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南京各區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2022年07月04日14:15 | 來源: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南京各區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社區黨委書記當“主播”帶學黨史,耄耋老人圓了安居夢,快遞員、貨車司機有了新陣地……今年以來,我市各區創新形式,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並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有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區黨委書記當“主播”,領學黨史悟初心

在玄武區新街口街道香鋪營社區,提起“艾芳書記”,居民們都不陌生。社區黨委書記許艾芳,不僅是社區的“大家長”,更是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微宣講課程的主講人。

“大家好,艾芳書記又來跟大家一起學習啦!”1日,記者點開最新一期微宣講課程看到,視頻中的許艾芳站在一面黨旗前,笑容清淺,面對鏡頭認真講述黨組織生活如何開展“三會一課”,視頻裡還使用了通俗易懂的動畫,便於觀眾加深印象。

據了解,去年3月起,香鋪營社區啟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微宣講課程“艾芳書記學黨史”,以每兩周1—2期的頻率,在微信視頻號等平台上發布。許艾芳說,以微視頻的形式,旨在通過更快的節奏、更接地氣的語言講黨史、說故事,吸引更多年輕黨員、居民共學黨史。

今年,“艾芳書記學黨史”改版升級為“艾芳書記先鋒說”,許艾芳“韶一韶”的主題更豐富了,不僅有黨組織生活怎麼過,還加入了防疫知識小科普、老人打疫苗注意事項、老街巷歷史人文故事等內容。新穎的形式、豐富的內容,吸引了諸多社區居民踴躍留言互動。

去年至今,以“艾芳書記”為品牌的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微宣講課程已經累計發布30余期,成為傳播紅色精神的線上平台。許艾芳介紹,今年,她將發動更多社區工作者、樓棟支部書記等走到鏡頭前,當“主講人”,講述身邊事。社區第四支部書記姚小淵得知后,第一個報名參加。“我在這裡住了一輩子,街巷故事我能講一籮筐!”姚小淵樂呵呵地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區線上線下齊發力,不斷創新學習方式、拓展學習內容、豐富學習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特色鮮明、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史知識入腦入心,激發奮進力量。

用心用情辦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這個梅雨季,看著房子不再滲水,六合區馬鞍街道馬集社區村民陳長富終於寬心了。

陳長富多年前因患腦梗導致半身不遂,行動不便,家庭經濟條件困難,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他和家人住的小屋年久失修,下大雨時,雨水就會滲進屋內。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六合區城鄉建設局始終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通過“察民情、訪民意”梳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而解民憂、暖民心。得知陳長富家中情況后,區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量身定制”了“九九幸福屋”改造方案,並迅速組織工程隊進場施工。經過半個月緊鑼密鼓推進,房屋修繕一新。

1日,記者走進陳長富家中看到,屋內窗明幾淨,屋頂用PVC板吊了頂,地面鋪上了瓷磚,灰色的水泥牆面用乳膠漆刷成了乳白色。“改造后,牆面進行了防水處理,再也不會滲水了,還幫忙新添了空調、冰箱、衣櫃、大床等,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陳長富的老伴激動地說。

用好黨建陣地,“黨旗紅”帶出“一片紅”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各區還積極用好黨建陣地,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強服務、聚人心。1日中午,烈日當空,剛剛在雨花街道南站社區送完快遞的順豐“小哥”王石宇,走進南京南站區域黨建聯盟360主陣地。雨花街道在這處黨建陣地建起了“寧小蜂驛站”,為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憩、充電、飲水等暖心服務,並成立“寧小蜂”臨時黨支部。

聯盟主陣地充分利用1600平方米的載體資源,讓“黨旗紅”帶出“一片紅”。“雙減”政策實施后,這裡成了雨花街道中小學生最愛的課外活動陣地,聯盟成員單位南京科技館不僅把航天飛機等模型搬進陣地,還組織專業人士為孩子們講解航天知識﹔雨花台區紅十字會將這裡設為南京市紅十字會基層點位,常態化進行物業、保安、居民等的急救培訓﹔疫情防控期間,這裡還是疫苗接種點,接種后的觀察期,居民們可以在此閱讀書籍、參觀展廳﹔小微企業辦公場地有限,這裡又變身為它們的“頭腦風暴”會議室、業務研討和市場對接窗口。如今,這處“紅色陣地”,工作日全天候開放,成為十多個部門單位的為民辦實事服務點。

在溧水區,貨運司機也有了新陣地——溧水貨運司機黨群服務中心近日在省道243柘塘服務區亮相,成為貨運司機的“新據點”。服務中心設施齊全,不僅有桌椅、沙發、飲水機、充電寶、微波爐、電冰箱等,還設置了流動圖書角,方便過往貨車司機休息、就餐。

“貨運司機常年奔波在外,希望路上能有個休息歇腳的驛站,因此,我們打造了這個貨運司機黨群服務中心。”溧水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該中心不僅是貨運司機的歇腳點,還是提高貨運行業戰斗力和組織凝聚力的主陣地。此前,溧水區交通運輸局建立了包含2280余家貨運企業、4360余名貨車司機的區級信息庫,新建行業黨組織3個,並推動組建工會,將貨車司機緊緊凝聚在一起。

記者 胡英華 於潔塵 鄧露潔 孫敬清 通訊員 尹路 侯宗奎 李立 屠夢嬌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