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江蘇書記市長這一周:奮力沖刺“全年紅”

2021年11月22日08:00 | 來源:新華報業網
小字號
原標題:書記市長這一周 | 年終歲末不停步,奮力沖刺“全年紅”

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時,本周,省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在南京舉行。

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江蘇各地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持續做好疫情防控、收官開局、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風險保障安全等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飽滿熱情迎接即將召開的省第十四次黨代會。

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大突破

新時代新征程上,江蘇各地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大突破。

布局建設中國東部(南京)農業科技創新港項目,是落實國務院賦予農高區“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示范區、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使命任務的關鍵抓手。

按照省領導挂鉤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安排,11月16日上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專題調研挂鉤聯系的項目推進情況。韓立明表示,要突破項目建設難點、疏通科創資源導入堵點、把握產業項目集聚重點、打造展會平台發展亮點、深化政策機制創新試點,緊扣農高區“兩區一地”使命任務,進一步厘清項目功能定位,立足於農業科技自立自強,致力於釋放協同創新優勢,服務於帶動鄉村振興,構建“校區、鎮區、園區、社區”四位一體的創新載體,加快打造集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創新服務、示范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高地,努力在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城融合等方面做好文章、取得實效。

16日,2021無錫錫山金秋招商合作懇談會舉行,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出席會議。懇談會現場,包括2個超百億元項目在內的64個項目簽約,涵蓋產業、科創、基金等各領域,總投資達894.7億元。

金秋招商月活動是錫山建區20年來擴大對外開放、開展招商引資、促進交流合作的“招牌動作”,今年活動期間共簽約項目157個、總投資達到1643.7億元。其中,力神新能源產業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總投資112億元,規劃建設年產24億瓦時鋰離子電池。項目將於2022年啟動,計劃分兩期建設,預計2023年年底完成一期建設。會上,無錫錫山集成電路產業園、無錫錫山光電信息產業園、無錫錫山車聯網產業園等10個錫山首批特色專業園區集中授牌﹔德力佳、中科微至等8家企業被評為錫山引進最具影響力企業﹔無錫錫山產業合伙人合作正式啟動。

20日,徐州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暨市黨政聯席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研究徐州市工業倍增工程等實施方案。徐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劍鋒主持會議。

會議上原則通過《全市工業倍增工程實施方案》,表示要聚焦構建“6+4”先進制造業體系,抓好《實施方案》的落實落細,以更大力度推動工業經濟發展提速、佔比提高、效益提升﹔要聚焦《實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創造性推進“六大攻堅行動”,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以數字賦能促進產業轉型,推動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確保“十四五”時期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均破萬億﹔要建立工作專班、強化部門協同,推動各方力量、各種要素、各項服務向工業經濟發展聚合聚焦,形成推動工業倍增跨越的強大合力。

19日,第二十屆中國(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開幕式暨第三屆江蘇省紫峰獎頒獎儀式在蘇州舉行。現場,蘇州首個服務台商、台企、台胞的政務大數據應用平台“蘇台通”智慧平台正式啟動建設。

“希望更多台資企業來蘇創業,我們將一如既往重視支持企業發展,努力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共享的投資環境,全力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攜手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蘇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吳慶文在開幕式上向台企拋出“橄欖枝”。

據《蘇州日報》報道,蘇州電博會作為大陸唯一為促進兩岸電子信息產業交流而創辦的展會,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IT專業展會之一,累計服務企業12000多家、接待觀眾80多萬人,其中參展台資企業佔比達到50%。在電博會的帶動下,蘇州累計引進台資電子信息項目3000多個,投資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新時代新征程上,江蘇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並不斷改善民生。

16日,常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會議,回顧總結常州市全鏈條精准防控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疫情防控重點工作。

“要充分認識本輪疫情的復雜性、緊迫性和不確定性,堅決杜絕麻痺思想、鬆勁心態,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性,在‘平轉急’快速精准有力的基礎上,做到‘急轉平’科學精准有序。”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要科學精准有序推動“急轉平”,堅持“科學放”與“嚴格管”相結合﹔要抓緊抓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優化完善平急結合的疫情防控領導指揮體系、常態化各工作組協同聯動機制﹔要加快構建城市“免疫系統”,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建強防控體系、制定標准手冊、健全工作機制﹔要高標准高質量落實“四方責任”,建立全鏈條常態化精准防控體系。

“瞭望君”注意到,17日,常州已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

努力將石梁河水庫打造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樣板。19日,連雲港召開石梁河水庫幸福河湖建設清水進城行動動員會,系統謀劃“十四五”石梁河保護開發工作,部署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清水進城行動。

連雲港市委書記方偉表示,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樹立系統思維、突出問題導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高標定位、全域統籌,系統推進開發建設各項工作,努力實現保護開發的最大綜合效益。要大力推進清水進城行動,明確目標任務,系統打造清水,暢通水系通道,加快實現清水進城、活水繞城。要加強規劃引領,完善體制機制,科學開發庫區砂石資源、水產資源,更好帶動庫區村民致富增收。要扎實推進庫區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現代產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沿線村庄風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標杆。要持續深化庫區生態保護修復,加快發展旅游產業、弘揚民俗文化,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讓石梁河水庫成為港城旅游新名片。

