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經濟

南通如東,在耕海圖強中迸發

2022年07月25日15:18 | 來源:南通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如東,在耕海圖強中迸發

綠色,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象征、勃勃生機的代名詞,近幾年來,成為全國“雙碳”第一縣如東高質量發展最耀眼的色彩。

人走綠道,鳥駐綠窩,城市綠肺手挽手,零碳電淨輸出,經濟巨輪上的綠色發動機競相搖曳……7月1日,市委宣傳部組織的“非凡十年”融媒體新聞行動走進如東,向海發展、耕海圖強、點綠成金,一幅幅百姓盡享綠色福利、綠色經濟枝繁葉茂的畫卷盡收眼底。

吞吐綠能

外輸天然氣649億方

距離陸地13公裡海面上,中國首座外海無遮攔人工島傲然屹立,高高聳立的6隻白色儲氣大罐,通過管道晝夜不停地向長三角輸送綠色能源。它就是聞名遐邇的華東地區最大清潔能源供應基地。

今年以來,江蘇LNG接收站碼頭格外繁忙,漂洋過海到港的大型LNG船舶接踵而至,與伸向深水航道的火紅棧橋,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上交相輝映,繪就一幅“能源巨輪”出塢的壯美畫卷。

“2011年5月投入運行以來,累計接卸來自卡塔爾、澳大利亞、俄羅斯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LNG545船,外輸天然氣649億立方米,相當於掘出了一座7982萬噸的煤礦,為長三角地區加速綠色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繆曉晨指著前方5號6號大型儲氣罐告訴記者,去年三期投產后,江蘇LNG的年儲存、氣化、外輸能力均躍上千萬噸級台階,目前,正加緊推進三期配套碼頭與儲罐擴建工程,計劃再新增1座LNG儲罐與配套氣化設施,與協鑫匯東共建A2碼頭,年接卸能力將突破1000萬噸。

疫情防控、氣化作業、加密巡檢……江蘇LNG“鐵人”團隊奮勇爭“氣”,一年又一年放棄與親人團聚,戰斗在守護國門和天然氣保供的“雙前線”。他們扎根海中小島,夏天迎著40℃以上高溫,冬天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潮,傾情奉獻綠色能源,10年鑄就全國第一個千萬噸級LNG接卸儲存供應基地。

江蘇LNG接收站是國家重點工程,它的西側,總投資52億元的江蘇省液化天然氣儲運調峰工程項目快速推進,3隻單體20萬立方米的儲氣罐牆體一天天長高,2號儲氣罐順利封頂。目前,350多人的兩支施工隊伍揮汗如雨趕進度,確保明年年底交付使用。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把洋口港能源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明確洋口港建設4個LNG泊位,總接卸規模為2000萬噸,居全國第一。如東乘勢而上,聚力打造全國LNG接卸基地、儲備基地、供應基地和銷售中心。到“十四五”末,能源島LNG儲罐總罐容達到228萬立方米,總接卸能力跨上2000萬噸、年應稅銷售超1000億元。

綠色轉型

飛來6個百億項目

走進洋口港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碎漿機將一捆捆從印尼運來的原料粉碎成紙漿,造紙、包裝、打包,全程自動化,3條先期投產的生產線上,沒有一個工人,值班員工隻需在中控室按按遙控按鈕,一箱箱優質產品源源不斷下線。

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是南通歷史上投入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產業項目之一,印尼金光集團投資450億元,上馬年產396萬噸高檔生活用紙項目。“以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式生產,生產工藝、裝備能力、環境保護、單位能耗等方面均達到全球最先進水平。”金光集團如東產業基地副總經理林威助說,走低碳發展、清潔生產之路,把如東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集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循環經濟為一體的綠色、節能、環保的科技產業基地和高檔生活用紙產業園。

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近幾年,如東耕海圖強,以綠色轉型的定力,打造長三角沿海發展質量高、活力強的藍色經濟增長極。厚植綠色產業集群,6個百億級重特大項目相繼建成投運。

江東科技有限公司5G智能光纖工廠車間內,一台台飛速運轉的光纖拉絲機,以每分鐘2968米的速度產出客戶等著取貨的光纖。“今年產品供不應求,上半年應稅銷售增長30%。”總經理助理王玉樹說,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產能提升25%。江東科技是南通最大的制造業企業中天科技集團飛速發展的子公司之一,位於如東經濟開發區內的中天工業園。得益於一家家子公司逆勢飛揚,中天科技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年營收從10年前的126億元增加到去年的815億元。今年,他們率先啟動綠色低碳制造行動計劃,低碳產業總量直奔千億。

