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揚州錨定新目標:全部工業開票沖萬億

2022年03月04日16:10 | 來源:揚州日報-揚州網
小字號

原標題:揚州錨定新目標:年均增長超8%! 全部工業開票沖萬億

近日,市工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揚州市“十四五”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市工信局副局長趙寬安介紹,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全部工業開票銷售達9000億元,力爭超10000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

發展新目標

全部工業開票銷售保9000億元力爭超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市工業整體發展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工業總量持續擴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4%,全部工業開票銷售突破600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近50%﹔產業結構持續優化,“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貢獻度、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快速提升﹔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5%,以年均2.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6.8%的經濟增長。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五大重點目標:

——規模效益實現新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全部工業開票銷售達9000億元,力爭超10000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

——產業結構實現新優化。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0%。

——創新轉型實現新業績。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400家,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65,星級上雲企業達1000家,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企業培育實現新突破。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綠色發展實現新成效。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17%,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產業新支撐

打造有持久競爭力的“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

實現“十四五”末工業開票的目標,目前已具備哪些現實基礎?通過發展哪些產業來實現?

2021年我市全部工業開票銷售超74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年淨增超1300億元,超過了“十二五”淨增量,完成了“十三五”淨增量的60%以上和“十四五”規劃淨增目標的三分之一,順利實現了“十四五”開門紅。

趙寬安介紹,我市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聚焦聚力、久久為功,打造有鮮明標識度和持久競爭力的“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同時,適應化工新材料重大項目集聚、增長潛力巨大的新形勢,著力打造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力爭到“十四五”末,先進制造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開票銷售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70%以上。

《規劃》在明確各產業集群發展的方向、企業、載體、項目的基礎上,分別提出了五年發展的具體目標:

——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新型電力裝備等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規上工業開票銷售分別達1200億元、1100億元和1500億元。

——軟件和電子信息、高端紡織和服裝等兩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合計規模達1500億元左右,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食品等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以及重點培育的航空產業集群合計規模也要達900億元左右。

——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規上工業開票銷售力爭達900億元。

空間新布局

打造沿328國道和連淮揚鎮高鐵的“兩廊”產業帶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市工業版圖一直被劃分為沿江(長江)和沿河(大運河)兩大板塊。到“十三五”末,沿江、沿河全部工業開票銷售佔比分別約為68%和32%。

“十四五”期間,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有空間布局支撐。《規劃》提出,打造328國道沿線產業走廊和連淮揚鎮高鐵沿線產業走廊。

趙寬安介紹,為了呼應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等發展戰略,立足我市沿河產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的實際,同時利用好我市高鐵通車、國道改造等現代交通資源利好,《規劃》將沿江工業、沿河工業的提法適時調整為沿328國道和沿連淮揚鎮高鐵“兩廊”產業帶。

在沿328國道產業帶,依托國道沿線開發園區,以集群化為路徑,著力打造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化工新材料及旅游日化等三個千億級產業,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航空裝備等三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

在沿連淮揚鎮高鐵產業帶,依托沿線的開發園區和工業集中區,以打造500億級省級園區和百億級鄉鎮工業集中區為目標,推動電線電纜、機械及汽車配套、紡織服裝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特高壓及新型電力裝備,積極布局新興產業,推動形成“光儲充”一體化產業體系,加快路燈產業與智慧城市集成轉型。(嵇尚東)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