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新政30條”驅動制造業創新發展

一批企業摘得科技相關獎項,全縣被評為“江蘇省科技稅收政策落實成效突出地區”......這是江蘇如東近年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扎實推進各項科技政策扎實落地所取得的成果。2021年,如東縣委、縣政府又出台了制造業創新發展“新政30條”,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突出創新核心地位,激發創新主體活力,驅動制造業創新發展。一年過去了,政策引導作用逐步顯現。
“新政30條”聚集重點發展方向,從支持“雙創”載體平台加速發展、聚焦創新企業集群做大做強、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發展投入、助力企業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推動創新發展“軟實力”快速提升、構建產業人才發展嶄新格局等七個方面著力,明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獎補政策,專項補貼從萬元到百萬元不等,單項最高可達800萬元。
政策不僅僅是出台,更重要的是轉化落地,讓企業盡享政策紅利。“新政30條”明確了培育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的獎補政策。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是指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原創性技術,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連續兩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長40%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達3000萬元以上或估值達1億元以上。培育這類企業加速成為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的創新型龍頭企業,能為全縣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成立於2016年的南通創億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持續研發增投,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逐步在大尺寸液晶顯示背光技術領域形成自有的技術成果。目前公司已獲授權專利21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項,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軍者,去年被認定為南通市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將擬分3年獲得240萬元補助,用於企業的創新發展。“政策紅利是對企業研發投入的認可和鼓勵,今年我們企業還將投入1200萬元攻關關鍵技術,加速成果轉化。”該公司董事長黃海濤說。
“新政30條”頒布以來,江蘇海瑞電源有限公司、江蘇東抗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中天科技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成為首次入選南通市科創企業培育庫的科技創新型企業, 南通高盟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雙羊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引進的人才獲評江蘇省科技副總,中美瑞康核酸技術(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李龍承團隊獲評省“雙創團隊”。
“2021年,全縣科技人才政策兌現金額預計達2.5億元,較2020年翻了一番,企業創新熱情和活力持續增強,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能。”如東縣科技局局長胡連華介紹,今年如東還將對標先進地區,進一步提高政策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並做到政策的“免申即享”,提升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茅晨華 賈兆亮 陳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