三鏈聯手

崛起國字號產業基地

一根根110米長、直徑9.5米的海上風機單樁,剛剛驗收合格,就被800噸的龍門吊提上停靠風電母港的貨輪,運往山東等地的海上風電場。過去,海上風電場建在近海,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今年起向深海進軍,擁抱平價時代,海力風電的“戰法”就是主打產品小型化向大型化大踏步跨越。去年,生產4兆瓦、5兆瓦塔筒的子公司海力海上裝備車間,今年產品長胖了、長高了,變成6.25兆瓦、8兆瓦,最大的做到了10兆瓦以上。

一台台大功率風機,剛剛從江蘇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線,就運往浙江3個海上風電場吊裝。今年他們投入批量化生產的3種規格風機,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低度電成本”的絕對優勢,在海上風電平價的元年連中三標。2015年,江蘇海裝風電機組出口美國,實現了中國風機從進口到出口的驚天大逆轉。

招引優質項目,延鏈補鏈強鏈,如東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目前,如東集聚風電上下游企業120家,形成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為主,包括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的風電全產業體系,去年實現應稅銷售680億元,從零起步,“無中生有”,掘出全省縣級規模最大的支柱型新興產業。

去年11月24日,江蘇海力風電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首發新股5434.8萬股,每股發行價格60.66元,募集資金32.97億元,刷新了南通A股上市公司IPO募資最高紀錄。

創新鏈、金融鏈、資本鏈與產業鏈精准對接,如東好戲連台,轉型發展強引擎競相涌現。國內首次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運用於海上風電,這是如東的創造﹔電池產品獨創填補國內空白的“稀土+碳技術”,產品訂單連年激增,也是如東的智慧。超高分子量纖維萃取劑獨家創造,徹底規避安全環保風險,能耗僅為同行的三分之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躍居全球第一,被工信部列為制造業單項冠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開發的六氟磷酸鋰噸產品電耗下降2000千瓦時,噸產品蒸汽使用量從0.5噸降為零。這是江蘇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賦能百億新材料產業的神來之筆。

一項項獨門絕技,助力海上風電與安全防護用品、高分子材料三大產業跨進三大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行列。全縣191家高新技術企業、343家省民營科技型企業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與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比提升到47.7%。

生態優先

綠色福利人鳥共享

7月22日5點30分,家住城中街道中央廣場的12歲學生許吳劍,穿過車水馬龍的解放路,沿著范公堤北路朝北前行,踏上3月底竣工的綠道一路奔跑,越過3座橋,來到掘苴河西岸的綠道打道回府,一路下來5公裡。

“隻要不下雨,我天天跑步,原來河道兩岸下不了腳,雜草叢生,污水橫流,而今處處綠意盎然,櫸樹、香樟、無患子、雪鬆等二十多種樹木花草錯落有致,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許吳劍說。

穿越如東東部城區的掘苴河從城市傷疤變成百姓津津樂道的健身樂園,得益於如東縣委縣政府投資12億元,實施“三河六岸”整治工程,清淤、截污、植綠、亮化,以“城依水、水抱城、水城一體”的風貌呈現在市民面前,晚上華燈閃爍,樹木與綠籬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今年候鳥春遷季節,一則消息上了央視:如東縣沿海灘涂濕地數萬隻鸻鷸在這裡停歇、覓食。當上漲的潮水臨近,數萬隻在灘涂覓食的鸻鷸集群而飛,形成“鳥浪”,蔚為壯觀。7月24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再次報道如東濱海濕地萬鳥齊飛的勝景。不到三個月,央視兩次為如東沿海生態惠萬鳥點贊。

6月27日,如東縣青年公園首次發現比恐龍還古老的黑麗翅蜻。它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平時很少見到,目前屬於瀕危等級。

擁有100多萬畝天然濕地的如東,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停歇地,每年數百萬候鳥在這裡停歇覓食。去年,如東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佔地660多畝的勺嘴鷸保護小區高潮位棲息地。

為天上“來客”建設新家園,也為水裡的萬千精靈打造避風港。如東向海圖強,生態優先,持續推進“江蘇沿海最美岸線”“美麗海灣”建設,實現海岸線自然化、綠植化、生態化。

向海發展,綠潮奔涌,生態如東,活力迸發!

本報記者 楊新明 本報通訊員 曹海兵

(責編:蕭瀟、張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