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兩會觀察|這條來自無錫民企的代表建言,透露了當地怎樣的“發展經”

江蘇省人大代表、無錫隆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朝輝發言。宦瑋攝
產業強則城市強,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命脈,更是基石。在今年江蘇省兩會上,深諳其理的江蘇省人大代表、無錫隆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朝輝亦格外關注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等方面。他建議,地方政府仍需進一步通過政策激勵等方式,可持續地鼓勵企業進行科技創新,讓優勢產業變得更強更好。
“當下,對於一家民營企業來說,尋求科技創新突破尤為關鍵。”楊朝輝表示,隆瑪科技從一家默默無聞的民企,成長為集投資、新能源、智能制造為一體的創新型高科技上市公司,貴在堅持走技術創新發展的道路,近兩年銷售更是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銷售區域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1000家全球客戶,已成長為光伏行業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
當然不止是隆瑪科技。近年來,以隆瑪科技所在的無錫新吳區(高新區)為例,當地民營企業在科創板表現相當“搶鏡”。祥生醫療、奧特維、芯朋微……多家民營企業接連登陸科創板,新增上市數量居全市第一。
來自無錫市新吳區科技局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當地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增長趨勢,在全市排名中均列第一。企業研發投入從2018年度67.7億元提升到2020年度的88.8億元,增長31%。
集成電路、物聯網、生物醫藥……在這片總面積220平方公裡的土地之上,越來越多的產業呈現勃勃生機、創業創新、做大做強。究其原因,當地正在全力打造的“千億級民營經濟產業集群”不容忽視。
經過多年發展,無錫高新區綜保區的開發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已經位列全省第一。徐逸卿攝
2020年,《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無錫高新區(新吳區)“民營企業領航計劃”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台,讓彼時受到疫情等因素困擾的民企看到了希望。
“這次的實施意見從資金、人才、服務、平台等多個要素全方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具有高新區特色的民營經濟產業集群。”無錫高新區管委會相關人士表示。
根據推進政策,無錫高新區會將全區民營經濟做大總量、做強存量、做優增量。
——到2022年,全區規上民營工業企業總數突破600家,規上民營企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
——到2022年,全區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實現大幅增長,總數突破150家,新培育民營高新技術企業500家以上。
——到2022年,全區新增民營市場主體10000家,新引進科技企業5000家以上,有效激活產業發展動能,全力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板塊。
隆瑪科技便是這眾多受益者之一。
“拿我們光伏行業來說,目前,在高新區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制造領域,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不少實力不凡的企業,比如先導、奧特維等等,通過堅持技術創新,它們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串焊機等產品的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楊朝輝說。
未來的太湖科創帶將力爭創建成國家級新區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無錫市委宣傳部供圖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當前,建設太湖灣科創帶是無錫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打造現代產業高地的有力舉措。
對此,楊朝輝再建議,為了更好地發揮太湖灣科創帶的作用,政府部門要更加重視資源整合,加強無錫各個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的協調,科技創新要差異化競爭,在項目落地、產業分布等方面實現區域間的優勢互補,此外,也要搶抓面向未來的產業發展先機,鼓勵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其中。
“聚焦市場主體和實體經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無錫將會進一步發揮好市場主體的穩增長基礎作用、強產業決定作用、抓科創主體作用、促轉型關鍵作用、惠民生助力作用、固底板支撐作用,以過硬成效為全省發展大局多挑擔子、多做貢獻。”在江蘇省兩會會場,江蘇省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趙建軍亦鄭重表態。
“吳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穩住實體經濟就是穩住基本盤,給企業減負就是給經濟蓄能’。這讓我們民營經濟企業家感到心裡非常溫暖,信心與干勁也倍增。”上一個三年之約已至,下一個三年還會遠嗎?對於未來的發展,楊朝輝信心滿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