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東台:打造人居環境典范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秋收時節,稻穗飄香,蟹肥魚美﹔大美東台,潔淨如洗。從水韻靈動的裡下河水鄉,到海天一色的沿海濕地﹔從古風今韻交相輝映的東台之根西溪古鎮,到林風陣陣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鹽城東台市現代田園風光移步換景,城鄉大地一派綠意蔥蘢。
今年以來,東台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要求,將黨史學習教育和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用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效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持問題導向,順應群眾呼聲,以重大項目賦能鄉村振興,以重點整治撬動全域全面提升,打造全國有影響、能借鑒、可復制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實現推動農村環境面貌從干淨整潔到特色田園的華麗蝶變,在更高起點上走深走實鄉村振興之路。
串場河邊鯉魚島。東台市委宣傳部供圖
水繞綠染,潤澤小島﹔一條大河,川流不息。河叫串場河,一條讓鹽阜人魂牽夢縈的母親河﹔島叫鯉魚島,串場河休閑風光帶上新打造的觀光節點之一。串場河流經梁垛鎮,並在這裡衍生出8道支流,經過數十載繁衍生息,港汊淤積,違建亂象橫生,一度成了梁垛鎮環境整治的死角。如今,這裡成了小鎮上最靚的網紅打卡點。夜幕降臨,華燈綻放,上千居民登上小島,散步觀景,唱歌跳舞。
近年來,東台把打造串場河生態河景廊列為建設“精致城市”、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環節,按照鹽城居首位、作示范的要求,塑優水鄉生態、彰顯水綠特色,做活水岸經濟。先后關閉拆除沿線涉污工廠72家,封堵108個污水直排口,污水處理接管納網進廠實現全覆蓋,徹底解決污水入河問題。依法取締違法建設、違章建筑256處,清除居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水面垃圾等7550處,清淤清雜疏浚主河道68.1公裡,清理沉船104條,河流活力顯著提升。在守住“非農化”“非糧化”底線的前提下,完善提升串場河綠色生態長廊,開展串場河規模化景觀農業種植三年行動計劃。整理岸坡44萬平方米,新增成片林520畝,打造自然和諧的人水交互系統,營造視線開闊、錯落有致、賞心悅目的臨水綠色空間。
時堰紅庄村。東台市委宣傳部供圖
千年母親河成為造福群眾的幸福河,也是東台打造生態河道,引入活水靈氣,建設美麗鄉村的縮影。圍繞岸坡清潔、綠化整潔、河道保潔的目標,東台舉全市之力開展鎮村生態河道建設突擊月行動,截止到目前,已整治改造248條。累計整治村庄河塘653條,疏浚土方1678萬方,新植沿河生態林1.2萬畝。按照幸福河湖建設標准,投入40億元,打造串場河和何垛河兩條幸福河,建設集人文、景觀、休閑、生態於一體的濱河風光帶。
綠樹村邊合,清水鄉間繞。行走在東台大地上,處處為景、步步皆畫,特色田園村庄、美麗鄉村星羅棋布。巴斗、八裡、周黃、紅庄、蘭址、官苴、聯南、甘港、臨塔、紅安、方東這11個村,在人居環境示范區建設中,充分挖掘本土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魅力鄉村,“最美漁村”、“水鄉文化”、“孝賢文化”、“康養生態”在東台317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熠熠生輝、群星閃耀。短短數載,上海居民盧家平、包岳群老兩口已成為地道的東台人。早些年因居住地征遷,老兩口在親戚的建議下,借住到安豐鎮。在東台居住了一段時間后,他們干脆在安豐鎮買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定居東台。盧家平感慨:“‘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如今東台農村的生活環境令人向往!”
在聚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東台把人居環境改善的著力點放在品質提升上,將人居環境示范區建設與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相結合,有序推進傳統村落“微更新”,統籌提升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塑造形神兼備的美麗鄉村。目前,已建成國家級最美村庄、鄉村旅游重點村11個,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28個,實現從干淨整潔到美麗宜居,再到特色田園的華麗蝶變。
五烈甘港新型社區俯瞰圖。東台市委宣傳部供圖
與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相結合,以農房改善提升農村環境、撬動鄉村振興,東台堅持“新老結合、服務配套、產業融合、文化挖掘”的思路,把地段最好、風景最美、交通最佳的位置留給群眾,高品質建成25個新型農村社區,統籌配置村衛生室、文化禮堂等,區域系統改善農民居住環境。與構架全域旅游相結合,重點實施10.8萬畝沿海濕地修復,每年新增3萬多畝成片造林,國家級生態鎮實現全覆蓋。綜合整治40.8公裡的串場河,新建改建890公裡“四好農村路”,串點連線19個現代農業園區、130公裡鄉村旅游公路。
截至目前,東台已成功創建各類示范村81個,其中省級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0個、鹽城市級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5個、東台市級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0個,創建農村人居環境示范區11個,在建農村人居環境示范區7個。(董 軒 張一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