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通啟東“三著棋”激發扣蟹富民產業 2.9萬畝蟹塘“屯兵”增7倍

2021年11月19日15:34 | 來源:啟東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2.9萬畝蟹塘“屯兵”增7倍

時下,仍是國內河蟹主產區“大閘蟹”在市場“橫行霸道”之際。聽聞全國各地河蟹又獲豐收,與蟹老板們同樣高興的,還有我市沿江沿海1000余個一齡蟹種(扣蟹)培育戶。

作為國內著名的扣蟹培育基地,我市最近10年持續通過“移植‘一棵草’、添加‘一隻泵’、推廣‘一模式’”,實現全市2.9萬畝扣蟹蟹塘提質、增效、零污染。主要體現於:養殖面積從2000來畝拓展至2.9萬多畝,增加了近15倍﹔畝均產量從六七十斤躍升至五百五十多斤,意味著每畝蟹塘“屯兵”數量至少增加7倍﹔畝均淨收益從三五百元,猛增至四千多元。2020年,全市以1600多萬斤的扣蟹總產量,成全了國內河蟹主產區80萬畝水面豐收大閘蟹“張牙舞爪”。

養殖商品河蟹,必需一齡蟹種(扣蟹)。借助於得天獨厚的長江口水質、氣候、地域優勢,我市成為國內最早開展規模化扣蟹培育(繁育)基地。然而2010年前后,這一產業因污染水面、產量偏低、無序競爭走到了十字路口。

面對困境,知難而進。“沒有生態優先,就難有全市扣蟹產業的輝煌”,11月15日上午,在惠萍鎮香蘭扣蟹基地,下鄉走訪的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曉華指著蟹塘水面剛剛枯萎的成片水花生欣喜地介紹,“水花生運用於蟹塘,淨化水質、豐富食料、改善環境、大降成本,一舉多得。”

原來,12年前,惠萍鎮在嘗試扣蟹高密度養殖時遇到難題,蟹塘富營養水體污染周邊水面,受到環保部門警告。在這節骨眼上,“全國最美漁技員”薛衛生啟發於扣蟹喜食並棲息於水花生現象,嘗試將水花生移植進蟹塘,很快顯現了“蟹吃草→草養蟹→水淨化→飼料豐→防天敵→產出多”的多重效應。發現此功能后,市農業部門進行大范圍推廣,此舉,一下子讓差點走進“死胡同”的扣蟹產業重現曙光。

以“一棵草”防范蟹塘污染,但扣蟹產量仍因低密度養殖難以提高。市漁技部門在摸索中發現蟹塘中的融氧指數與養殖密度成正比。於是,幾經研制、改進,他們在國內率先發明了蟹塘水下微孔增氧泵設備,加之水花生調節優化了水體生態環境,蟹塘養殖密度因之大幅增加了6~8倍,還降低了蟹種10%以上的損耗率。大范圍推廣“這隻泵”,一舉突破了扣蟹畝產難超100斤瓶頸。

扣蟹要優質,體魄須健壯。2015年起市農業部門又全面革新傳統的蟹農隨意投喂飼料養殖方式,進而大力推廣以“運用優質高蛋白顆粒配方飼料”為主體的一種全新養殖模式。此舉,實現了全市扣蟹產業在零污染、高密度背景下,扣蟹產量、質量、效益的提升與飛躍。

“生態優先,‘三著棋’激發扣蟹富民產業。”10年來,我市扣蟹產業打響品牌、樹立信譽,“硬氣”蟹種源源“爬”向全國四面八方。2020年,全市扣蟹銷售總額突破4.5億元,輻射國內重點成品河蟹主產區的養殖面積高達80萬畝,在成就本土1000余扣蟹養殖戶的同時,亦成全大江南北無數農戶養“大閘蟹”,走致富路。目前,全市今年培育的豐收扣蟹尚在塘中,又已有總計500多萬斤被客戶早早預訂。(姜斌)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