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人民日報丨南京大學: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創新人才培育模式

本報記者 何 聰 姚雪青
2022年01月09日07: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在一線)

《人民日報》2022年01月09日 第 05 版 版面截圖

原題:南京大學——

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在一線)

“6600萬年前,恐龍從這個星球上消失了。要揭開恐龍滅絕的原因,還要從地球科學講起——如果將地層比作是一本‘天書’,那麼其中蘊含的化石則是書中的‘文字’。這就是我們開設這門通識課的價值。”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樹忠一開口,就吸引了在座的100多名新生。

這裡是南京大學為大一新生開設的“科學之光”項目課程。沈樹忠教授通俗的語言、幽默的比喻,展示的精美圖片和視頻,還有自己從事科研數十年來的親身經歷,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們與科學的距離,課堂氣氛積極而踴躍。

“從2020年秋季學期開始,南京大學啟動‘科學之光’項目,共有8位院士,以及29位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參與授課。”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介紹,課程引領大一新生遇見大師,感受科學價值、發掘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精神、提高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創新人才培育模式的生動實踐。

王牌專業的頂尖院士給非本專業的大一新生上課,是不是“資源浪費”?“正相反,通識課涉及跨學科知識,既可以使大一新生拓展知識面、認識和了解科學,適應從高中生課程學習到大學生專業學習的轉變,也能讓年輕學生與科學家‘親密接觸’,激發他們對學習研究的興趣和熱情。”沈樹忠說。

地球科學是什麼樣的學科、生命如何演化?“金釘子”是咋回事?這些問題的探索和研究,讓俄語專業大一學生梅思婕感覺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沈院士講到恐龍的故事時說,‘科學的發現是不分學科和國界的,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的’,給我很大的啟迪。”梅思婕說,在大一剛入學時就能接觸院士、長江學者這樣的“大先生”感覺很幸運,在有趣生動的課堂上不僅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更能面對面領略到他們堅持不懈、奮斗向上的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人才培育模式的創新,也延伸到課堂之外。

從教二十余年的長江學者、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陳鵬飛,在平時與學生們“亦師亦友”——除了鑽研課題、探討學術之外,也交流分享職業道路和人生選擇的經驗。“老師,想轉專業怎麼辦?”“下一步是求職還是深造?”“干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干一行?”面對學生們因身份轉變而感到的迷茫,他常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勸導大家。

“我本科讀的是力學專業,但對超導物理這一前沿學科很好奇,就去考物理專業研究生。因分數原因被調劑到近代物理專業,其間聽了天體物理的一個講座並產生濃厚興趣,就到南大天文系讀博士。但3個階段的畢業論文都被評上優秀畢業論文。”這是陳鵬飛經常舉的例子,勉勵大家“既不要怕試錯,直到找到願意奉獻一生的學科領域﹔但也要認真對待人生每一步,它們都是達成目標的基礎。”

在大一期間上過陳鵬飛公選課的外系學生小張,被新鮮有趣的天文研究吸引,表示要轉專業。“很感謝陳老師像朋友一般的分析和勸導,他讓我多調研多了解,說天文學不是隻有美麗的圖片和浪漫的視頻,更多是枯燥的數理分析和一坐十年的冷板凳。”小張回憶說,自己上了專業課、補修了學分,在充分認識和了解這個專業以后確定了真正興趣所在,才通過考試和面試轉專業成功,大學畢業后還將在天文領域繼續深造。

“對於教師來說,要考慮將學科專業發展與學生興趣特長結合起來﹔對於學生來說,要鼓勵他們將個人幸福奮斗與國家發展需求結合起來。”陳鵬飛說,知識的傳授、人格的塑造和生涯規劃都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而教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他也會通過自己的海外經歷來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們科學報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南京大學,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大批致力於塑造學生品格與品行的“大先生好朋友”,正在用科學的方法鼓勵引導,用寬廣的胸懷關心呵護,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成就人生、回報社會……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