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解讀|“行業之冬”來襲 江蘇文旅業如何走出低谷

馬曉波
2022年04月29日09:04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疫情之下,原本踏青出游的好時節,對文旅行業而言,卻似身處寒冬。“安排千萬元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設立團隊游客獎補資金”“對因疫情防控客流受到影響的星級酒店,給予適當補助”……面對嚴峻形勢,江蘇各地如何助企紓困,文旅從業者又如何“雨夜趕長路”?

4月13日,趙勇在南京和燕路臨時擺攤做起了花卉生意。受訪者供圖

“行業之冬”來襲

賣酒、賣海參、賣芒果……僅從趙勇的朋友圈來看,很少有人會想到他是一家旅行社的老板。

“不帶貨就待業,我做微商實屬無奈。拿眼下在做的芒果來說,由於帶貨、自營渠道多,每單利潤隻有4元左右,但凡遇到有磕碰壞的,客戶要退貨,那就成了賠錢買賣。”趙勇在旅游行業摸爬滾打多年,201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旅行社,團隊規模一度接近30人,年銷售額超3500萬元。然而,反復不止的疫情一把扼住了他“事業的咽喉”。

2020年初,疫情的第一波暴發就讓趙勇感受到了壓力。從當年武漢疫情開始,趙勇的南京觀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陸續接到了不少退單。

“時值春節,訂單中的出游人次約在1300人,人均消費金額為4500元。當時政策要求,我們必須將錢款全額退還消費者,這直接導致了我們的資金周轉困難。”趙勇介紹,游客的機票、酒店、車隊相關費用,大部分採用的都是預付資金的操作模式,短期內想把錢快速收攏回來幾乎沒可能。彼時,包括大年初一、初二在內,他們公司的23名員工整整加班一個星期,想盡一切辦法湊出了需要退還客戶的全部費用。

“當時辦公室鴉雀無聲的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直到處理完最后一筆退款,辦公室小姑娘看著滿桌子的退訂單據,突然就泣不成聲,哭聲打破了當時的集體沉默。”趙勇說。

疫情期間,趙勇精簡了公司人手,還賣掉了一套自住房產,到手的210萬元全部用於支付辭退員工的工資、違約金、部分供應商的團款,以及填補一些因為對接公司倒閉而要不回來的款項。

趙勇說,夏天是出游旺季。他們去年夏天砸重金為“暑期游”做准備,可南京祿口機場疫情再次“吃掉”了他已為數不多的資金。“春節游”同樣是旅行社的一波贏利點,疫情亦再次把他們今年2、3月的營業額“封零”。“雖說歇業,可包括每月7200元的房租物業費,員工7500元基本生活費和7964元社保費用,可一分都沒有少繳。”趙勇說。

與趙勇同樣處境的,在文旅行業不是少數。數據顯示,2022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7541.9萬人次,同比減少26.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8.0%﹔實現清明假期國內旅游收入187.8億元,同比減少30.9%,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39.2%。

據報道,近期,蘇州市國際旅行社協會、蘇州市國內旅行社協會、蘇州市旅游創新研究會、蘇州市旅行社商會、蘇州市旅游文化產業協會赴183家會員單位了解實際情況,截至3月30日,所有旅行社應政府要求已經再次停業,各家的平均虧損額320萬元/家,員工自動離職率超30%,超過90%旅游社已無法支付四月份員工工資、社保基金、房租。

有“南京記憶文化空間”之稱的老門東重拾“煙火氣”。馬曉波攝

“政策之手”托舉

四月的南京城,春暖花開,讓人久違的“煙火氣”漸次歸來。23日晚,有著“南京記憶文化空間”之稱的老門東,奏響了“城牆音樂會”。

南京市民周女士原想帶著孩子吃吃美食,逛逛老街,卻在明城牆下被音樂吸引。“現場演奏的一首曲子中,從爵士味道中聽到了中國風,西洋弦樂與古典園林碰撞,很符合門東街區的‘腔調’,聽起來很是享受。”周女士說。

作為促進文旅復蘇的關鍵一招,門東街區已陸續開始推出活動。目前街區90%店鋪恢復經營,但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日最大承載量及瞬時最大承載量不超過核定值的50%。“為積極落實省市助企紓困的政策舉措,傾聽企業聲音,我們后續還將牽頭銀行機構,計劃提供貸款支持、消費補貼等,並聯動支付寶等互聯網平台,推出閘機驗碼、一碼入街,為市民游客進入游覽提供便捷,有力提升客流人氣。”南京門東歷史街區管理有限公司姚涵說。

眼下,江蘇各級助企紓困政策措施陸續發布。從省到市再到縣區,政策的字裡行間都體現著對文旅行業的扶持。這些與文旅業“錢袋子”密切相關的政策,讓不少命懸一線的文旅從業者既看到了希望,又產生了新的期待。

繼“蘇政40條”后,江蘇4月18日追加了“助企紓困22條”。新政提出,將將階段性緩繳失業保險等政策,擴大到旅游等5個特困行業﹔省財政將支持各地對電影和新聞出版等行業企業防疫物資、消殺服務等支出。

