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話稅收”系列報道之三
江蘇:“稅溫暖”送至田間地頭 助力鄉村振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2021年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中,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上榜,江蘇制造業的規模約佔全國八分之一,智能化、綠色化、精細化水平居全國前列……江蘇制造正在向著“智造”方向發展,綠色工廠建設也在提速中。在優秀的制造成績單下,稅收發揮了哪些作用?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在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講述著稅收助力江蘇制造發展背后的鮮活稅事。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8279.2億元,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年綜合收入超過90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同比增長10.7%……這是2021年江蘇農業的成績單。農村產業富民、鄉鎮活力迸發的背后,稅務部門有何作為?一批與“三農”相關的在蘇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江蘇“魚米之鄉”建設中的稅力量、稅服務點贊。
美麗鄉村更加宜居宜業
在江蘇聚焦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過程中,稅務部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深入推進脫貧致富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持續激發鄉村經濟活力,讓鄉村逐漸成為人民安居樂業的家園。
如今,連雲港市連雲區的黃窩村是“全國億元村”和“美麗鄉村示范村”。不過,黃窩村曾經是一個窮名在外的漁業村,村民世代以捕魚為業。近年來,在全國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張立祥帶領下,黃窩村大力發展紫菜養殖和鄉村旅游等核心產業,村經濟形態日益豐富。2021年全村實現各項產值2.4億元,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張立祥表示:“稅收政策輔導送到田間地頭,非接觸式辦稅隨需隨辦,發票申領及時方便﹔新冠疫情造成產品銷售受阻后,稅務部門通過大數據為我們打通經銷鏈條,一系列服務‘組合拳’讓我們以海養山、以山促游,加快形成地方產業體系的信心更加堅定。”
由於地理位置偏、工業起步晚,無錫宜興市白塔村的經濟一度較為薄弱。近兩年來,背靠國家鄉村振興大戰略和減稅降費好政策,白塔村趟出了一條生態立村、文化強村、旅游富民的新路子,形成了農業+產業、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新械式,2021年市場主體總量逆勢增長到了47家,實現農產品銷售1億多元。
直播帶貨、禪茶體驗等一系列經營新業態讓白塔村漸漸走向了全國,但各種涉稅訴求也隨之而來。稅務部門主動架設了“阿福稅通”互動平台,及時配備了稅務營商專員,適時開展了“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點對點”為白塔村解決發票供應、減免稅落實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充滿了期許:“政策越來越好,服務越來越優,白塔人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市場主體迸發勃勃生機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更多人才、技術、資金“上山下鄉”。在江蘇運用工業化思維和市場化辦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過程中,稅務部門積極為鄉村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幫助延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推動資本向鄉村匯聚,讓新農業發展有奔頭、新業態興旺有盼頭。
全國人大代表、常州市潤土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道衡回鄉創業當起農民后,他帶領一幫人突破技術瓶頸,將奔牛地產甜瓜打出了名氣。由於市場行情變化再加上疫情影響,潤土合作社也面臨發展的瓶頸。張道衡說,24小時納稅服務熱線、半小時辦稅服務圈、精准的稅費政策輔導讓合作社受益匪淺,像他們這樣的創業“種子”更有條件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生根開花結果,同繪美麗鄉村振興畫卷。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軍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曼,則將發展的目光瞄准了頗具市場前景的火雞。從幾間校舍改建的養殖場起步,短短幾年就建成了集種養殖、互聯網銷售、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如今已擁有火雞養殖基地1000畝,火雞出蛋量佔全國近1/3,年產值近億元。魯曼認為,公司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這般規模,離不開稅務部門的紓困解難。魯曼說:“創業初期資金壓力較大,稅務部門協調納稅信用貸款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如今我們有了新的涉稅訴求,稅務部門又為我們提供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定制服務。”
如今,僅江蘇軍曼一家企業即帶動所在地鹽城建湖縣高作鎮2000多戶農戶參與經營,促進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
特色產業凸顯無限遠景
在江蘇依托傳統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業與生態、文旅、互聯網+加速融合過程中,稅務部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斷為產業經營主體降成本、減負擔,讓其在無限遠景中發揮“引擎”作用,帶動當地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
揚州寶應縣是中國亂針繡之鄉,亂針繡技術在寶應縣魯垛鎮已至少傳承了150年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國鳳亂針刺繡研究所藝術總監莫元花,推動建立中國首家亂針繡網上傳習所和亂針繡培訓基地,嘗試對接新媒體平台開啟網絡帶貨直播,大大促進了亂針繡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21年,莫元花所在的揚州國鳳亂針刺繡研究所銷售同比增長46.33%,魯垛鎮24戶亂針繡企業年度銷售同比均增長達15.6%,全縣3000余名繡娘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莫元花說:“在銷售梗阻、成本上漲的困難時刻,稅務部門通過減稅降費解了我們的資金難題。”2021年,揚州國鳳享受稅收減免同比增長40.56%,魯垛鎮24戶亂針繡企業受稅收減免同比均增長13.8%。”如今借助電商通道,亂針繡產品正迎來銷售紅利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這句話,全國人大代表、盱眙石馬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葉紅有著很深的體會。這位利用千畝荒山辦公司的“女漢子”,在當地大力發展碧根果、黃桃、葡萄等經濟作物,不但讓家鄉更加美好,還讓家鄉人民更加富裕。“公司發展壯大與減稅降費的支持密不可分。有了稅務部門的相助,抓住經濟林木種植這棵‘搖錢樹’,何愁種不出美好明天?”李葉紅自信滿滿。(蘇穗 尹時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