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黨建聯盟一周年 綠色生態港建設背后值得關注的“常熟經驗”

2021年10月29日11:34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10月28日,常熟海事局牽頭組織召開常熟綠色生態港建設階段性總結暨再安排再部署會議,全面總結常熟綠色生態港一周年建設成效,共同謀劃常熟綠色生態港建設嶄新藍圖。

一年來,在常熟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的團結協作下,綠色生態港建設“常熟方案”成績優異——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實現了“五個全覆蓋”,全港污染防治配套服務和監管措施更趨完善,船舶污染防治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

船舶經過長江常熟段。曈暚攝

打造綠色生態港 23家單位的共同謀劃

作為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常熟港是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的重要樞紐。自1996年開港以來,常熟港形成了鋼材、紙漿、木材及化工品等特色貨種,是長三角區域進出口鋼材、木材等貨物重要的中轉港和華東地區最大的紙漿集散港口。

2020年10月23日,常熟港開放再出發暨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25周年大會召開。會上,常熟海事局、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市污防辦、常熟市交通運輸局、常熟生態環境局、常熟市水務局等23家單位黨組織構成的常熟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宣告成立,並提出綠色生態港建設的“常熟方案”——通過黨組織共建互補,凝聚整體合力,聚力完成五大任務:打造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常熟樣板、建設岸電推廣使用“示范區”、構建船舶和港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提升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智慧水平、完善船舶污染事故應急體系。

一年來,常熟海事局積極發揮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橋梁紐帶作用,聯合屬地涉水政企單位,高標謀劃、凝聚合力,有效破題,常熟長江綠色生態港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高起點謀劃——系統構建了全港船舶污染防治體系,探索實施“三個規范”“三項機制”,形成船舶污染防治“常熟方案”“常熟樣本”。

嚴標准推進——全面完善了港口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到港船舶垃圾全智能接收、生活污水全智能接收、非危泊位智能岸電全覆蓋。

強舉措破題——有效補足“一零兩全四免費”服務水域陸域銜接短板,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率先實現政府全資運行錨地“一零兩全服務”,歷史性地解決了轄區三大錨地船舶垃圾接收難題,到港內河船舶船員幸福感不斷增強。

如今,“常熟方案”碩果累累。

掃碼登記后,船民投放生活垃圾。曈暚攝

“五個全覆蓋”下 船民的便捷生活

“江淮盛達”號內河船舶靠泊常熟港碼頭。盛保打開“船E行”APP一一掃碼,碼頭泊位上的岸電電流流進了機艙。在岸電箱不遠處,一根連接管將船上的生活污水排進直通市政管網的污水管道內。趁著停船“排污”的空檔,盛保拎走到碼頭上的“內河船舶生活垃圾收集點”投放生活垃圾。

“現在太方便了。”盛保說,“一個手機掃碼全部搞定。”

這樣的便捷來自於常熟綠色生態港建設實現的“五個全覆蓋”:

全港船舶垃圾智能接收設施全覆蓋——常熟港全面推廣到港船舶垃圾24小時無人智能接收模式。一年來,常熟港完成船舶垃圾接收20958艘次、共計47.52噸,同比分別增長77.41%和118.78%。

船舶生活污水智能接收管線全覆蓋——常熟港在營碼頭全部建成直通市政管網的智能船舶生活污水固定接收管線。一年以來,常熟港完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14521艘次、共計3650立方,同比分別增長173.62%和60.65%。

非危泊位智能岸電設施全覆蓋——42套智能岸電設備實現對11家非危碼頭、37個非危泊位的全覆蓋。一年來,常熟港到港船舶岸電用電量258.53萬度、岸電接電17519艘次,同比增長33.62%和45.97%。

錨地水域“一零兩全四免費”全覆蓋——通過政府全資購買第三方服務,自6月初在錨地水域推行“一零兩全四免費”服務,實現了常熟錨地水域的“一零兩全四免費”全覆蓋。港口污染物接收船舶累計航行時間1102.6小時,靠泊錨泊船1374艘次、完成污染物接收作業1076艘次,接收生活污水597.6立方米﹔交通艇累計航行336.7小時,完成人員接送631人次,疫情期間交通艇累計完成船員緊缺生活物資運送33批次。

船舶大氣污染監測“陸海空天”全覆蓋——利用蘇通大橋、無人機、海巡艇安裝搭載船舶尾氣遙感監測設備,配合單兵便攜式船舶燃油快速檢測設備構建“陸海空天”(陸域、水域、橋域、空域)四位一體全覆蓋船舶大氣污染監測體系,累計實施船舶燃油快速抽檢997艘次,其中送專業檢測機構復檢202艘次,共計查處16起燃油超標違法行為。

一停靠常熟港碼頭海輪接入岸電。曈暚攝

在創新中前行 這些“常熟經驗”值得關注

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前行。“五個全覆蓋”成績的背后,是一年來常熟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總結提煉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綠色生態港建設“常熟經驗”的充分發揮。

堅持黨建引領——黨建聯盟堅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理念,通過黨組織共建互補凝聚整體合力,共同構建常熟綠色生態港黨建共同體。

堅持惠民宗旨——推動實施岸電優惠價供電或免費供電,推動落實船舶垃圾設施、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設施和岸電設施智能化改造,協調推進錨地水域“一零兩全四免費”措施,為進出港船舶提供了便捷、貼心服務。

堅持聯防聯治——常熟海事局、經開區、污防攻堅辦、交通、生態環境、水務等多部門,對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生活污水管線穿越江堤、岸電智能改造等難點問題開展共研共商,協同推進解決問題。

堅持機制創新——通過常熟海事局微信公眾號設置“曝光台”專欄,將典型水上交通運輸失信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等定期曝光﹔實施“雙通報”,常熟海事局、交通運輸局對各碼頭單位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數據按周、月實施聯合通報,針對嚴重涉污違法行為通報船籍港海事管理機構124起﹔建立信用懲戒機制,一年來先后對4家單位實施聯合懲戒。

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明確管理制度、簽署責任協議、落實信用獎懲機制等方式,切實提高港航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圍繞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尾氣排放等污染源,定期開展“清江碧水”集中執法行動﹔鼓勵和指導各碼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污染物接收處置、岸電接用、制度管理等個性化方案,形成“一碼頭一策”的管理格局。

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各碼頭單位成立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組,安排專人開展船舶污染物接收、岸電接用等工作﹔成立長江江蘇段首個“海事陸戰隊”——白茆海巡執法大隊,聚焦問題查找漏洞。

堅持技術創新——推動岸電多用接口、智能掃碼用電、智能快捷支付、自動數據上傳等智能岸電模塊的研發,有效破解岸電推廣應用難問題﹔結合常熟港實際開展碼頭污染防治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方案,從先行先試到由點及面實現全港推廣應用,順利實現船舶垃圾接收、生活污水接收、岸電設備設施“三個100%智能化”目標。

思想再凝聚,行動再出發。常熟綠色生態港黨建聯盟再發號召——以大規劃謀劃大突破、以大項目提升大服務、以大黨建引領大發展,為長江常熟段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為常熟繪就“六美集大美”精彩畫卷,在現代化新征程中建設更高品質的“江南福地”繼續匯聚強大支撐。(曈暚)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