對比去年9月江蘇省文旅廳、省財政廳出台的《關於助力文旅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加快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出台的“江蘇文旅16條”進行了針對性調整:在資金扶持上,省級文旅發展專項資金提前到上半年就完成﹔在獎補政策方面,側重城市微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等方面發展良好的旅行社企業,促進轉型引導。

無錫市繼3月25日出台助企紓困政策后,又於4月11日新增12條補充政策。其中明確,對市區餐飲、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今年以來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按參保人數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穩崗補助。行業內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的停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出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各地區按停業時長分檔給予不低於2000元、最高2萬元的停業補助。

玄武區是南京中心城區,山水城林的生態資源,十朝都會的歷史文脈,是該區文旅核心競爭力所在。4月5日,“玄武助企紓困20條”發布,一攬子舉措直擊文旅等行業面臨的現金流痛點,提振從業者信心。

除資金補貼外,去年開始,淮安市盱眙縣著手將眾多景點上“雲”,為當地景點造勢。游客翻看“盱眙文化旅游資訊”微信公眾號,便能欣賞到明祖陵二月蘭的搖曳多姿,鐵山寺的醉橋春色,以及繁星點點的夜空。景景不同,皆為勝況。“疫情下的旅游業發展,說到底就是能夠生存下來。” 盱眙縣委書記鄧勇表示,盱眙正致力於為本地百姓定制游,為外地游客雲端游,以此推動當地第一山AAAAA級景區創建來實現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實現文旅產業發展向縣域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

正在直播的張真好。受訪者供圖

行業復蘇尚待時日

今年的“五一”假期時長5天,原本是旅游行業的一個重要盈利檔期。如今,就地過節仍是當下倡導的主流。

途牛旅游網副總裁齊春光介紹,到目前為止,多個省市已啟動跨省旅游“熔斷”機制及暫停“機票+酒店”業務,大部分“國內長線”產品已停滯。“從各省情況來看,短途游、省內游是旅游業這個小長假的發力方向。”他說。

旅游業的脆弱性在於“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都格外依賴“流量”,產業運行停滯了,相當於“動脈”被切斷了,每一次文旅業的復蘇並非一蹴而就。

“我們的客源中,不少都是老粉絲,還有不少是‘老帶新’入圈兒。想達到一個不錯的上座率,需要一段緩沖時間。”南京國民小劇場品牌運營總監黃圓圓說,4月18日復工以來,他們在微信公眾號隻宣傳了5月7日舉辦的“永熙相聲大會”。但實際上,他們在4月29日已有節目安排,目前已經給不少老顧客發了短信,在為未來的演出蓄力造勢。

重振旗鼓,是眼下文旅從業人員的事業關鍵詞之一。與此同時,有著“朝陽產業”之稱的文旅業,面對疫情不斷反復的局面,“革新”也在悄然間發生。南京市玄武湖公園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秦小斌在工作中發現,目前傳統團隊旅游越來越少,客源開始大量來自城市周邊,這就要求景區向文旅融合等新業態傾斜,比如體育旅游、生態旅游等。

“大浪淘沙”后的個體從業人員,也有不少已初窺新發展路徑。疫情之下,南京導游張真好轉戰“雲導游”。他隻需一部手機、一架雲台,就能帶著五湖四海的游客領略金陵美景。

看一場張真好的直播,你就會發現,他的語速很快,兩個小時的直播裡干貨滿滿,知識點十分密集,仿佛看了一場沉浸式的歷史講座。比如一場關於玄武湖公園的直播,他從玄武門何時興建,說到假山瀑布的宋代太湖石,再聊到郭璞墩的主人 …… 短短幾百米之間,時光已縱橫千年。

“其實4年前我就開始拍一些短視頻了,那時候設備也不專業,就是帶團的時候逮著誰,讓誰幫我按一下,拍出來都是亂晃亂抖的。”張真好說,導游的工作很穩定時,並沒有把短視頻當成事業來做,但是疫情之下他的想法變了。沒有實體的游客,怎麼辦呢?可以把以前帶團的這一套搬到互聯網上,把城市的歷史文化通過鏡頭繼續傳播。每當不能出門時,他就宅在家裡拍視頻,介紹南京的歷史風物﹔能出門了,就行走在各個景點街巷間,馬不停蹄。

幾番嘗試,張真好通過“沉浸式雲游南京城”,在抖音等多平台吸粉已超百萬。與過去的“線下”導游經歷相比,他不僅省去了出差在外的舟車勞頓,收入同樣提高了不少。“收入主要來自於文旅景區的門票以及推廣,還包括文旅酒店的推廣等。”張真好說,嘗到甜頭之后,他帶領40多名同行成立了“嗨侃蘇大強”直播團隊,轉戰“雲導游”行業新賽道。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新導游報考人數逐年遞減。原先的導游改行不干了,新導游不考了。等疫情過去,旅游恢復,導游就青黃不接了。我們向雲端轉型是在疫情下的行業自救,也是在保留導游這個行業的種子,希望疫散雲開之后可以再次激活這個行業。”張真好說。

(責編:張妍、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