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海州區:當好民生服務“三大員” 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連雲港市海州區積極響應“兩在兩同”建新功的行動號召,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履職盡責當好民生服務“三大員”,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行動爭做人民群眾“貼心人”。
當好“宣講員” 傳遞黨的好聲音
“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們有責任帶好頭,把黨的最新理論和惠民政策傳遞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每次開展完宣講活動,新南街道“桑榆宣講團”老黨員董文英的臉上總是挂著笑容。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為有效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在基層群眾中的傳播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海州區舉辦《砥礪初心學黨史 牢記使命開新局》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報告會、開展全區“黨旗飄揚 真情助殘”宣講活動、舉辦全區“學史愛黨 童夢飛翔”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全區“紅色宣講團進萬家”等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全區158個基層黨組織也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引領作用,組建黨員宣講隊、文明志願服務宣講團,深入基層一線,採取互動、答題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宣講活動,使“四史”學習宣傳手段“新”起來、宣傳形式“活”起來、宣傳效果“好”起來。
“親愛的父老鄉親們,歡迎來到‘黨史小課堂’時間。”走進新壩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青年黨員正通過廣播喇叭傳遞黨的聲音。今年以來,新壩鎮基層黨員干部靈活運用“線上互動”方式,通過全鎮16個村的90個廣播喇叭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記得住的方式,讓群眾沉浸式感悟黨的百年歷程,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
當好“守護員” 全力打造“生活美”
每天上午,在朐陽街道朐海社區,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准時出現在轄區的背街小巷,撿拾垃圾、清除小廣告,日漸成為社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州區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緊緊圍繞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朐海社區堅持以“重點難點”為抓手,充分發揮社區戰斗堡壘及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通過組建“黨員應急先鋒”“治安巡防”“時間銀行”等30余支志願服務隊,營造社區帶頭、全民參與、人人動手的良好氛圍。截至目前,已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5場次,服務群眾3200余人次。
“自從有了這群‘紅馬甲衛士’,小區的環境好了,我們生活的也更加舒心了。”家住朐海社區中茵名都的居民沈小藝笑著說道。
當好“服務員” 用心用情解難題
“一個足球、一套課外書、一副老花鏡……”近日,錦屏鎮黨員干部借助“紅韻海州”智慧黨建平台,開展“群眾微心願、黨員助實現”活動。
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海州區各基層黨組織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轉化為為民辦實事、解難題、開新局的實際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收集匯總群眾反映問題669項,目前已解決群眾難題550項,讓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實。
“幫鄰裡解決糾紛、化解矛盾,這讓我很有成就感。”一說到“巾幗黨員先鋒隊”,郁洲街道河濱社區黨委書記金珠總是滿臉的驕傲與自豪。今年以來,郁洲街道以黨建引領聚合力,組建“巾幗黨員先鋒隊”,發揮網格優勢,打造“1+3+3”矛盾調解模式,加強事前矛盾摸排、事中矛盾疏導、事后溫情走訪。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和群眾拉家常,拉近干群關系,及時發現鄰裡糾紛,穩妥化解存在問題,維護社會和諧,做好矛盾“減壓閥”。截至目前,該街道已與358名群眾建立友好關系,及時發現、疏導鄰裡糾紛109起,化解夫妻雙方矛盾58起,切實提高了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張曉盼 王一平 王順賢 張欣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