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推進水利工程建設 確保安全度汛

防汛無小事,責任大於天。近日,江蘇省各地多手段推進各類水利工程建設,確保安全度汛。
近日,在宿遷泗洪縣洪澤湖周邊滯洪區龍集三個標段工程現場,彩旗飄揚、機器轟鳴,70余台大型機械緊張作業。第七標段工程現場是龍集三個標段中用到大型機械最多的施工標段,現場共有45台套大型機械正在忙著清淤、圍堰、造堤。
據了解,該標段在工程前期,需完成圍堰填筑27萬立方米和堤防填筑61萬立方米的土方工程。洪澤湖周邊滯洪區近期建設工程是進一步治理淮河38項工程之一,已列入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2020∼2022年重點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洪澤湖周邊滯洪區的主要作用是蓄滯洪澤湖部分洪水,確保洪澤湖大堤安全,減輕洪澤湖及下游地區防洪壓力。
宿遷泗洪縣水利局建管中心工作人員石超表示:“全部工程將於2025年年底完工,工程的實施可進一步完善沿湖水利基礎設施,提高防洪能力,同時以洪澤湖滯洪區工程為契機,建設洪澤湖百裡湖灣生態廊道,為助推全縣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地作用。”
在鎮江征潤洲水源口附近的長江江堤,放眼望去,一排排柳樹防浪林分布在堤防的迎水坡守護著大堤,潤州水利局組建的以年輕同志為主約15人的青年防汛查險突擊隊,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定期對堤防進行巡堤查險。隊員張爐斌告訴記者,正常天氣情況,他們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巡查,遇到下雨等惡劣天氣則是24小時不間斷巡查。潤州區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西起鎮揚汽渡渡口、東至引航道閘站,全長近4公裡的長江堤防是主城區防洪"生命線",項目的建成,使得長江堤防潤州段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達到“百年一遇”標准。
鎮江潤州區水利局工程建設管理科負責人夏凡表示:“江堤建成后面貌煥然一新,堤頂高層加高到黃海9.5米,滿足百年一遇的防洪標准,對防汛安全,防洪效益大提升了,在防洪保障上吃了一顆定心丸。”
去年11月開工的南通東港閘拆建工程,目前已進入尾聲、具備通水條件,預計8月全面完工。在工程現場,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啟閉機房的施工。
東港河是南通市崇川區北部西片區重要的出江通道,承擔著該片區的排澇任務,原有的老閘年代久遠、已不能滿足排澇需要。工程在老閘下游110米處建設新閘,以泵站和閘站相結合,設計標准為三孔,單孔淨寬4米,自排流量約52.6立方米/秒,在強降雨天氣,可實現最大10立方米/秒的強排。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黃元 泗洪台、鎮江台、南通台報道)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