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通海門首個產業鏈聯合黨委揭牌 “一核雙鏈”驅動產業提質增效

2021年11月09日15:5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南通11月9日電 11月8日,南通市海門區首個產業鏈聯合黨委揭牌,標志著該區創新探索構建的“一核雙鏈”產業鏈鏈式黨建運行體系全面實施。“鏈式黨建的根本目是推動產業鏈發展壯大。今年,我們把鏈式黨建作為‘我的書記’項目,鮮明黨建、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的導向,以黨建引導推動產業鏈補鏈強鏈融鏈,全面推進產業鏈轉型升級。”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說。

當天,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機器人產業鏈聯合黨委書記、鏈長楊江華現場宣布審批、金融、科技、法律四輛“紅色服務直通車”同時開通,實現黨政資源和社會資源高效鏈接、整體供給。據介紹,今年以來,海門在產業鏈協作共贏、整體提升的大背景下,充分發揮產業鏈聯合黨委“核心引領”作用,通過擴大組織覆蓋縱向補鏈、創新組織設置橫向聯鏈,把隸屬不同系統、區域的產業相關黨組織“串聯”成為緊密型的黨建共同體, 以黨建“內鏈”驅動產業“外鏈”一體運轉,有效破解鏈上企業、機構“聯動難、同步難、配套難”等問題,實現鏈上主體合作共生、抱團發展。

在正余機器人小鎮,南通振康焊接機電有限公司黨支部、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黨委牽頭,聯動南通臣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等鏈上6家企業、22名黨員,組建RV減速機精密檢測技術創新攻堅黨小組,通過智能化、數字化設備及專業技術,實現產品批量化的快速精確檢驗,有效提高產品加工精度,產品合格率從90%提高到95%,生產效率提高了20%。

家紡企業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存在職工流動率高、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心願家紡黨支部在推動家紡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發現,對職工技能等級進行有效認定,是提高職工穩定率及企業生產效率的關鍵。公司黨支部書記張美華與生產部的黨員實施黨建“育匠”行動,以“師帶徒”的模式開展家紡企業職工職業等級認定。目前,該企業縫制高級工數量佔比70%,職工入職穩定率由原來的50%提高到現在的80%,成為海門人社局批准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單位。

海門區通過構建完善“產業鏈黨委抓支部、支部管隊伍、黨建帶群建”的“抓管帶”組織運行體系,海門在機器人、現代家紡、生命健康三大產業鏈上試點,全面推行產業鏈黨組織班子統一配備、黨建品牌統一設計、運行狀況統一監測、“主題黨日”主題統一確定、黨建示范點打造統一規劃“五統一”管理,在抓好鏈上支部規范化建設的基礎上,實施“一支一品”,推動產業鏈基層組織建設點面開花、整鏈提升。三星鎮疊石橋家紡產業園作為現代家紡產業鏈主體市場,在全面打造“紅絲路”產業鏈黨建品牌的基礎上,形成市場黨委經營戶“誠信”、賽城黨委“五彩青春”、心願家紡黨支部“育匠”、溫州商會黨支部“紅青庭”等黨建品牌,“紅絲路”成為串聯現代家紡產業的最美風景線。

海門區還堅持做好“黨建+產業”文章,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項目集聚、人才培育、技術創新等攻堅突破的組織優勢和力量優勢,加快轉化為全產業鏈競爭新優勢。江蘇威奇達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牽頭組建了高校院所、科研平台黨員共同參與的攻堅黨小組,今年以來實施技術開發項目9項、技術改造項目4項,突破了產能瓶頸,阿奇霉素單月產量實現產能翻番。臨江新區生命健康產業鏈聯合黨委結合“兩在兩同”建新功“攻堅有我”顯擔當行動,以“四有四無”“三師進千企”活動為抓手,不斷提升園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大分子CDMO中心、沈化測評安評中心等主要功能平台服務能力,為鏈上生物醫院企業提供項目孵化、醫藥檢測、安全評價等“一站式”服務,有效推動黨建提質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此外,以“黨建鏈”帶動“產業鏈”提質增效,海門“845”同向發力,即落實一個產業定位、一套產業地圖、一批龍頭企業、一套政策體系、一支招商隊伍、一個產業基金、一個產業配套、一個發展路徑的“八個一”產業鏈培育機制,精心繪制好產業鏈產業鏈、技術路線、應用領域、區域分布等“四圖”,研究制定產業鏈企業清單、項目清單、集群清單、問題清單、政策清單等“五單”,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融入優勢產業鏈發展生態,不斷提升全產業鏈企業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今年以來,海門區全產業鏈條中的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高端紡織、現代建筑、先進裝備制造等“3+3”產業實現了優質發展。海門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1-10月,海門全區規模以上“3+3”產業企業合計完成應稅銷售758.7億元,同比增長20.7%,實現入庫稅金25.7億元,同比增長24.3%,分別佔全區工業應稅銷售、工業入庫稅金的69.2%和66.9%。(俞新美 費婕 王繼亮)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