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從成立科創委到舉辦雙創大會 南通崇川如何寫好創新大文章?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21年12月07日10:37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今年3月,南通市崇川區在全省成立首家縣區級“科技創新委員會”(下稱“科創委”)。時隔大半年后的11月底,該區舉辦創新創業峰會,眾多院士、專家齊聚,為當地發展把脈問診。如果說成立科創委是要以制度性改革打通創新的難點堵點,高位推動科創工作,那崇川舉辦創新創業峰會將為區域發展匯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崇川始終聚焦科技創新,堅持以培育創新型企業為重點,以集聚高端人才為關鍵,全力走好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之路。南通市委書記王暉新近調研崇川區時要求該區提升首位度,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市轄區前列,為譜寫“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現代化篇章扛起主城擔當。

創造更多“滄桑巨變”

崇川是南通主城區,去年7月區劃調整后,新崇川區誕生。2020年,南通經濟總量過萬億,發展邁上新台階。對於寸土寸金的主城區來說,崇川發展迎來哪些新課題?11月舉辦的這場創新創業峰會又指明了什麼方向?

“崇川是南通主城區,是全市‘發展之核’。”崇川區委書記胡擁軍表示,提升首位度,全省爭進位,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崇川,該區有望創造更多的“滄桑巨變”。近年來,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等榮譽的崇川,積極策應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深度融入南通沿江科創帶建設,聚焦信創、車聯網、生命健康等先導性產業,著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創新發展的策源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上市企業的集聚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南通市啟動區劃調整,撤銷崇川區、港閘區,設新崇川區。今年3月,該區明確提出,“打造創新活力城和全市最優、長三角有影響的創新示范高地”的戰略目標,進一步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當月,崇川科創委成立,旨在以制度性改革打通創新的難點堵點,著力推進科技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強化科技行政部門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統籌協調、優化配置能力,打造全市最優、長三角有影響的創新示范高地。

記者注意到,南通去年經濟總量破萬億,崇川區則以1482.6億元位列全市第一。胡擁軍強調,崇川有堅實的創新創業基礎:地區生產總值邁入全省市轄區八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等多項重要指標列全市第一,南通醋酸纖維穩居國內醋纖行業首位,中遠川崎成為全國第一家智能造船工廠,國盛智科躋身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協會30強,新蒂克單絲榮登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榜單單項冠軍……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在今年7月份召開的崇川區黨代會上,胡擁軍提出,該區將持續壯大創新主體,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實施科創產業集聚工程。數據顯示,當前,該區船舶海工、現代紡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五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產值近千億,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55%,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400家,建成眾創空間、孵化器9家,上市挂牌企業16家。

讓創新創業者如鳥歸林

南通是全省唯一同時擁有“黃金水道”和“黃金岸線”的城市,崇川作為主城區,得國家戰略疊加的天時,佔高鐵地鐵交匯的地利,聚深厚底蘊涵養的人和,站在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是南通“融入蘇南、接軌上海”的橋頭堡。崇川區代區長楊萬平介紹,蘇通、崇啟、滬蘇通三座跨江大橋和規劃中的5座過江通道構成“八龍過江”格局,加上南通新機場成功獲批,北沿江高鐵即將開工建設,南通與上海、蘇南的聯系更加緊密。

楊萬平提到,崇川區積極搭建平台,全方位吸引科創要素,產學研轉化效率顯著提升。當地先后引進南郵南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3家、院士團隊5個、省“雙創團隊”4個、省“雙創人才”83人。此外,該區累計培育上市企業16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家,其中國家級1家。近五年,崇川先后挖掘企業技術需求近600項,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500余項。

南京郵電大學南通研究院由南京郵電大學與崇川區合作共建。“我們圍繞南通市重點支持的集成電路產業,開展封測技術研發,建設載體平台、轉化科研成果、提供產業服務,為崇川科創賦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該研究院負責人張楠表示。

以真金白銀招攬人才。今年4月,崇川區出台《“梧桐樹”人才聚集計劃政策意見》,推出12條“硬核”措施,包括人才落戶、子女入學、安居保障、醫療服務、創業扶持等多方面。此外,當地為高端人才提供創新類、創業類兩種資金扶持,金額最高可達200萬元、500萬元。同時,該區對初創期種子期科技型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股權投資﹔對注冊在該區的股權投資公司,投資區內科技企業獲利后,地方經濟貢獻區級留成部分實行最高50%、最多1000萬元獎勵。

“在落戶南通市北高新區之前,我們也曾想過到北京、上海等地發展。”南通至晟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家興坦言,選擇在南通崇川發展,就是看中了區域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不僅有資金扶持、科研補貼,就連人才安家落戶的后顧之憂也解決了。此外,緊鄰上海的交通區位優勢、優良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相對於北上廣較低的生活成本也是其考慮的因素。

“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我們將持續優化企業服務,著力打造‘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創新生態,為投資者營造更適合成長的發展環境。”楊萬平說。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