通市城中小學校門前,一輛電瓶車剛停穩,該校一年級學生顧宸萊兩手一撐,從后座上輕鬆躍下,一路小跑奔向校園。記者發現,陸續到校的學生們身上,原本鼓鼓囊囊的書包也不見了,更沒有沉重的拉杆箱等“重裝備”,每個人手中隻有一隻小巧的手拎袋。

記者打開顧宸萊的手拎袋,發現裡面隻有一隻水杯、一個魔方,課本、作業全部不見蹤影。“都在課桌裡躺著呢!”南通市城中小學校長沈蓉解開記者的疑惑。按照南通市教育部門要求,每天放學后學校面對全校學生開展課后延時服務,“作業都會在學校完成,書包不用再帶回家,孩子們每天都能‘輕裝’上陣了。”

學生甩掉沉甸甸的書包,是南通落實“雙減”政策后的最為明顯的變化。

上學不帶書包,放學不帶作業。下午4點,是往常的放學時間。記者來到五裡樹小學,這是位於崇川區北端的小學。走進校園,課后延時服務已經開始。大多數班級的學生們正在忙著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動作快的學生已開始看課外書。每個班級都有兩名老師在崗,面對面指導學生。隨著作業輔導進入尾聲,整個校園也變得熱鬧起來,歌聲、樂器聲和運動場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雙減”第一周,南通校園出現明顯變化:100%小學開展“5+2”課后服務、100%初中提供晚自習服務,參加課后服務及晚自習服務的學生超過52萬人,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96.58%,參加課后服務及晚自習服務的教師有3.8萬人,佔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97.39%。

晚上8點,崇川區中南世紀花城小區。居民石海軍推開家門,發現兒子已擺好棋盤准備“開戰”。孩子從校門進家門,就進入了另一個他感興趣的“課堂”。“以前我一直陪他做作業,做完還要批改簽字,有時要到晚上11點。‘雙減’后,家庭作業沒了,同時也告別了繁忙的課外補習,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周末,准備帶孩子去植物園。”石海軍說。

“雙減”目標:

社會教育焦慮明顯緩解

南通“教育表情”的變化,背后是9702字的“雙減”工作《實施意見》,這是南通“雙減”試點的“路線圖”。

南通“雙減”計劃分三步走。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面推行課后服務,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全面禁止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學科類校外培訓等。一年內,健全、落實具有南通特色的“四精四必”作業規范,小學開展工作日“5+2”課后服務,初中提供工作日晚自習服務﹔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大大壓減。三年內,南通的“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課堂“教足教好、學足學好”走在全國前列,社會教育焦慮明顯緩解。

從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中脫穎而出,被國家選作“雙減”試點,南通深感責任重大。南通市委書記王暉介紹,市委市政府一個月內召集全市30多個部門召開20多次專題研究會,對30條舉措反復“過堂”。除工作路線圖外,還形成20個工作方案。

如何推動“雙減”迅速出成效,抓到點子上是關鍵。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說,南通抓住4個節點,即開學第一天、開學第一周、開學第一月、第一學期。目前,“雙減”全面實行隻有一周,但效果已然顯現。

晚上9點多,南通高新區小學門外,曾經門庭若市的“教培一條街”變得有些清冷。“不到一周時間,就有38家校外教培機構自己關門,辦理了注銷手續。”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長朱全中介紹,實現“雙減”,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是重中之重。目前,南通僅教育部門審批的教培機構就有765家,將全部重新登記審核,絕大部分將面臨關門或者轉行。

“將來,校外培訓機構的一舉一動都將實時監控。”朱全中介紹,所有培訓機構都裝上監控設備,接入南通“雙減”大數據管理平台,實行24小時監管,一旦發現違規組織學科類培訓,系統將自動“報警”。

南通市教育局基教處處長張翊翔如今多了一個身份——全省首位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處處長。張翊翔說,按照每2萬名學生配一名監管人員的比例,南通有了一支40人的專門隊伍,全部納入編制。“這40名人員,專干一件事,監管校外培訓機構。”

