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教育

教育部“教育這十年”新聞發布會聚焦江蘇高校科技創新

2022年07月21日07:5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創江蘇,這樣為全國矚目

7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舉行“教育這十年”“1+1”主題新聞發布會。江蘇作為唯一分會場,專題介紹高校科技創新十年發展成效。19日、20日,記者跟隨省教育廳實地走訪南大、東大等多所高校。我省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成效顯著,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了江蘇貢獻。

截至去年底,江蘇高校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9.2萬人,擁有兩院院士79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800余人,高層次人才總數佔全國高校10%。近十年來,江蘇高校專利轉讓數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徐子敏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高校不斷加強創新平台體系建設,大力培養創新人才,加速匯聚創新資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新突破,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

重大工程背后閃耀江蘇智慧

7月19日下午3點,南京大學鼓樓校區,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方成為到訪的記者講述中國第一顆探日衛星“羲和號”。

去年10月14日,“羲和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拉開我國空間探日的序幕。“羲和號”衛星由國家航天局批復立項,由南京大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研發。“羲和號”衛星實現了國際首次太陽Hα波段光譜成像的空間觀測,為研究太陽低層大氣動力學和太陽爆發物理機制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

十年來,江蘇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供科技創新支撐。徐子敏表示,江蘇推動高校在材料科學、信息科學、制造科學等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助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發展。比如,蘇州大學研制的柔性白光OLED效率達到國際領先,填補了國產OLED產線裝備空白。

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方面的突破,為載人航天、南水北調等領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克多項國家急需解決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成果近五年應用於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30多個國家重大工程。

同時,江蘇推動高校在能源科學、生態科學、環境科學方面以及對深海、深空、極地方向的探索研究,為改善民生和解決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東南大學研制的Ka頻段毫米波CMOS相控陣芯片成果已在車載、船載和無人機寬帶衛星移動通信和毫米波5G領域得到規模性應用。此外,“祝融”探火、“蛟龍”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背后均有江蘇高校科研團隊的貢獻。

高水平創新人才

隊伍建設實現新躍升

7月20日上午,南京市江寧區,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

紫金山實驗室副主任,東南大學教授、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尤肖虎正帶領團隊進行6G通信技術研究。科研團隊選擇光子太赫茲無線通信作為6G全新突破方向,搭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光子太赫茲實驗環境,經過3年多的攻堅克難,首創光子太赫茲光纖一體融合的實時傳輸架構,打破太赫茲通信系統實時傳輸淨速率超過100Gbps的公開報道世界紀錄。

為大力推動源頭創新和提供核心支撐,紫金山實驗室創立之始就優化科研組織模式。在這裡,首席科學家可以調動經費、人才、設備等資源,對年輕人實行貫通式培養模式。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直博生朱弘智告訴記者,一些優秀的學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就可以進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研究。作為一名學生,朱弘智已多次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

紫金山實驗室是江蘇科創人才培養的一個縮影。徐子敏表示,十年來,江蘇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大力實施“333工程”“江蘇特聘教授計劃”等人才工程,著力構建國家、省、校三級人才結構體系。截至去年底,江蘇高校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為9.2萬人,比2012年增加3.1萬人,增長50.8%﹔擁有兩院院士79人、國家高層次人才1800余人,高層次人才總數約佔全國高校10%。十年來,江蘇高校共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4612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51項、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573項。

近十年,江蘇高校科技經費投入快速增長,累計獲得科技經費總額1880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委托科技經費73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0%。去年,江蘇高校獲得科技經費285.49億元,較2012年的121.14億元增長1.4倍。“江蘇始終聚焦科技攻關能力提升,全面推進高校科技創新基地和平台建設。”徐子敏介紹,目前,江蘇高校建有各類科研基地(平台)7000余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69個﹔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20家,較十年前增長近2倍,居全國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獲批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5個,居全國第二﹔獲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3個,居全國第一。

高校專利轉讓數

連續3年居全國第一

江蘇始終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導向,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大限度把高校人才優勢、科技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優勢。

7月19日下午,南京工業大學實驗樓。一瓶醬油色的污水經過一套裝置處理后,變身為透明的可以養魚的純淨水。校長喬旭告訴記者,這是一項利用創建臨氧裂解新概念和反應分離新技術發明的“三廢”原位減量新技術,實現化工過程“三廢”近零排放。

喬旭教授團隊研發的“嵌入臨氧裂解過程的‘三廢’治理與化學品生產耦合關鍵技術”,通過3項創新實現化工及相關行業生產的源頭綠色化、過程減量化、治理精准化。

這項技術獲得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被成功應用於環保與相關產品生產一體化融合,實現精細化學品的綠色制造。專利技術入股孵化出南京資環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產品技術獨家轉讓給中鹽常州新東化工、江蘇飛亞化學等企業,建成全國首套化工“三廢”臨氧裂解一體化淨化撬塊裝置和全球最大4.5萬噸/年二苯胺、1.2萬噸氯代苯甲醛(含氯代氯苄)等工業裝置。

記者了解到,全省高校現有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5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0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16所、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10個,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高校專利轉讓數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第一。”徐子敏說,技術交易合同成交數和成交額分別從2017年的18661項、82.3億元增長到去年的27009項、124.81億元,增長率分別為44.7%和51.7%﹔累計成交約11萬項,成交額539.55億元,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8%、8.7%。“面向新征程,江蘇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為培養高質量人才和創新型國家、省份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本報記者 鄭 焱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