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社會

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唐大林:隻要群眾找到我的事,我還要管到底

王丹丹
2022年11月03日07:45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唐所,這事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隻能來找您幫忙了!”

看著門口局促不安的群眾,唐大林緩緩起身倒了杯熱水,遞過去道:“坐下來,慢慢說。”

52歲的唐大林,是南京市六合區司法局馬鞍司法所所長。7月中旬,他做完結腸癌手術完成化療后回到工作崗位,“有事找大林”的故事繼續書寫。

扎根基層32年,作為村干部,唐大林曾經帶出了當地第一批“萬元戶”“億元村”﹔轉崗司法所,他是為群眾息紛止爭的貼心人,被稱為田野上的“法治守護者”。今年8月30日,他榮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唐大林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受訪者供圖

唐大林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受訪者供圖

富民強村 兩次擔任村居書記

唐大林皮膚黝黑,這是多年奔走基層留下的印記。還在術后恢復階段的他,一聊起工作就來了精神,往事歷歷在目。

高中畢業后,唐大林回鄉務農。在村裡同齡人中,他是少數學會了用牛犁田耙地的人﹔夏季抗旱,他曾負責十幾台拖拉機的翻水工作,睡在水庫邊一個多月﹔在又高又陡的河堤上挑淤泥,他堅持到清淤工程結束。正是身上這股肯吃苦、不服輸的勁,讓他在一眾年輕人中脫穎而出,1990年唐大林被推舉為大聖鄉夏李村團支部書記。

在1995年團中央推出的“共青團服務萬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活動中,唐大林引進了秋季西紅柿項目,起初在自家責任田裡試種,第二年開始帶著村裡的年輕人一起種,實現了畝均收入萬元的目標。

“那時交通不便,每天早晨四五點,我們拉著100多斤秋季西紅柿,騎一個小時的自行車到15公裡外的集市上賣。”唐大林回憶道。

1998年4月,28歲的唐大林被任命為夏李村黨支部書記,成了全鄉最年輕的村支書。面對群眾對過去村干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作風的不滿,唐大林從改進工作作風抓起,將辦公地點設到各個生產組,逐組逐戶走訪開會,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

實現晴雨路組組通,建成灰色化道路樣板路,建設當家塘10余個,修建電管站3個,危房改造10余戶……如今細數雖是點滴成績,但一件件做起來並不容易,吃了多少苦隻有唐大林自己心裡清楚。

唐大林堅信行勝於言,用行動和實績說話。待他2006年離任時,村級經濟已由負債轉為盈余,村民對待村干部的態度也從最初的質疑懷疑變為充分認可。

時隔6年,唐大林服從組織安排兼任大聖社區黨總支書記,推進難啃的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在此期間,他帶領大伙變散戶種植為合作社規模經營,打響了“大聖水芹”特色農業品牌,建成1000余畝水芹種植基地,助其成為了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唐大林在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接待前來咨詢的群眾。孟先超攝

唐大林在馬鞍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大廳接待前來咨詢的群眾。孟先超攝

勇挑重擔 矢志當好“法治守護者”

唐大林通過招錄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是在2006年,當年即到六合區司法局馬鞍司法所報到。起初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群眾不理解,“接訪時,衣服不知道被扯破多少件。”

“這也是后來我堅持做全民普法活動的原因。”唐大林先在當地馬集社區試點開辦全民普法農民輪訓班,持續6年組織居民學習法律知識﹔在馬鞍街道開展“周周有約·法潤萬家”鄉村普法行活動,每周在15個村居流動開展﹔設計建成省級法治文化示范陣地1個,市級法治文化示范陣地2個……

此外,唐大林還創新建立了“訪調驛站”,使更多的初信初訪通過調委會第一時間化解。2019年,唐大林被司法部表彰為“楓橋經驗”實踐示范點先進個人。

十多年來,唐大林身臨一線化憂解紛,累計調解大小矛盾2000余件。其中,馬鞍版“六尺巷”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2021年1月,大聖社區的小郭家和老項家因蓋院牆起了糾紛,老項的家人還被打傷住院,兩家報了十幾次警,矛盾遲遲無法化解,唐大林一聽坐不住了。

理清事實經過后,唐大林先找到打人的小郭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明動手打人有錯在先的利害關系﹔又到老項家,告知小郭家的認錯和賠償態度。兩家“當家人”平常不好湊齊,唐大林就利用周末時間反復溝通,這場拉鋸式的調解一談就是半年。兩家終於握手言和,各自把院牆往后移了幾十厘米,留下了一條窄窄的“六尺巷”。

去年7月,南京祿口機場疫情暴發后,唐大林接到任務負責本地防疫隔離點的管理。那一個月,他吃住都在隔離點,先后接收了100多名隔離人員。“唐所瘦了這麼多!”完成隔離點工作后,唐大林回到司法所,同事們見了他,一個個都這樣問。

2021年11月,唐大林積勞成疾,被妻子拉到醫院檢查,結果診斷為結腸癌。如今,出院后返崗的唐大林,在身體允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在堅持履職盡責。“隻要群眾找到我的事,我還要管到底。”他說。

(責編:李靜曄、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