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南通如皋試行鄉村治理積分制 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2022年10月18日15:33 | 來源:南通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村裡事成家裡事 個個爭做文明人

本報訊 (記者陳嘉儀 通訊員呂麗)“真沒想到,只是做了幫助鄰裡、打掃村裡衛生這些小事,就得了90分,還能換取生活用品,太實用了。”14日一大早,家住如皋城南街道新華社區的趙海秀向鄰居展示自己剛剛兌換的洗手液。

比積分,換物資,最近在如皋不少村庄能見到這樣的畫面。如皋在南通率先試點,發動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不久前,如皋發布《關於在鄉村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制試點的實施方案(試行)》,選取28個試點村(社區)先行先試,通過“積分制”將村(社區)重大事務細化、量化為積分指標,對居民日常行為進行評價並形成相應積分,根據積分給予相應的精神鼓勵、物質獎勵或行為約束。

走進東陳鎮南東陳社區,“南通市鄉村振興示范村”的牌匾在金秋暖陽中熠熠生輝。清澈見底的振興河裡,魚蝦恣意暢游,兩岸植被綠意盎然﹔河邊的宣傳欄前,村民圍觀新鮮出爐的“最美庭院示范戶”“最整潔戶”榜單,互相討論和取經。社區每家每戶都有一張“文明新風積分存折”,積分不僅能兌換生活用品,還是年度“星級文明戶”評選依據。

“現在每天起床后,都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掃一遍。”有一次積分評比落后,居民許映山動員全家從各方面改進,在最新一期評比中,不僅評上了“最美庭院示范戶”,還用積分兌換了一條毛巾,一家人喜上眉梢。

通過物質獎勵和榮譽獎勵,比積分、比文明的良性“攀比”在如皋各個試點村(社區)蔚然成風。對於“積分制”帶來的變化,江安鎮朗廟村黨總支副書記徐遠國感觸頗深:曾經,在鄉村治理工作中,群眾主體意識薄弱,一度存在著“治理、反復、再治理”的惡性循環﹔積分制實施后,群眾通過存積分、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兌積分,打破以前的惡性循環,將“村裡事”變成“家裡事”,從“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

小小積分就像一把標尺,把看不見的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變得有准則、有刻度。“積分制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價值感和榮譽感。”如皋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志斌介紹,鄉村治理“積分制”試點以來,群眾參與率超過95%,而隨著下一步試點工作的全面推廣,這些點滴積分將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用“示范盆景”串起“全域風景”。

79歲的濮遵桂在如城街道新民社區生活了一輩子,看著10月份自家積分在榜單上名列前茅,老人用一段即興快板唱出了內心的喜悅:“積分制就是好,老年人也來搞﹔評比打分積得高,獎品才能拿得到。”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