“雙減”底氣:

優質教育資源全面共享

“老師,這道題我弄懂啦,您看對不對?”8日下午5點半,南通市新區學校,五(1)班學生羅翰成捧著作業請值班老師劉曉艷批改。在他身后,三五個孩子正排著隊等候。“面批作業已成為老師每天必須完成的‘作業’。”劉曉艷告訴記者。

“我們力爭每天各科作業的面批率達20%左右。”張翊翔介紹,南通要求所有老師在作業管理上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批、精講”“有練必躬、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這意味著,讓學生練的,老師必須自己先做﹔發給學生做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收上來﹔收上來的作業必須及時批閱﹔批閱的作業必須認真講評。”

“如果說減負是治標,提升校內教育質量就是治本。”郭毅浩介紹,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實施意見》中,沒有將“壓減作業總量”放在第一部分,而是直接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作為開篇第一條,推動教師在課內“教足教好”、學生在課內“學足學好”,確保義務教育學校課堂教學優良課率達到90%以上。

大刀闊斧地“減”,南通最大的底氣,是教育資源優質均衡。

新學期伊始,地處主城區邊緣、僅有4年辦學歷史的崇川初級中學的學生們欣喜地發現,南通名校田家炳中學的教科室主任張弛成了他們的新老師。“一位名師可以帶出一群名師。”崇川初級中學校長吳琳介紹,崇川初中將整個備課組作為“命運共同體”考核,推動特級教師與年輕教師深度融合。近兩年已有14名年輕教師在省級比賽中獲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躍居市區前列。

學生在學校學足學好,背后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全面共享。推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區域特別是同一區域校際差異,對於減輕學業負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長們對於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也源於校與校、班與班之間的差距。通過實行校長和名優教師交流輪崗、組建區域教學聯盟等舉措,南通集中力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該市的規劃中,崇川初級中學這樣的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每年將增加30所左右。同時放大李吉林、李庾南等本土教育名家示范作用,培育“1115”教師隊伍——1萬名骨干教師、1000名卓越教師、100名教育家型教師、50名領航校長,努力讓所有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名校、遇名師。

課堂上“吃不飽”的孩子怎麼辦?在家裡找名師。

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南通在全國率先推出“線上答疑”平台和“名師空中課堂”,將所有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的課堂實錄上傳,並組織名師為孩子們線上答疑。上線首個周末,兩大平台總登錄量近4萬人次,收獲16萬人點贊。

□ 本報記者 鄭焱 陳明 徐超 賁騰

記者手記

“雙減”之后, 家長該干啥

□ 鄭 焱

在南通採訪教育局副局長朱全中時,他的手機響了。朱全中說:“有一個朋友發了條微信,說現在‘雙減’了,家長解放了,他可以天天出去喝酒‘摜蛋’了。”講完后,這位中學校長出身的副局長輕嘆一口氣。

南通“雙減”試點,備受社會關注。這條微信,真是一個適時的提醒。記者在採訪中接觸了不少家長,發現“雙減”后,一些家長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狀態:一種是仍然陷於教育焦慮不能自拔,總感覺孩子太“輕鬆”,會“輸在起跑線上”﹔另一種則是將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給學校,自我“解放”。

“雙減”是一項面廣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不是僅靠學校就能解決的,必須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部分學生“偷跑”“搶跑”,必然導致焦慮情緒蔓延,形成一人站立、全體起立的“劇場效應”。“雙減”,需要家長、老師、培訓機構、教育主管部門之間“協同減負”。

而“雙減”政策的初衷,是“回歸教育本質”。“雙減”之后,孩子們有了大量課余時間,這也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家長將孩子的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同樣會使“雙減”效果大打折扣。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雙減”工作所針對的,正是這個問題。正因為如此,國家對推進“雙減”工作所下的決心之大、所採取政策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朱全中說,“雙減”之后,家長要承擔的角色和任務,需要認真思考。“雙減”給了孩子和家長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家庭教育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家長要學會陪伴成長,在共度“親子時光”中,更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在親情中理性規劃孩子的未來。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