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五一”江蘇各行各業勞動者堅守崗位 用辛勤汗水為節日添彩

2022年05月01日07:54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辛勤汗水 為節日添彩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人員假期堅守崗位,為“迎峰度夏”保供電夯實基礎。 通訊員 蔡詩偉 本報記者 萬程鵬 攝

童安敏在南沿江鐵路施工現場。 (視覺江蘇網供圖)

秦偉對產品進行入庫前質檢。 (視覺江蘇網供圖)

  “五一”假期,從機器轟鳴的建設工地到車來車往的物流場站,從緊張忙碌的醫療一線到有序運轉的生產車間,大江南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堅守崗位揮洒汗水,用熱心、奉獻和擔當繪就節日裡一道道動人風景。

  醫務人員:

  一絲一毫不能鬆懈

  4月30日凌晨2點,已經忙碌十多個小時的徐礦總醫院院感科科長張煜再次接到緊急任務——一位90歲高齡老人需要緊急心臟介入手術。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作為院感專家,張煜顧不上休息,立即進入工作狀態,在手術間察看院感布局流程,到現場督導防控流程,確保醫療安全。

  如果說一線醫務人員所進行的是一場極限蹦極,那麼院感醫生就是蹦極運動員身上的那根繩索。對張煜來說,“平平安安把醫護人員帶回家”,是她的使命所在。預案要做細,工作要做實,檢查、完善,再檢查、再完善……跟往年一樣,今年“五一”假期,她又將在崗位上度過。

  “我有豐富的馳援經驗,也有本地抗疫經驗,疫情就是命令,必須上!”徐州本輪疫情發生后,張煜再次主動請纓披甲上陣,擔任徐州市疫情院感防控工作“黃碼”定點醫院督察組組長。她一邊加強“黃碼”定點醫院整體布局、制度流程、風險排查、醫務人員管理,一邊對發熱門診人員、院感骨干進行線上培訓。從設備設施、行為管理到制度落實,一遍遍巡查,詳細現場指導。她每天穿梭於各個角落,恪盡職守,用感控敏銳的洞察力,指導督促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規范化,做到早發現、早整改,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4月30日下午,張煜收到支援地醫院送來的一封感謝信:“越是危難時刻,越顯責任擔當,您用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和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為百姓筑牢安全堡壘。感謝您在這段特殊時期的付出與擔當。”

  鐵路技術員:

  期待南沿江鐵路早日通車

  南沿江城際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滬通道和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數月連續奮戰,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站主體混凝土結構提前完成封頂目標,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我為自己能參與建設這樣的重點工程感到自豪。”4月30日,中鐵二十四局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項目部技術員童安敏早早來到工地,和同事現場交流優化下一步施工工序,測算各工序施工時間和數據,“希望通過辛勤的勞動、不懈的奮斗,鑄就精美工程”。

  句容站主體混凝土結構完成封頂前一夜11點多,還在辦公室加班的童安敏突然拿起手電筒急匆匆往工地方向趕去,驚動了同在加班的同事。“這麼晚你干嗎去?”同事黃身鋮問。“站房有一個梁柱節點的鋼筋好像有問題,明天一早就要澆筑,我不放心,過去確認一下。”

  正是這種執著,讓2020年7月參加工作的童安敏,在施工一線經過一年多錘煉,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技術員,並在南沿江鐵路項目迎來新挑戰。

  “每天,我都要拿著圖紙反復核對每個梁板和節點的施工情況,核對完一項就在圖紙上作標記,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童安敏表示,面對原本就十分緊張的工期,項目部還要克服疫情影響,爭取將站房打造成南沿江鐵路站房新品牌、新標杆,大家重任在肩,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

  “作為新時代的交通工程建設者,絕不能辜負這個日新月異、生機勃勃的新時代。”童安敏期待,通過全體建設者加班加點的努力,用勞動贏得未來,早日建成南沿江城際鐵路,讓群眾享受更快捷的出行。

  物流人員:

  為保產保運一直在路上

  4月28日下午,南京浩宇物流有限公司內物流車來回穿梭。在這裡,每天都有近21輛物流車將客戶所需貨品發往全國各地。

  當日晚上7點09分,辛亞利駕駛貨車從南京化學工業園出發,運送27噸聚醚二胺送往上海市奉賢區的一家化工廠。這是辛亞利3月28日以來第4次往返南京與上海。今年45歲的他,跑運輸整整10年。因常年運輸危險品,需要一名押貨員進行全程跟蹤,辛亞利的妻子便持証上崗,每次都是夫妻倆一起出車。“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卸貨中,一輛車就是我們的家,哪裡有貨就去哪。”

