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

看江蘇丨“專精特新”賽道,武進為何能跑出位?

俞楊
2022年10月06日09:29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專精特新”,成了當下的產業熱詞。

不久前,2022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在南京開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被寄予厚望。這也再次印証:是金子終究要發光的。

作為制造大省,江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在江蘇范圍內,蘇南工業明星城常州則表現搶眼,而武進區在這方面又執全市牛耳,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已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縣區級第一。在“專精特新”賽道上,武進為何能跑出位?

實力陣容

從中小企業到單項冠軍之路,類似攀爬一座金字塔。塔基是千千萬萬中小企業,往上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再往上是“小巨人”企業,塔尖是單項冠軍。

目前,工信部已培育四批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六批次累計遴選848家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現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9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38家。

就單項冠軍企業數而言,江蘇佔全國的16%﹔常州佔江蘇的17%,為24家,在全國排第六,在地級市中排第一﹔武進區共13家,位居江蘇省縣(區)級第一。

從默默耕耘到一鳴驚人,在各自細分領域掌握著獨門絕技乃至填補國內空白,“專精特新”正是“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成功的密碼。

2019年6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錢璟康復榜上有名,由此成為武進區的第一家。這家成立於1996年的企業,一直專注康復器材、輔具及康復醫療器械細分市場,其智能步態運動康復機器人系列產品打破了國外廠商對康復機器人及國內三甲醫院等高端市場的壟斷局面。

作為我國液壓行業的標杆,恆立液壓是武進區的一家“單項冠軍”企業,其在國內率先實現高壓油缸、液壓泵閥等高壓液壓元件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實現了對外資品牌的批量進口替代,去年銷售收入達99億元。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2021年3月25日,李克強總理到恆立液壓考察。李克強說,液壓系統對制造業十分重要,過去在這方面我國存在一些短板,現在你們通過合作創新取得一定突破。希望你們繼續堅持合作創新,始終瞄准全球和全行業先進水平。正像你們企業名字“恆立”寓意的那樣:不僅要永恆立起來,而且要勇敢立在潮頭。不光有恆心,更要做成恆業。

武進區工信局中小企業科科長李偉華介紹,該區每年會對全區工業企業進行一輪滾動篩選,將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成長性好、專業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產品服務特色化明顯的企業納入培育庫,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成長一批、壯大一批”的原則進行重點培育。目前武進區入庫企業超800家,已基本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國家、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厚積而薄發,陣容見實力。數據顯示,武進區(含經開區)現有市級以上專精特新類企業共269家,其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4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2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0家。

“看家本領”

武進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常住人口170萬。其行政區劃曾經歷多次調整,1995年6月撤縣設市,2002年4月撤市設區,2015年4月與戚墅堰區合並,設立新的武進區。設區20年來,武進一直是常州經濟建設的主陣地,經濟總量佔常州三分之一強。

在“2022年賽迪百強區”榜單上,蘇州吳江區、常州武進區、南京江寧區、無錫新吳區分列第9、12、17、23位。而就2021年達到的經濟總量論,江蘇這四大經濟強區的排序則為武進區、江寧區、新吳區、吳江區,武進區以2952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居首。

國家統計局和工信部的研究顯示,中小企業與區域經濟增長呈高度正相關性,中小企業發展活躍的地區恰恰是經濟發達的地區。這在武進亦得到充分的實踐証明。

事實上,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武進就與當時的無錫縣(今錫山區)、江陰縣(今江陰市)、常熟市、沙洲縣(今張家港市)有所謂“蘇南五虎縣”之稱,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

毫無疑問,武進經濟之強,強在工業﹔而武進工業強的突出亮點,即在其專精特新企業的集聚發展上。這得益於當地長期形成的制造業雄厚基礎和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武進區是全國首批17個區域雙創示范基地之一,去年“雙創”工作獲國辦督查激勵。

武進區工信局局長張文偉介紹,武進專精特新企業現主要分布在新材料、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節能環保、醫療等領域。據了解,當地專精特新企業大多脫胎於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數十年深耕於產業鏈上某個或某類產品,在代際傳承中堅持迭代式創新,專注將產品做到極致,鍛造細分領域內的競爭優勢。

“‘專精特新’是常州制造業看家本領中的一抹亮色。”常州市長盛蕾新近在武進調研時表示,要完善創新生態鏈條,緊扣“變大、變高、變強”,支持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發展,打造一批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使之真正成為行業的龍頭、產業的標杆。

(責編:張玉峰、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