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切實減輕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在全國集中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借疫情防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強制捆綁銷售、亂檢查、亂罰款等問題,以切實減輕市場主體不合理負擔。
近年來,各地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整治,收費項目逐步減少、收費行為更加規范、企業負擔不斷減輕。但涉企“三亂”問題具有長期性、復雜性、隱蔽性。時下,在一些壟斷性較強的領域,有的收費主體利用優勢地位自設收費項目﹔有的金融機構讓企業承擔不應有的評估費、服務費、証明費﹔有的行業協會商會借助行政權力“搭車收費”。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亂罰款、亂攤派問題。相關現象影響減稅降費政策效果,破壞營商環境和政府公信力,必須以“零容忍”態度大力整治。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關鍵要讓舉措“帶電”“長牙”。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行動方案》聚焦社會反映強烈、問題突出的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等五個領域,要求對實地抽查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項目嚴肅整改、堅決取消,對違規收費主體採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予以聯合懲戒,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重拳出擊、猛藥去疴,才能提高違規成本,形成震懾,督促收費主體規范自身行為。
綜合整治必須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此次整治更加注重協同治理,《行動方案》要求加強部門配合、上下聯動。這就需要更好發揮專業部門與綜合部門、行業監管與市場監管的協同作用,採取明察暗訪、抽查檢查等方式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要調動各方積極性。例如,企業及個人增強維權能力,主動提供線索﹔媒體組織調查,通過公開曝光、反饋意見等形式“揭蓋子”。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當舉報渠道愈發通暢,社會監督效果顯現,形成社會公眾與監管部門的積極互動,就能形成抵制違規收費的高壓態勢。
整治涉企違規收費,是為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的重要舉措。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以來,受國際環境復雜和國內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少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為了讓企業安心經營、輕裝前行,同時更好保障就業,為民生托底,各地各部門已出台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措施。這些政策能否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關乎企業發展,關乎經濟大盤,更關乎國計民生。
凡是降費減負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凡是借疫情違規設立收費項目的,凡是不按要求執行已出台惠企收費政策的都要堅決予以整改……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回應彰顯了對涉企違法違規收費行為“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將專項整治落到實處,研究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定能讓惠企政策發揮效能,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重回健康發展正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