  3月28日開始,辛亞利就一直堅守保供一線。“經歷一次,回味一生。”他回憶,3月28日下午3點,公司接到支援上海的任務,緊急安排4台飛翼車、3台低平板車和9名駕押人員,運輸整件核酸檢測儀器及配套物資至上海市閔行區。“第一次往中高風險地區送貨,不知道是否安全,一路上我們緊張又激動,希望自己為抗疫貢獻力量。”他說。

  疫情下的保供運輸,也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因送貨點是上海,車輛下高速后,就要貼上封條,到了卸貨地點也不能下車,都是即卸即走,全程閉環。”辛亞利說,每次出發前,公司都會為駕押人員配備防護服和N95口罩,對回公司的車輛及時進行消殺。

  “五一”假期,辛亞利沒有停下腳步。因疫情所在地的企業原材料供應訂單堆積較多,為了保產保運,公司貨車司機都沒有休息。南京浩宇物流有限公司仍有數百輛運輸車輛和200名員工忙碌在援滬抗疫一線。

  貨運是物流供應的關鍵一環,正是有了貨運司機的不辭辛勞、星夜兼程,才有了防疫物資的安全送達、群眾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

  基建工程師:

  助力打造江蘇新出海口

  4月30日,通州灣新出海口集疏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洋呂鐵路建設現場,工人們在剛澆筑完成的橋墩邊綁扎鋼筋、安裝模板,勞動者之歌在海邊奏響。

  中鐵上海院洋呂鐵路項目負責人吳文軍,自2月8日從上海到南通項目部以來,一直堅守崗位。“特別是3月以來,工期越來越緊,在工程即將進入上部結構施工環節時,受疫情影響,施工細節隻能重新規劃。”

  那些天,制定上部結構施工人員進場方案成為吳文軍的“頭等大事”。“一次可以進場多少人?人要怎麼來?來了又怎麼隔離?”吳文軍說,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要一趟一趟匯報溝通,一點一點打磨方案,后來,困擾項目建設半個多月的“人員進場難”問題終於得到解決。首批20名工人通過專人專車定點接送、單人單間酒店封閉隔離,吳文軍終於鬆了一口氣。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出不去,檢查人員進不來。但是項目的首梁澆筑技術交底、每日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都按期完成。”吳文軍介紹,這得益於“洋呂鐵路數字化管理平台”建設,推動項目全過程管理標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精細化。近期,他們通過信息化平台進行“雲檢查”,資料上傳平台遠程審查,通過重點施工點位安裝的攝像頭隨時查驗,其他施工點位則進行直播,解決上級單位安全人員無法到場難題。

  如今,洋呂鐵路啟東梁場已經獲得簡支T梁批量生產的“准生証”,工人陸續到位,即將開啟T梁架設施工,洋呂鐵路建設將進入全面開花、大干快干階段。“助力打造江蘇新出海口,作為奮戰在洋呂鐵路一線的勞動者,我將堅決扛起職責,戰疫情、保生產,兩手抓、兩推進,為早日打通鐵路進港‘最后一公裡’貢獻力量。”吳文軍表示,“五一”假期,項目現場有6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

  生產維修工程師:

  馬不停蹄趕生產進度

  4月30日上午,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東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90后”生產維修工程師秦偉正一絲不苟,對器件進行入庫前質檢。

  “五一”假期,秦偉和團隊同事們堅守生產一線,要把因疫情耽誤的生產進度趕上來。秦偉拿樣機向記者介紹,當前他和團隊忙著生產5G新一代“智能PDA手持終端”,他要通過反復試驗、檢測,來確保設備在5G環境下穩定運行。據悉,企業研發的手持智能設備,綜合年產量達60多萬台,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

  在企業生產線上,檢測每個設備時,秦偉都從嚴從苛,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這是秦偉理解的“工匠精神”——按鍵的壓力測試要做100萬下﹔設備跌落模擬測試要持續幾天﹔按鍵壽命、高溫水煮、抗油污等20多項測試通過,設備才能出庫。

  偏毫厘不敢安,千萬錘成一器,在毫厘大小的零配件中“引線繡花”,在復雜組建中“修補縫紉”……從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秦偉就投身制造一線,11年間,他從一名普通維修工人成長為技術骨干。扎根制造一線,秦偉也感受到車間、流水線的變化與發展,“以前都是純手工制造,有不少重復勞動,如今,車間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流水線,讓技術工人不再是重復鉚螺絲釘,也需要發揮創造力、創新力。”

  秦偉說,今年公司推行“精益化生產”行動,鼓勵員工多發現、多提出、多創新,每次自己的“金點子”被採納,不僅有職業自豪感,還能得到獎勵金。“穩扎穩打做好自己的事,我們也能為江蘇制造乃至中國制造貢獻一份光和熱。”(梅劍飛 王夢然 李 晞 田墨池)

(責編:黃竹岩、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