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蘇頻道>>政治

張笑:奮力開啟淮安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

張笑
2022年11月25日08:00 | 來源:新華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奮力開啟淮安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是具有劃時代、裡程碑意義的馬克思主義光輝文獻: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六個堅持”的立場觀點,充分彰顯了推進理論創新是黨領導人民不斷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五個特征”的深刻內涵,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具先進性和引領性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五個原則”的基本方略,充分彰顯了黨從容面對風險挑戰走好趕考之路的戰略定力﹔“五個必由之路”的提醒告誡,充分彰顯了黨堅守志不改道不變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意志決心。當前,淮安已開啟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新征程,要用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交出展示淮安“象征意義”的新時代答卷。

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浩蕩東風鼓滿帆”的眼界,打造有氣質有溫度高品質的新型城市。按照報告中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要求,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以“百裡畫廊”規劃建設為統領,提升中央活力區、高鐵商務區、洪澤湖濱區等功能品質,實施老西門大街、都天廟、石塔湖片區更新,推進內環高架、古黃河、柴米河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加快“不淹不澇”城市建設。開展停車秩序、戶外廣告、渣土管理攻堅行動,完善物管“二十條”剛性制度體系。堅持物質與精神“雙修”,以建設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載體,推進老舊小區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光盤”行動,讓城市隨處可見充滿溫馨的提示、完好無障礙的設施,真正讓“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些文明典范,成為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淮安城市特色。堅持賦能與賦權並舉,加強頂層設計,打破數據壁壘,推進智慧社區、港口、工地、管網、物流園區等標准化建設。建立全時段全流程監管平台,實時感知,提前預警,消除來自空中、地面、地下的監管盲區。

聚焦融南匯北開新局,以“且將新火試新茶”的勇氣,打造有活力有張力高能級的樞紐城市。深度融入交通強國戰略,積極推動樞紐城市地位重塑。打造內暢外聯的快速通道。加快沂淮、沿淮、淮興泰等高速鐵路規劃建設,推進實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金寶航道整治工程,構建更高標准的入滬通道,實現與長三角、環渤海中心城市的暢聯直達。推進205國道、233國道、新長鐵路等貨運通道外繞,打造主城區到縣城、重點鎮的快速通道,優化城市快速路網體系。打造補鏈強鏈的交通樞紐。推進淮安港三期、黃碼作業區、蘇淮高新區危化品碼頭建設,打造全國內河航運中心。加快淮安機場三期工程建設,開通機場國際全貨機航線,打造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東部沿海航空貨運樞紐。提升高鐵商務區集疏運服務能級,實現由區域性高鐵樞紐到國家高鐵通道主樞紐的升級。打造降本增效的運輸體系。完善以內河為主的多式聯運網絡,開行以上海港、南京港、太倉港為中轉樞紐的江海河聯運示范線路,探索開行中歐(亞)班列,推動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將大宗貨物運輸轉向水路或鐵路運輸,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致力綠色發展利千秋,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打造底色清屏障牢高標准的生態城市。深入踐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淮安的意志和決心。堅決做好綠色轉型的“加減法”。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大力清理整治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推進重點行業深化節能改造,建設節水型城市,促進各類固體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扎實開展生態空間保護修復,打造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多渠道、廣覆蓋實施“增綠”行動。堅決打好治污減排的攻堅戰。嚴格落實秋冬季大氣污染應急管控措施,推進工業企業提高廢氣治理效率。聚力京杭運河保護修復攻堅,一備一用推進“雙水源”建設,“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深入開展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333”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健全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聯動監管機制。堅決施行協同治理的新模式。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綠島、水管家、無廢園區”等綜合治污工程建設,深入開展生態碧水三年行動,全面壓實點位長、河湖長、斷面長、林長等工作責任,構建立體、垂直、精准、規范、高效的執法體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者為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責編:蕭瀟、唐璐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