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民生

江蘇金湖農村社區內外兼修 有"型"更有"心"

2021年12月22日07:26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內外兼修,金湖農村社區有“型”更有“心”

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來到金湖縣湖畔旺屯社區,別墅排列整齊、道路平坦寬敞、環境干淨整潔,家家戶戶門前挂著紅燈籠,呈現出歡樂興旺的景象。

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是金湖新型農村社區的外“型”之美﹔組織有力、治理有效,是新型農村社區的內“心”之美。年初,省裡出台加強新型農村社區治理與服務的意見,金湖縣積極響應號召,針對多村村民混合居住形成的新型農村社區新特點,以建設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為重點,讓基層黨組織始終在鄉村治理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發揮引領作用,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新路。

建強支部強引領,

讓治理體系“立”起來

“我們小區的居民來自周邊10多個村,剛開始,大家相互不認識,鄰裡矛盾難調解。要想管好小區,必須要靠黨組織的領導。” 金北街道金港小區黨支部書記潘永浩說。

今年5月,按照“雙重管理、屬地為主”的原則,金港小區成立社區黨支部,對居住在社區的44名黨員進行管理﹔按照“權屬保留、社區管理”的原則,建立社區服務站,履行居民管理職能,居民與原所在村僅保留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組織收益分配等經濟權屬關系。同時建立社區監督小組、社區黨群議事會、社區紅物業,聯合管理社區事務,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1+4”治理體系。

現在,金港小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居民冷臉少了,笑臉多了﹔毀綠種菜少了,綠樹紅花多了﹔亂停亂放少了,文明出行多了。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精度,金湖按照“區域集中、規模適度、管理方便”的原則,將全縣9個新型農村社區劃分為34個“全要素”網格,推廣“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法,選配黨員網格長、黨員中心戶,明確“五帶頭”職責任務,按照一盞燈箱、一塊標識牌、一面公開欄、一個書報架、一套影音設備、一本工作手冊、一份黨報黨刊的“七個一”標准,設立黨員中心戶議事小院,統籌做好政策宣傳、信息採集、事務處理等工作,實現社區治理“一張網”。

貼近群眾強服務,

讓治理溫度“暖”起來

把群眾冷暖放心上,湖畔旺屯社區圍繞就業指導、衛生健康、扶貧幫困等群眾需求,制定“社區服務清單20條”﹔開展社區“開門七件事”活動,免費為群眾提供量血壓、洗衣服、修家電、收快遞、找醫生等服務。68歲的五保戶張伏金身體不好,社區黨員志願者沈傳剛每天早上幫老人買一次菜,每周打掃一次衛生、洗一次衣服,並提供代繳水費、電費等幫辦服務。

讓社區服務更加貼近群眾、方便群眾,金湖在新型農村社區組建起物業紅管家、紅色代辦員等黨員志願服務隊伍,開展認人知民情、認事解民憂、認親暖民心“三認”聯系服務群眾活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71件﹔引入小水滴志願者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眾關愛活動13場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加大投入強保障,

讓治理基礎“實”起來

銀涂鎮紅湖小區以紅湖創業點為載體,建設標准化廠房5幢、購買開發新區廠房2幢,配套建設紅湖農民新村綜合體沿街商鋪60套,先后招引13家企業落戶,解決了300多名居民就業問題,每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400萬元。

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金湖探索創辦新型農村社區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實施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雙增”計劃,派駐9支由縣農業農村局、發改委、農商行等縣直單位業務骨干為成員的興村工作隊﹔同時,大力推廣“支部+電商”“支部+旅游”等發展模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新建多功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建設鄉土人才館、鄉愁記憶館、電商生活館等群眾歡迎的文化場館設施,配套建設超市、影院、衛生室、鄉村大舞台等公共服務場所……通過黨建引領,金湖不斷改善新型農村社區居民生活環境,從村民到居民、從安家到安心,生活在新型農村社區內的居民,切身感受到環境之美、生態之美、和諧之美。

□ 通訊員 張江華 戴岱

本報記者 陳海霞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