19日,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主持召開鎮江市委常委會會議。

會上聽取鎮江人才“鎮興”行動實施情況匯報,研究《鎮江市“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2021年度“金山英才”產業強市領軍人才引進計劃支持方案》,原則同意發展規劃和支持方案,充分肯定人才“鎮興”行動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效,要求抓好政策落地,開展常態化督查評估,推動人才“鎮興”更加有效地落地落實﹔做強平台載體,聚焦重點領域,進一步強化企業、園區、研究院所等各類人才載體建設,更好地把人才效益轉化成發展效益﹔用心服務保障,全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環境,讓人才來得安心、干得順心、住得舒心。

19日,泰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傳達學習省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泰州市委書記朱立凡主持會議。

會議進一步明確要講政治,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熱潮﹔要謀長遠,以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發展,把轉型發展抓在手上,堅定不移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集聚地。把民生幸福放在心上,在促進共同富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上持續用力。把底線責任扛在肩上,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泰州建設,切實維護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要抓落實,奮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鉚足勁頭抓好考核沖刺,超前謀劃明年工作,精心組織籌備市委六屆二次全會,不斷推動各條線各板塊工作上水平、上台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奮力譜寫好“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熱潮,江蘇各地進一步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創造歷史偉業的磅礡力量。

南通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一樞紐五城市”的主攻方向,首當其沖就是打造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16日,南通市委書記王暉率隊專題調研交通工作。

王暉表示,要聚焦重點、統籌推進,按照年底開港的必成目標推動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圍繞江海聯運統籌推進航道、疏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南通新機場各項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公鐵空、江海河立體化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要錨定節點、全力攻堅,爭取張靖皋、海太、通滬等過江通道盡快開工建設,推動過江通道功能復合,早日實現“八龍過江”。要統籌謀劃交通格局、處理好交通與城市的關系、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全力打造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為南通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戰略支撐。

淮安市第八次黨代會將“把牢項目為王、環境是金的工作導向”確定為淮安發展需要把握好的“五個實踐要求”之一,明確打造“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目標。16日,淮安市委書記陳之常專題調研推進營商環境機制改革重點項目。

在座談會上,陳之常表示淮安要牢固樹立“環境是金”導向和改革創新思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環境支撐。具體來說,思想認識要體現高站位、大格局,從更高站位研究謀劃營商環境改革工作﹔方向把握要注重需求側、系統性,注重向外借力與向內挖潛同步發力,強化融通共享導向,強化信息技術支撐﹔重點攻堅要聚焦深水區、硬骨頭,牢牢抓住影響營商環境的制度性、根本性問題﹔機制建設要突出聚合力、求實效,著力構建整體推進、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切實保障改革順利實施。

16日,以“中歐海上風電合作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為主題的首屆中歐海上風電產業合作與技術創新論壇在鹽城召開,中歐雙方嘉賓代表線上線下相聚,圍繞海上風電平價之路、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與深遠海示范項目建設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據“鹽城發布”報道,“十四五”期間,鹽城將全力推動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的規模2000億元以上,其中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達到1000億元。鹽城市委書記曹路寶表示,“雙碳”目標的重大決策,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發展和民生之間的關系。他希望共同努力把論壇打造成為資源對接、智慧碰撞的高層次平台,推動雙方在產業項目、技術研發、數據共享等領域開展多元化、多層次交流合作,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智慧力量。(詳情請閱讀本號文章:《城事|開了場高規格國際“群聊”,“風光”之城為何如此風光?》)

構筑先進制造業發展新優勢,不斷夯實“好地方”的產業根基。16日,揚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分析推進會,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參加。

揚州此次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明確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目標定位,發展先進制造業總量、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奮力實現規模總量、發展質態、企業轉型、產業協同取得新突破﹔要以“人有我優、人優我強”為目標,推動支柱產業強鏈擴鏈﹔要以“鏈條延伸、集群共建”為主線,推動新興產業加速擴量﹔要以“項目帶動、創新驅動”為抓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完善推進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構建更加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更加精准的要素保障機制、強化更加管用的督查考核機制,全面夯實揚州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路徑舉措,以一批實實在在的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突出重點、狠抓關鍵,以點促鏈、以鏈拓面,持續推進先進制造業做大做強做優。

項目是宿遷加快建設“改革創新先行區、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江蘇生態大公園、全國文明誠信高地”核心抓手。16日,2022年宿遷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編排工作會議召開,宿遷市委書記王昊出席。

就進一步做好項目編排工作,會議明確要圍繞產業鏈編排重大項目,以重大項目的加快建設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加速提升,推動主導產業持續發展壯大、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要嚴把項目准入關,充分論証項目可行性,切實提升可操作性﹔要壓實項目投資,堅持求真務實,精准測算投資規模,細致落實好項目資金來源﹔要強化對上爭取,及時跟蹤省重大項目安排計劃,提前謀劃儲備項目,加大溝通對接力度﹔要切實編排好民生實事項目,關注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針對性地編排項目,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盡力為群眾辦好更多的好事實事。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時代考卷常答常新。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巨大鼓舞,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江蘇各地正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共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整理 方思偉

素材來源 江蘇省十三市黨報、官方發布

(責編:蕭瀟、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