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深入推進人情減負 “小操小辦”成新風尚

日前,江蘇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的一對新人,在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文明新風堂喜結連理,沒有豪華車隊、奢華酒店、高額彩禮,隻有來自親朋好友的真摯祝福。
近年來,上塘鎮積極為適齡青年搭建婚戀交友平台,從年輕人開始,逐步推行“白事簡辦、紅事新辦,其他不辦”的人情新風。依托文明新風堂陣地成立的新風勸導志願服務隊,除了通過走街串巷播放小喇叭、入戶勸導、發放倡議書等形式開展人情新風宣傳外,還到村內及周邊適齡青年家內廣泛走訪講解,征集擇偶意向,幫助牽線搭橋,號召年輕人踐行“宿9條”,選擇“集體婚禮”等新形式,把錢用在刀刃上,不讓人情變負擔,真正提升幸福感。
在新風勸導志願隊的宣傳引導下,截至今年6月,上塘鎮已有35對新人喜結良緣,並實現紅事新辦。同時,在黨員干部的倡導帶頭下,64位老人辭世,事主都能夠堅持簡辦,隻收花圈花籃,不收禮金,不擺宴席,不搞封建迷信活動,村民們交口稱贊,紛紛效仿。
“過去人情禮給百姓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負擔,許多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近幾年,通過人情減負的宣傳和勸導,村裡大操大辦的現象明顯變少了,希望這種風氣能夠持續保持下去,對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泗洪縣龍集鎮龍南居大支協會會長祖建軍說。
近期,泗洪縣緊緊圍繞省文明委《關於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進人情減負工作,打造溫潤至誠的大湖新風。泗洪縣積極探索通過鄉賢的力量、村規民約的權威、生活禮俗的教化來引導群眾行為。對照省《實施意見》要求,泗洪縣在強化組織領導、建強基層文化陣地、嚴格督查考核等方面下功夫,推動人情減負工作在泗洪落地生根。
今年以來,泗洪縣積極構建縣級牽頭抓總,鄉鎮(街道)分步推進,村居(社區)狠抓落實的細化推進體系。第一時間出台實施方案,持續推動人情減負工作,定期召開人情減負主題推進會,形成齊抓共管凝聚力。從源頭上消去歪風陋習的土壤,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聯動紀委監委、民政、公安、文廣旅局等相關職能單位,組織開展婚喪市場等專項整治。
同時,泗洪縣強化陣地建設,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該縣以基層文化陣地為載體,持續推動人情減負工作落地落實。結合農房項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在全縣各鄉鎮(街道)打造文明新風堂等人情減負示范點。自人情減負開展以來,泗洪286個新風堂促進婚事新辦425起,喪事簡辦1243起,節省辦理酒席約8500桌,節約群眾禮金超過1200萬元。
此外,泗洪縣還強化督查考核,進一步鞏固文明成效。該縣把人情新風列為全縣作風建設指標內容,把“宿9條”落實情況列為紀委監委的“小切口”監督項目,納入我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清單,採取明察暗訪、一線調研等方式開展違規大操大辦活動監督檢查。
今年以來,泗洪縣圍繞“我們的節日”、升學畢業季、文明新婚尚等主題,先后組織開展“不辦升學宴 文明樹新風”“集體搬遷喜樂飯”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100余場次,進一步推動群眾人情減負習慣養成。創新組建20個紅娘協會,開展“千名紅娘勸彩禮”主題活動,推動彩禮金額同比大幅下降,累計促成婚事新辦2700余起,喪事簡辦3100起。泗洪縣常態化開展人情新風評議活動,全縣19個鄉鎮(街道)329個村居(社區)全部設置了人情減負“紅黑榜”,定期開展評比評選、公開公示,累計上榜2600余人次。對積極帶頭踐行的新風戶上門授牌,並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目前已授牌900余戶。對事跡突出的編入“人情減負”典型案例集並廣泛印發。
如今,“小操小辦”,已經成為泗洪縣的新風尚。在泗洪縣,近300個文明新風堂遍布大大小小的村落。(曾祥海 熊翠雲 黃啟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