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徐州1288所中小學配備法治副校長 向校園欺凌說不

2022年02月25日09:24 | 來源:徐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市1288所中小學配備法治副校長

  徐州市求是小學法制進校園講座。本報記者 秦媛 攝

  近日,三十七中迎來了一位新的副校長,她給師生帶來了一堂普法課。這位副校長是泉山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李香,同時也是三十七中聘請的法治副校長。

  隨著《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的發布,每所中小學校將至少配備1名法治副校長。該職位“干什麼”“誰來管”“怎麼聘”“如何干好”有了新規范。記者獲悉,《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將於5月1日起實施。

  守護青春,向校園欺凌說不

  2月16日,在三十七中演播大廳內,法治副校長李香結合2021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近年來的區域司法實際,討論高中學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容易出現的違法犯罪類型,通過宣講“預防校園欺凌”,提升在校未成年人的守法用法意識和能力。

  課堂上,李香通過三個司法案例,講述了校園欺凌的形式、危害及司法后果,在警示教育的同時,也講述了未成年學生作為弱勢群體,如何遠離校園欺凌,如何避免被欺凌,倡導大家不做蠻橫霸道的欺凌者,不做沉默懦弱的被欺凌者,不做漠不關心的旁觀者。在場的350余名同學,認真聆聽、積極思考、主動參與互動,提升了自護意識和能力。

  本次課堂是泉山區人民檢察院法治副校長進校園專題工作的縮影。近年來,泉山區檢察院創新發展檢察官入校園專屬網格,實施線上、線下普法雙線並行的模式,推動實現轄區義務教育階段配備法治副校長。

  全市共有法治副校長1400余名

  法治副校長一職並非新鮮名詞。泉山區自2000年起,部分中小學以學校名義陸續聘任了兼職法治副校長。2016年由區政法委正式牽頭,教育、公安、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參與,全面推進了法治副校長聘任工作。法治副校長由政治覺悟高、業務素質精、宣傳能力強的政法干部擔任,目前泉山區31所中小學均聘任法治副校長。

  2020年,市教育局聯合檢察機關又制定出台了《關於派設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的通知》,為全市中小學校派設118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增強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司法保護工作質效。除此之外,其他法治副校長也基本來自公、檢、法、司等專業部門,其中公安機關人員佔比60%以上,檢察官、法官佔比30%左右,執業律師近10%,還有個別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其他人員。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配備率100%,在法治宣傳教育、校園安全防范以及預防師生違法犯罪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市現有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1288所,因部分學校包括多個校區、多個學段,共聘有法治副校長1400余名。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副處長顏海濤說,我市法治副校長隊伍整體呈現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法治副校長聘任方式靈活多樣,部分縣區由教育部門統一聘任、統一聘期、統一頒發聘書﹔其他縣區由學校自行聘任,報屬地教育部門備案。法治副校長聘期多為1—3年。

  已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顏海濤表示,在制度保障上,市檢察院、教育局在2020年出台的《關於派設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的通知》中規定了檢察官任職的原則、條件、聘任程序、聘任期限、職責要求等,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有效規范。

  在履職情況上,法治副校長職責主要體現為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權益維護以及校園安全防治等方面。

  一是每學期(年)開設1—2次法治課、專題講座,或利用“國家安全日”“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周”“六一”等時間節點組織法治學習,通過以案說法、實例分析、互動問答等方式進行法治教育,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鮮明的針對性。

  二是發掘資源優勢,協調司法部門,帶領學生到檢察院、法院等法治機關進行現場觀摩體驗。

  三是協助學校加強對有不良行為學生的教育,主動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加強對學校安全綜合治理的指導,進一步消除校園安全隱患,指導學校參與“平安校園”等創建活動。

  2021年,全市中小學校全年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000多場次。下一步,市教育局將會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進一步細化我市法治副校長聘任條件、工作職責和管理要求,切實推動法治副校長成為保護青少年學生合法權益的重要力量,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法治校園建設提供法治保障。

  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

  楊陽,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從2016年起,她就開始擔任學校的法治副校長,目前已是4所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

  每次去講課前,楊陽都會對學校的背景情況和需求進行提前溝通,准備教案。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如何讓孩子對法律感興趣,又能夠深入理解?楊陽說,課堂上就不能干巴巴的講案例,也不能生搬硬套地講法條。每次去上課前,她對課件反復修改,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普法課程:低年級的孩子就把案例與動畫多結合,高年級的孩子就把案例與互動多結合,構設幾個不同的場景,讓孩子們在模擬情境下學會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幾年來,她開展的法治宣講課深受中小學生喜愛,學生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楊老師”。

  楊陽告訴記者,下一步她會把社會情感教育引入法治課程中。社會情感學習的目的在於引導學校和家庭為孩子創建一個安全、快樂、包容並具有參與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培養孩子積極地認識自我,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敢於面對困難並知道如何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

  顧乃明是西關派出所民警,同時也是求是小學聘任的法治副校長。他說:“我們將在校園內進一步明確法治副校長職能,協助開展保護學生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參與安全管理、實施或指導教育懲戒等,讓法治副校長一職有‘名’有‘責’,發揮資源優勢,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李小委)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